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領巾的故事(一)(藺建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領巾的故事(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紅領巾的故事(一)》中國當代作家藺建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紅領巾的故事(一)

當我回顧遙遠的過去,往事如潮水般紛至沓來……而就在這紛繁的往事中,最令我感到憂傷和難以忘懷的,莫過於我少年時代的小夥伴——杜玲玲。杜玲玲與我同窗不足一年,就因患了一種怪病悄然死去。她的死,讓我幼小的心靈第一次領悟了生命的偉大與脆弱,也讓我第一次品味了朦朧的失戀之痛。曾幾何時因為身邊缺少了她的存在,我都無法正常的生活和學習。漫漫長夜,周而復始,玲玲那在苦寒中成長的影子,時不時地浮現在眼前……

在我的印象里, 玲玲是一個身材瘦小,性格內向,說話低聲細語,從不張揚且做事細心又言語不多的小姑娘。她生活儉樸,學習用功。雖說生得靈秀,卻從來撈不着一件好衣裳穿。一件過於寬大的不合體的黑條絨褂子和一條綴着補丁洗得發白的藏藍色褲子,是她常穿的衣裳;褲子的布料總那麼縐巴巴的,走起道來會像套着帆布工裝似的發出奇怪的磨擦聲,宛如褲兜里揣着只小老鼠在唧唧亂叫,讓她在同學們面前很沒面子。在我的記憶中,她似乎就這一身衣服,再沒有別的像樣衣裳可供替換。她過的日子是我們當時所有學生記憶中不曾體驗過的那種寄人籬下的辛酸日子。她唯一讓自已感到快樂滿足的就是她頭上的那根紅頭繩兒,貳分錢一尺的紅頭繩用來扎兩隻小辮兒,還能扎出花來……

玲玲是1972年初轉來的插班生。我注意上她的時候,是當年的下半學期,我們班剛升入小學五年級不久。這時的她已經染病在身,可我們大家並不知道。

有一次放學,我們班的少先隊臨時接了一項任務,跟隨校工一塊去把因暴雨毀壞的一小段圍牆砌起來。當時我和玲玲都沒資格參加:玲玲不是少先隊員,我也不是。所以一放學我們原本都是應該回家的,可我發現玲玲並未和我們一起走。

只見她一個人悶悶不樂地朝學校的籃球場走去。球場上有幾個穿秋衣的孩子正在練習投籃兒。因為較遠,我看不清楚那裡面有沒有女生,好像是沒有。玲玲快步走了過去。

她是去打籃球嗎?我有點納悶。她那麼瘦小,個子又不高,誰要她呀。再說她也不擅長體育,跑的又不快。我想她肯定不是去打球的,也許有別的事情需要找他們。我就遠遠地跟了過去。

不一會兒,她走到了球場邊。出乎我的預料,她並沒有邁進球場,更沒有與場上的任何一個男生打招呼,而是沿着球場的邊線,從籃板架的後面悄悄繞了過去,來到不遠處的一棵幾乎掉光了葉子的小樹前停下。

這是一棵孤零零的小榆樹,可能也是因健康原因,打小發育不良,長得瘦若荊條,某種程度上與玲玲很像。

玲玲站在小樹底下,舉目西望。西面不遠處正有一幫學生在忙着幹活兒,他們在幫着壘一段倒塌的圍牆,乾的熱火朝天。玲玲所在位置正好全景式地觀看到小夥伴們勞動的場面。我一下子明白了,原來玪玲就是為了這個,才暫不回家的。

我當時就想:不就是一次課外勞動嘛,有啥好看的,至於這麼上心?……其實我錯了。對渴望進步的玲玲來說,少先隊的每一次課外活動,都不亞於校方的任何一次重大活動;能參加這樣的活動,對她而言當是無比榮幸的事情。看上去她很羨慕也很在意這方面的事。

我仔細觀察過,當她看到夥伴們忙前忙後地搬磚和泥時,她的手指都禁不住也在動;要是夥伴中間偶爾爆出一陣大笑,她的臉上也會跟着泛起笑漣……她那種專心關注的樣子令我驚奇;以至後來我從她身邊繞過,都沒被她發現。

我注意到,她是那麼如此迫切地想加入他們的行列。倘若哪天她真得加入了少先隊並和他們一塊參加了勞動,那她一定是乾的最快最好的那一個……據說,那天玲玲一個人默默地站在寒冷的小樹下,腳踩落葉,淒涼而貪戀地望着那幫學生一直干到天黑收工,她才回家。

然而在當時,玲玲這種執着向上的積極心態並不被我理解,我反而把她這種行為片面地看作是好慕虛榮,神經不正常的表現。直到後來接連發生了幾樁事情,才撥雲見日地讓我改變了對她的看法。從此漸漸步入玲玲高尚而美麗的內心世界,得以重新認識這位讓我一生受益匪淺的堅強女孩。

我曾在後來的日記里寫到:"玲玲是一個善良純樸的好女孩。她一點都不神經也不虛榮;她積極上進,樂於助人;她那純潔而又崇高的心靈宛如一團火,這團火不為人知,卻能默默持久地燃燒;不懼環境,卻能愈燃愈烈,既照亮了自已,也溫暖了別人……"[1]

作者簡介

藺建新,河北磁縣人,1985年發表處女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