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科姆的對稱模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紐科姆的對稱模式是一個名詞術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名詞解釋
紐科姆的對稱模式又稱紐科姆A-B-X模式(Newcomb's A-B-X Model) 一種關於認知過程中人際互動與認知系統的變化及態度變化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假說。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T.M.紐科姆於1953年提出。
它由3種要素、4種關係構成。
3種要素是:認知者A,對方B,認知對象X;
4種關係是:A-B感情關係,A-X 認知關係,B—A感情反饋(B對A-B感情關係的認知),B-X認知反饋(B對A-X認知關係的認知)。4種關係構成認知主體A的認知系統;當把反饋包括在認知系統中時,A和B的地位是互換的,A是認知主體,又是認知對方;B亦然。於是,B作為認知主體出現時,也形成一個認知系統。A 的認知系統和B的認知系統組成一個複合系統,呈集合狀態,是一種群體式認知系統。
在這個模型中,A、B、X 三者都是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繫的,便組成了一個包含四個方面的系統:
1. A 對 X 的傾向,包括 A 把 X 作為一個對象接近或迴避的態度以及對 X 的認知態度;
2. A 對 B 的傾向,也是完全一樣的情況(為了避免用詞的混淆,紐科姆把對人傾向說成是正面或反面的吸引,把對 X 的傾向說成是喜歡和不喜歡的態度);
3. B 對 X 的傾向;
4. B 對 A 的傾向。
圖中 A、B 代表相關的兩個人,X 則表示溝通的客體(溝通的內容:人、事、物或觀念)。從圖中可以看出:A 與 B 和 X 之間構成了三角形的三個角。如果 A 與 B 和 X 之間的傾向越強,即雙方都希望能夠全面了解 X,並且有關 X 的信息對於 A 和 B 都是公開的、流通的,那麼 A 和 B 與 X 的關係像 A-B-X 模型一樣形成一個穩固的等腰三角形。圖中 A 與 B 之間的吸引力越小,A 與 B 之間的距離就越大,但是他們為了保證這個模型對稱,必須維持 A-X 和 B-X 這兩條邊對等的關係,這種對等關係是建立聯繫所必需的。但是如果 A 和 B 對 X 產生了不同的認識,A 會不顧 B-X,或者 B 會不顧 A-X,那麼 A-X 和 B-X 之間的影響就會不同,A-B-X 模型就會失去了對稱和平衡,則 A-B 之間的失衡關係更加速了 A 和 B 關於 X 的不一致觀點。
隨後,紐科姆於1959年對他早年的命題加上了一些限定條件。他提出傳播只有在某些條件下才可能活躍:
a、人之間要存在強烈的吸引力;
b、物體至少要對參與者中的一方具有重要性;
c、物體X對傳播雙方來說都是恰當的。
1961年,紐科姆在密歇根大學作過另一個實驗,研究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吸引問題。實驗對象是17名大學生。紐科姆為他們免費提供住宿4個月,交換條件是要求他們定期接受談話和測驗。在被試進入宿舍前先測定他們關於政治、經濟、審美、社會福利等方面的態度和價值觀以及他們的人格特徵。然後將那些態度、價值觀和人格特徵相似和不相似的學生混合安排在幾個房間裡一起生活4個月,4個月後定期測定他們對上述問題的看法和態度,讓他們相互評定室內人,喜歡誰不喜歡誰。實驗結果表明,在相處的初期,空間距離的鄰近性決定人際之間的吸引,到了後期相互吸引發生了變化,彼此間的態度和價值觀越相似的人,相互間的吸引力越強。這項研究在 2 年內成功地重複了多次,從而支持了F.海德關於夥伴的贊成和夥伴之間的吸引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理論。
從認知均衡這種思考方式看,紐科姆的模型與F.Heider的海德平衡理論十分接近。但是,海德的模型是關於認知主體自身的認知平衡,紐科姆的模型則是把認知平衡擴大到人際互動過程和群體關係。紐科姆對人認知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人們相互之間的感情、態度、信念有一定的聯繫和相互作用,因此人們的認知系統有趨向於某種一致性的傾向。他引用195年關於美國總統H.S. 杜魯門解除D.麥克阿瑟的職務後不久的調查資料,證明對杜魯門懷好感的學生的親戚也對杜魯門有好感;而在反杜魯門的學生的親戚中,絕大部分是反杜魯門派。他認為,認知不平衡是由這種趨於一致性的傾向在人們心理上形成的壓力所造成的。他把這種壓力叫作「趨對稱壓力」,在這種壓力下產生的認知不平衡,沿着趨對稱壓力的方向變化,人際關係中的認知變化並不取決於任何認知主體自身的心理力,而是人際互動中的合力。
參考文獻
- ↑ 中國發現距今8000多年的古老文字,考古專家:中華文明再添三千年,搜狐,2022-08-12
- ↑ 書法|詳解隸書發展的歷史,搜狐,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