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頰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頰獴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紅頰獴(拉丁學名:Herpestes javanicus)又叫斑點獴、赤面獴等,在中國還有樹鼠、樹皮鼠、日狸、竹狸等俗名,體長為28—36厘米,尾長為22—29厘米,體重650—750克。尾巴的長度大約是體長的80%以上。一種叫紅頰獴,由於它眼圈、兩頰及腮部毛均呈棕紅色而得名。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常棲於熱帶山林的灌木叢中,多在下層近水溪的耕地附近掘洞穴而居,在洞中生兒育女。其性兇猛,時而拱背豎毛,噴鼻或發出「嘰嘰」叫聲,以示威脅或自衛。

簡介

體形:體長為28—36厘米,尾長為22—29厘米,體重650—750克。尾巴的長度大約是體長的80%以上。 長長的圓形身體披着褐色的皮毛。它的體形瘦小而細長,外形略似黃鼬,耳朵低而寬圓,好像貼在頭部,耳孔能關閉,以防游泳時進水。四肢短小而粗壯,爪彎曲而有力,不能收縮,適於挖掘洞穴。尾基粗,尾尖細,尾毛蓬鬆。

毛色:鼻吻至眼下和額部的被毛為棕黑色,而眼周和頰部的毛都是棕紅色,因此而得名紅頰獴。

大部分體毛,以及耳朵、四肢和尾巴的背面等均為麻褐色,腹面則呈紅棕色。針毛為淺棕色與褐黑色相間,因此有明暗之分,將全毛分為數節,毛尖多數為淺灰白色。絨毛的絨底為灰褐色,絨面為棕黃色。夏季的體毛較為疏薄,針毛也比較短。幼體的體毛為棕褐色,不具灰白色的毛尖,所以不顯麻褐色。

額部及頭頂棕紅稍雜黑色,吻尖深棕灰色;耳基、體背體側、四肢及尾棕灰夾雜黑色,其底絨灰色,針毛為淺棕色與黑色相間,將全毛分成十餘節;頜部、喉部、前胸、四肢內側及腹部均呈紅棕色,尾近基部之下面亦呈紅棕色。它的耳朵低而寬圓,好像貼在頭部,耳孔能關閉,以防游泳時進水。四肢短小而粗壯,爪彎曲而有力,不能收縮,適於挖掘洞穴

頭部:紅頰獴的頭骨狹長,吻部短鈍,眶後突較為發達,它與顴骨突吻合成一個完整的眼眶。眶後突的腦顱部分相當狹窄而收縮。矢狀嵴與人字嵴相會處向上突出,頂點與額骨頂幾乎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聽泡前後部分均甚為膨脹。上門齒的齒緣平直,大小几乎相等。犬齒等所有的齒突均甚為尖銳,與其食肉的習性密切相關。

評價

紅頰獴棲息於低海拔的熱帶山林、山地灌木叢、農田中、水溪邊,尤以農作物區的雜木林更為常見。密林中較少,一般離水源不遠。居於岩洞、土洞或占據鼠巢為穴。平時居住在在它自己挖掘的土穴中,並在洞裡生育。有時也占據鼠類等的洞穴。

紅頰獴主要分布在中國國內南方地區及越南、泰國、柬埔寨、印度、尼泊爾等國家和地區。在非洲和歐洲、美洲的部分地區也有分布。 [1]

參考文獻

  1. 紅頰獴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