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線紋叉鼻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線紋叉鼻魨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名:線紋叉鼻魨

外文名:Blackedged Blaasop

別 名:鰓斑叉鼻魨

拉丁學名:Arothron

immaculatu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 綱:輻鰭亞綱

目:魨形目

亞 目:魨亞目

科:魨科

屬:叉鼻魨屬

種:線紋叉鼻魨

分布區域:台灣島

命名者及年代:Bloch

et Schneider, 1801

總 科:魨總科

線紋叉鼻魨(學名:Arothron immaculatus Bloch et Schneider, 1801),俗名鰓斑叉鼻魨魨科 叉鼻魨屬的一種魚類。分布於台灣島等。 [1]

線紋叉鼻魨生活習性

棲息範圍很廣,有大洋性、有生活於礁區者、砂泥底質及舄湖區等;有些大洋性魚種在春季時會靠岸邊,冬季則棲息到近海底處;少數種類會進入河口區及淡水域生活。

肉食性,以具有硬殼的動物如軟件動物、棘皮動物、蝦蟹、珊瑚、海鞘、多毛類及海綿類等為食。一般行動緩慢,游泳速度慢,但在遇有危急時刻,會吞入大量海水或空氣,使身體鼓脹如球,而令敵人無法吞食之。

此外,四齒魨會分泌舉世聞名的天然神經性劇毒:河魨毒(Tetraodontoxin) ,此毒性會隨魚種,甚至季節及地區而不同,通常其內臟、生殖腺和皮膚是毒素存在之部位,而魚肉則無毒。雖然如此,在某些地區,仍視此魚肉為美食,但處理不當而引起之中毒或死亡事件,亦常發生。所有四齒魨魚種均產沈性卵。

線紋叉鼻魨形態特徵

體粗短,亞圓筒型或體延長,側扁,尾柄短小或細長;尾部沿體下部兩側常具一明顯皮褶。牙齒與上下頜骨癒合成4個齒板,具中央縫,故稱之「四齒魨」。

鼻孔兩個,鼻瓣呈卵圓形突起;或一個,呈葉狀突起;或分叉,呈觸手狀;或消失。背鰭單枚;臀鰭與背鰭同形;腹鰭缺如; 胸鰭寬而短;尾鰭圓形、截形或新月形;鰭條均無硬棘。

體無鱗,或外皮密布由鱗片特化而來的可動但無根之小棘,而顯得粗糙;側線不明顯或無。鰾及氣囊發達。全世界計2亞科19屬約130種,大約12種生活於純淡水中,其餘皆為海水魚(Nelson, 2006),紀錄2亞科8屬39種(魚類資料庫, 2002)。

線紋叉鼻魨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的溫帶、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少數則分布於非洲和南亞的河川。

參考來源

  1. 線紋叉鼻魨,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