綆(拼音)
![]() |
綆 (繁體字:綆) 拼音:gěng 注音: ㄍㄥˇ 部首:糹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0
簡體部首:糹 簡體部外筆畫: 7 簡體總筆畫: 10
繁體部首: 糸
五筆86:XGJQ 五筆98:XGJR 倉頡: VMMLK 鄭碼: ZAKO 電碼: 4837
筆順編號: 5511251134 四角號碼:21146 UNICODE: 7EE0
基本字義
(綆)
gěng ㄍㄥˇ 汲水用的繩子:~短汲深(喻才力不能勝任,多用作謙辭)。 輪輻近軸處的突出部分。
方言集匯
粵語:gang2
詳細解釋
綆 綆 bǐng〈名〉
輪輻近軸處向外突出的部分 [spoke near axle] 綆,車輪也。——《類篇·系部》 另見 gěng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綆 〔古文〕䋁《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杏切,音梗。《說文》汲井綆也。《揚子·方言》繘,自關而東,周洛韓魏之間謂之綆。《莊子·至樂篇》綆短不可汲深。《玉篇》亦作䋁。 又《集韻》必郢切,音餠。《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眡其綆,欲其蚤之正也。《註》綆,讀爲餠,輪箄也。 又《集韻》補滿切,音䬳。義同。
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 ·綆 汲井綆也。從糸更聲。古杏切
English
well ro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