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絨繡 |
絨繡 (woolen needlepoint tapestry )亦名「絨線繡」。在特製的網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絨線繡出各種畫面和圖案的刺繡。由於絨線本身沒有反光,具有毛絨感,繡品渾厚莊重、色彩豐富、層次清晰、形象生動、風格獨特。中國絨繡主要產於上海和山東煙臺。著名的絨繡藝術家有上海的劉佩珍、高婉玉、張梅君等。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絨繡
中文別名:絨線繡
外文名稱:woolen needlepoint tapestry
簡要介紹
絨繡 (woolen needlepoint tapestry )亦名「絨線繡」。在特製的網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絨線繡出各種畫面和圖案的刺繡。由於絨線本身沒有反光,具有毛絨感,繡品渾厚莊重、色彩豐富、層次清晰、形象生動、風格獨特。中國絨繡主要產於上海和山東煙臺。著名的絨繡藝術家有上海的劉佩珍、高婉玉、張梅君等。
基本內容
絨繡是用彩色絨線在特製的網眼麻布上進行繡制的一種手工藝品。基本針法與我國傳統的打點繡針法(又名戳紗)相同。用有規則的斜針按網眼一格一針繡制,每針就是一個橢圓形小色塊。一幅絨繡少則幾萬針,多則須幾十萬針。繡制時,可自行拼色。它善於表現油畫、國畫、攝影等藝術效果。產品分欣賞品和日用品兩大類。主要產地有上海、蘇州、無錫、常州等。
歷史沿革
絨繡原流行於歐洲。14世紀,德國農民的服裝和壁毯上,有根據織物經緯線排列,計算針數繡成的圖案。
它的原料和工藝與絨繡已十分相似。16世紀,歐洲出現一種專作刺繡底子的麻布,在底子上用絨線逐針繡滿,便成了絨繡。繡品可用作壁掛、靠墊、椅墊等。17~19世紀,絨繡在英國盛行。維多利亞時期(Victoria,1837~1901),一位柏林的印刷商人和他的妻子,在英國設計了一種在小方格紙上繪成的彩色圖案,製作者可按照圖稿數格在網眼布上繡制,技藝簡便。當時多用德國美利奴羊的羊毛製成絨線進行繡制,因此人們把絨繡稱為柏林絨繡。20世紀初,英國傳教士在煙臺開設仁德洋行;英美商人在上海開設謙禮洋行、謙泰洋行,組織絨繡來料加工,絨繡由此傳入中國。當時的產品是拖鞋和手提包等日用品上的裝飾面料,用色比較簡單。30年代末,上海絨繡藝術家劉佩珍等劉氏五姐妹率先用絨繡製作人物肖像。50年代初,上海絨繡藝術家高婉玉對絨繡的配色等工藝進行了改革,豐富了絨繡藝術的表現力。
製作工藝
絨繡製作主要有3道工序:
①放樣。用打格子的方法將原稿放大在麻布底子上。
②染色配線。根據原稿畫面色彩,按照色調、色相、色差的區別染出所需顏色的絨線。
③繡制。一般先繡出輪廓,再繡各色彩塊面,最後進行細部刻畫。
絨繡基本針法是呈斜點形的打點繡。此外,根據畫面需要可採用亂針、十字針、扒針、摻針、拉毛等針法。
品種特色
絨繡主要分為欣賞品和日用品兩大類。
①欣賞品:一般畫面較大,多數複製名畫、人物和風景照片。用線顏色往往達數百種,特別強調色階、色相的過渡,並注重人物神態的刻畫。作品常作為大型建築的室內裝飾。
②日用品:一般為小件物品如靠墊、沙發套、桌几套、眼鏡套、粉盒、提包等。大多繡制花卉圖案,用線顏色較簡單。由於絨線的質地比絲線、棉線厚實,有毛茸感,因而使絨繡的畫面具有沉着、莊重的風格和藝術表現力。如毛主席紀念堂正廳的巨幅絨繡「祖國大地」,莊重、肅穆、色彩和諧,生動地表現了偉大祖國錦繡河山的雄偉壯麗。
名家作品
