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第二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紹興市第二醫院坐落於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紹興市越城區,毗鄰魯迅故里。醫院始建於1910年,前身為紹興福康醫院,系美國基督教會北美浸禮會高福林先生創建。目前是紹興市建院歷史最悠久的一家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於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系浙大一院紹興分院、紹興文理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和全省10餘所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下屬平水、王壇、稽東、福全、蘭亭、漓渚等六家醫共體分院。
醫技設施
醫院占地面積57畝,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開放床位1040張,年門診量140萬人次,年住院病人5.4萬人次。目前,在編職工近1350名,其中高級職稱人員322名,碩士、博士163名,有兼職教授、副教授30餘名。醫院設施先進,擁有西門子64排128層CT、1.5T磁共振、DSA、直線加速器、數字鉬靶、雙板DR、高檔彩超、雙能X線骨密度儀、全自動生化免疫流水線、全自動智能化發藥系統、成套中央監護系統、海扶超聲聚焦刀、人工智能IBM沃森腫瘤診治系統等大型先進醫療設備。
醫院學科齊全,中醫腎病為浙江省中醫重點專科;肝膽胰外科學、心血管病學、骨外科學、影像學為浙江省縣級醫學龍頭學科;腫瘤學為紹興市省市共建醫學重點學科;燒傷科學、中醫內科學、超聲醫學[1]、血液病學、耳鼻咽喉科學、微創胸外科學、免疫分子生物診斷學為紹興市醫學重點學科;微創外科、麻醉科、呼吸內科、兒科、急診醫學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胃腸外科等為柯橋區級醫學重點學科。胸痛中心於2017年通過「中國胸痛中心」標準版認證、卒中中心為國家示範卒中防治中心、房顫中心通過首批中國房顫中心認證、創傷中心為中國創傷救治聯盟創建單位,醫院還建有海扶微無創治療中心、沃森智能腫瘤會診中心等,設有鄭樹森院士工作站及國內名醫專家工作室共22個,建立了分子醫學中心實驗室、腫瘤細胞免疫治療實驗室、腫瘤化療藥物敏感性檢測實驗室等科研平台。近3年來,獲各級科研立項10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部級5項,並獲各級科學技術獎20餘項,在國家及省級醫學雜誌發表學術論文420餘篇,其中SCI和中華級論文達60餘篇。
獲得榮譽
近年來,醫院以黨建為引領,以公立醫院改革為主線,以醫共體建設、「最多跑一次」改革等為抓手,大力弘揚「3H」核心價值觀,把患者滿意作為衡量醫院工作的標準,不斷強化精細化管理,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流程,努力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促進了醫院健康快速發展。先後榮獲國家衛計委全國改善服務創新醫院、2015-2017改善醫療服務優質服務示範醫院、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中國醫療機構公信力示範單位、國家級巾幗文明崗、國家級愛嬰醫院、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明醫院、省級平安醫院、省級無煙單位、省級敬老文明號、省級健康促進醫院、浙江省志願服務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在紹興市醫療機構第三方滿意度評價中連續多年位居市區綜合性醫院前列。
中國醫院歷史
我國是最早設置醫院的國家之一。遠在西漢年間,黃河一帶瘟疫流行,漢武帝劉徹就在各地設置醫治場所,配備醫生、藥物、免費給百姓治病[2]。到了宋明年代,醫院組織漸趨周密,當時,官方辦的醫院叫做「安濟坊」,私人辦的有「養濟院」、「壽安院[3]」,慈善機構辦的「慈幼局」,分門別類招收和診療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