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紋鷦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紋鷦鷯屬小型鳥類。嘴長直而較細弱,先端稍曲,無嘴須。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圓,初級飛羽10枚。尾短小而柔軟,尾羽12枚。跗蹠強健,具盾狀鱗,趾及爪發達。羽被柔軟厚密,為褐色或灰色,翅膀和尾巴有黑色條斑。喜歡居住在潮濕的地方,在森林下部活動,主要以昆蟲和蜘蛛為生。

生活習性

棲息地首選潮濕的低地森林和沼澤區。在東南亞大陸可達海拔高度750米,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聚小群。性活潑,見人臨近隱匿起來。棲止時,常從低枝逐漸躍向高枝。鳴聲清脆響亮。在接近地面的牧草地覓食,主要以小昆蟲為食。留鳥。 [1]

生長繁殖

繁殖季節在東南亞上5月至10。巢是一個開放型的杯狀體,呈深碗狀。放置到地面以上1米處。以棕櫚植物、草葉、苔蘚、羽毛等物交織而成。產卵2枚。 卵白色有斑點。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近危(NT)。

外形特徵

紋鷦鷯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4 - 15厘米。全身羽毛圖案很醒目。具黑冠,冠中央與頸背的樹和頸背有很多點斑。上體栗色,翕和翼角有大規模的小白色條紋,棕尾,喙基有橙色的豎立的羽毛,灰耳羽,白色的臉和下體。胸部兩側有黑色羽毛。雌雄相同,幼鳥着褐色冠。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