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纖花耳草

中文名稱:纖花耳草

拉丁學名:Hedyotis tenellifloa Bl.

科:茜草科

屬:耳草屬

性味歸經:味微苦、平,性寒。歸肺

纖花耳草中藥名。為茜草科植物纖花耳草HedyotistenellifloraBl.的全草。產於廣東、廣西、海南、江西、浙江和雲南等省區。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止痛之功效。用於肺熱咳嗽,慢性肝炎,鼓脹,腸癰,赤白痢下,痢疾,風火疝氣,跌打腫痛,毒蛇咬傷。

目錄

信息

別名:白花蛇覓、雞口舌、蝦子草

界:植物界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茜草目

亞 科:金雞納亞科

門:被子植物門

亞 綱:合瓣花亞綱

族:耳草族

分布區域:廣東、廣西、海南、江西、浙江和雲南等省區

藥材性狀

全草多纏繞成團狀,黑褐色。莖多分枝,上部銳四棱形。葉對生,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2-4cm,先端漸尖,上表面黑褐色,下表面較淡;托葉頂部分裂成數條剛毛狀刺。花4朵,無花梗,2-3朵簇生於葉腋,有2苞片,萼筒倒卵形,花冠白色,漏斗狀,裂片長圓形,雄蕊着生於花冠筒喉部。蒴果卵形,長約2.5mm,先端開裂,具宿萼。氣微,味淡。[1]

形態特徵

柔弱披散多分枝草本,高15-40厘米,全株無毛;枝的上部方柱形,有4銳棱,下部圓柱形。

葉對生,無柄,薄革質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5厘米,寬2-4毫米,頂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微下延,邊緣干後反卷,上面變黑色,密被圓形、透明的小鱗片,下面光滑,顏色較淡;中脈在上面壓入,側脈不明顯;托葉長3-6毫米,基部合生,略被毛,頂部撕裂,裂片剛毛狀。

花無梗,1-3朵簇生於葉腋內,有針形、長約1毫米、邊緣有小齒的苞片;萼管倒卵狀,長約1毫米,萼檐裂片4,線狀披針形,長約1.8毫米,具緣毛;花冠白色漏斗形,長3-3.5毫米,冠管長約2毫米,裂片長圓形,長1-1.5毫米,頂端鈍;雄蕊着生於冠管喉部,花絲長約1.5毫米,花葯伸出,長圓形,兩端鈍,比花絲略短;花柱長約4毫米,柱頭2裂,裂片極短。

蒴果卵形或近球形,長2-2.5毫米,直徑1.5-2毫米,宿存萼檐裂片僅長1毫米,成熟時僅頂部開裂;種子每室多數,微小。花期4-11月。[2]

植物種屬

茜草科植物纖花耳草 。

分布區域

產於廣東、廣西、海南、江西、浙江和雲南等省區。

生長環境

生于山谷兩旁坡地或田埂上。

藥用價值

一、

功能:清熱解毒,祛瘀止痛。

主治:用於肺熱咳嗽,慢性肝炎,鼓脹,腸癰,赤白痢下,痢疾,風火疝氣,跌打腫痛,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爛敷。

藥理作用:本品臨床使用對多種癌症有一定治療作用。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癌症,闌尾炎,痢疾,外用治跌打損傷,蛇咬傷。」

相關配伍

1、治肝炎、泌尿道感染、扁桃體炎、咽炎:纖花耳草15g,水煎服。

2、治疔瘡癰腫,跌打瘀痛,毒蛇咬傷:纖花耳草15g,半邊蓮15g。水煎服。藥渣搗爛敷患處。

附註:~溫州地區用此藥代白花蛇舌草。~~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3]

二、

拼音Xiān Huā ěr Cǎo

別名蝦子草、雞口舌

來源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纖花耳草Hedyotis tenelliflora Blume,以全草入藥。夏秋採集,洗淨曬乾或鮮用。

性味苦、辛,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癌症,闌尾炎,痢疾;外用治跌打損傷,蛇咬傷。

用法用量0.3~2兩;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4]

參考資料

  1. 纖花耳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纖花耳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3. 纖花耳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4. 纖花耳草,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