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經典鍋塌豆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鍋塌是山東菜獨有的一種烹調方法,它可做魚,也可做肉,還可做豆腐和蔬菜。鍋塌豆腐[1]著名山東菜,成菜呈深黃色,外形整齊,入口鮮香,營養豐富。此菜原料層層疊起豆腐經過調料浸漬,蘸蛋液經油煎,加以雞湯微火塌制,十分入味,豆腐蛋白質豐富,其生理價值比其他植物蛋白質高,可與肉類蛋白質媲美;含鈣量也高,且易於吸收;蝦子富含鈣、磷等,有助於促進骨骼、牙齒、大腦等生長發育,並增強抵抗力,防止佝僂病、肌肉鬆弛等。

製作材料

主料:北豆腐200克、雞蛋2個

輔料:鹽2g 白胡椒2g 醬油1勺 糖3g 雞湯1碗 澱粉適量 食用油適量 蔥末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豆腐洗淨瀝乾,切成0.6厘米厚、3.3厘米見方的塊。

2 放入盤內,加鹽 白胡椒拌勻。

3 煎鍋放油燒至七成熱

4 豆腐片入澱粉粘勻。

5 再將每片豆腐均粘勻雞蛋液。

6 逐片下入七成熱的油內。

7 剩下的蛋液均勻的倒在豆腐上。

8 煎至一面金黃翻面再煎另一面。

9 煎至兩面金黃,倒入雞湯。

10 燒開加入醬油 糖小火燜至。

11 湯汁收干勾入薄芡。

12 表面撒上蔥碎即可。

歷史文化

鍋塌豆腐可不一般,最早可以從明朝說起來。在濟南出現了這道鍋塌豆腐,明朝時被宮廷發現,把這道美食帶回清宮中成為宮廷菜。隨後清朝沒落,這道菜一下傳播開來,在各地生根發芽了。

視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