劉佩珍在30年代末就用絨繡繡制人物肖像,開中國絨繡之先河。代表作有「高爾基」、「莫斯科大學」、「攻打冬宮」、「列寧宣布蘇維埃成立」等。
高婉玉在50年代初對絨繡工藝進行改革。首次進行自行染色、配色,使絨繡用線顏色從固定的幾十種增加到近千種,並運用擘線、拼色、加色等技法,解決了繡制人物肖像時色彩轉折過渡的難題。目前中國絨繡普遍採用這種繡制技法。她的代表作有「敬愛的周總理」、「孫中山與宋慶齡」等。
張梅君的技藝特點是作品色彩層次豐富,人物形象刻畫逼真細膩。代表作有「周總理與尼赫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南湖紀念船」等。
發展艱難
一幅《貴妃醉酒》用了上千種顏色;根據汶川地震中敬禮娃娃繡成的《美麗的謝禮》走線23.6萬針……最近,洋涇絨繡保護「傳習所」正式揭幕,浦東洋涇是目前上海唯一尚保存絨繡實體廠的地方,現僅存員工12名。
在北洋涇橋墩旁一棟二層小樓里,上海絨繡大師級原創設計工作室藝術總監包炎輝正對着一張照片細細琢磨,這張山水照將在他手中變為絨繡底稿。隔壁的房間內,幾位繡娘正安靜的繡着手中的作品。
這便是位於張楊路2139號的洋涇絨繡保護傳承基地(傳習所)。絨繡是指在特製的網眼麻布上,用彩色羊絨線繡出各種畫面和圖案的刺繡。雖然最早是傳自歐洲的「舶來品」,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百年來,洋涇絨繡幾經改革,已形成了一套既有我國傳統精湛的手工藝技法,也有歐美風格藝術表現特色的獨特繡藝。 「色彩豐富,立體感強,乍一看像油畫。 」包炎輝說,「絨繡必須是純手工完成,歷經揀線、染線、排線、劈線、拼線等十幾道複雜工序,所以每件工藝品都是不重樣的。 」
在繡娘唐明敏的案頭上,堆了深深淺淺幾十種不同的米色系的絨線,她手中的絨線不停換着顏色,有時還要將一根絨線拆分開來看,與另一種顏色搭配在一起。自從17歲進入上海紅星絨繡廠,她已經在絨繡繃架前堅守了近40個春秋,其《西部風情》等作品,被評為首屆上海市工藝美術精品。「以前有好幾家廠,現在只剩下我們這間,更像是工作室。 」唐明敏說的廠,即是位於浦東洋涇,目前上海絨繡業中唯一集工藝大師、生產技術、生產場所於一身的上海黎輝絨繡藝術有限公司,巔峰時曾有工藝師23名,如今僅存12名,平均年齡59歲。
據悉,一幅頂級絨繡藝術品的製作周期往往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時間。由於絨繡時間長,回報低,很多年輕人對此並不感興趣,甚至不少工藝師都坦言「不會讓孩子來繼承自己的手藝,實在太苦了。 」而絨繡只能人工操作,無法用機器代替,又導致了其價格高昂,難以市場化運作。
保護傳承
為此,洋涇街道專門辟出一幢「小洋樓」,用於保護和傳承絨繡這門技藝。洋涇絨繡保護傳承基地(傳習所)由去年開始修建,共計274平方米。一樓為展示廳,館內現有藝術展品百餘幅,多為獲得國內外大獎,周一至周五免費對外開放。二樓則為大師工作室以及絨繡生產車間,供參觀者了解絨繡的製作過程。洋涇街道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們先是在社區里招攬一些學員,培養他們的興趣,再從中挖掘有天賦的人。 」記者了解到,目前絨繡技藝教材已編制完成,希望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形象的圖片,將更多愛好者領進門。同時,街道每年將設立專項保護經費用於各類展示推廣,並在社區修繕的百年老宅——李氏民宅中也專辟一隅,用於絨繡珍品陳列,供社區居民觀賞學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