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
出生 1966
國籍 奧地利
職業 教授
知名於 最早洞見大數據時代發展趨勢的數據科學家之一
知名作品 《大數據時代》,《刪除》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1966年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茨堡州濱湖采爾,是十餘年潛心研究數據科學的技術權威,是最早洞見大數據時代發展趨勢的數據科學家之一,也是最受人尊敬的權威發言人之一。擔任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弗吉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大學維也納大學的客座教授。ref>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九九藏書網</ref>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 出生日期 1966
外文名稱 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職業 教授
國籍 奧地利 出生地 奧地利薩爾茨堡州濱湖采爾
主要成就 數據科學家 代表作品 大數據時代》, 《刪除》

早年經歷

維克托出生於奧地利薩爾斯堡,父親是一名律師,母親是一名商人。他經常會在演講中引用他家人的例子。「我母親曾經營一家電影院,我每年都會問她過去一年最好的電影是什麼,她總是說『我知道,我知道,就是XXX』,但她總是錯的。」他試圖用這個例子說明大多數人對於數據並非特別擅長,因而需要數據分析工具和模型。[1]

維克托從小便對軟件興趣濃厚。他12歲時便開始接觸編程,少年時期曾在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和奧地利青年程序員競賽中獲獎。1986年,18歲的他創辦了著名的殺毒軟件公司IKARUS。不過正當他希望在軟件領域一展身手之時,父親卻要求他攻讀法律

IKARUS發展迅速,1991年,維克托被評為奧地利最傑出的5名軟件企業家之一;不過很快,他便無法兼顧繁重的學業和日益壯大的IKARUS,最終他選擇賣掉公司,專注於學術道路。從薩爾斯堡大學畢業後,維克托又在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世界名校攻讀了多個學位,並在畢業後先後進入哈佛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牛津大學任教。2000年,他還因為在學界和業界的突出貢獻被評為薩爾斯堡州年度人物。

人物簡介

維克托 邁爾-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是十餘年潛心研究數據科學的技術權威,他是最早洞見大數據時代發展趨勢的數據科學家之一,也是最受人尊敬的權威發言人之一。他曾先後任教於世界最著名的幾大互聯網研究學府。現任牛津大學網絡學院互聯網治理與監管專業教授,曾任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信息監管科研項目負責人,哈佛國家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監管項目負責人;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學院信息與創新策略研究中心主任。並擔任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弗吉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大學、維也納大學的客座教授。

他的學術成果斐然,有一百多篇論文公開發表在《科學》《自然》等著名學術期刊上,他同時也是哈佛大學出版社、麻省理工出版社、通信政策期刊、美國社會學期刊等多家出版機構的特約評論員。

他是備受眾多世界知名企業信賴的信息權威與顧問。他的諮詢客戶包括微軟惠普IBM等全球頂級企業;而他自己早在1986年與1995年就擔任兩家軟件公司的總裁兼CEO,由他的公司開發的病毒通用程序,成為當時奧地利最暢銷的軟件產品。1991年躋身奧地利軟件企業家前5名之列,2000年 被評為奧地利薩爾斯堡州的年度人物。[2]

他也是眾多機構和國家政府高層的信息政策智囊。他一直專注於信息安全與信息政策與戰略的研究,是歐盟專家之一,也是世界經濟論壇、馬歇爾計劃基金會等重要機構的諮詢顧問,同時他以大數據的全球視野,熟悉亞洲信息產業的發展與戰略布局,先後擔任新加坡商務部高層、文萊國防部高層、科威特商務部高層、迪拜中東政府高層的諮詢顧問。

所著《大數據時代》一書是開國外大數據系統研究的先河之作,而在這之前,他已經在《經濟學人》上和數據編輯肯尼斯.尼爾-庫克耶一起,發表了長達14頁的大數據專題文章,成為最早洞見大數據時代趨勢數據科學家之一。而他的《刪除》一書,同樣被認為是關於數據的開創性作品,並且創造了"被遺忘的權利"的概念而在媒體圈和法律圈得到廣泛運用。該書獲得美國政治科學協會頒發的唐·K·普賴斯獎,以及媒介環境學會頒發的馬歇爾·麥克盧漢獎。同時受到《連線》、《自然》、《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各大權威媒體廣泛好評。

主要作品

《大數據時代》

內容簡介[3]

《大數據時代》是國外大數據研究的先河之作,本書作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被譽為"大數據商業應用第一人",有在牛津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多個互聯網研究重鎮任教的經歷,早在2010年就在《經濟學人》上發布了長達14頁對大數據應用的前瞻性研究。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書中前瞻性地指出,大數據帶來的信息風暴正在變革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並用三個部分講述了大數據時代的思維變革、商業變革和管理變革。

維克托最具洞見之處在於,他明確指出,大數據時代最大的轉變就是,放棄對因果關係的渴求,而取而代之關注相關關係。也就是說只要知道"是什麼",而不需要知道"為什麼"。這就顛覆了千百年來人類的思維慣例,對人類的認知和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戰。

本書認為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大數據將為人類的生活創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維度。大數據已經成為了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而更多的改變正蓄勢待發。書中展示了谷歌微軟亞馬遜IBM蘋果、facebook、twitter、VISA等大數據先鋒們最具價值的應用案例。

大數據觀點

維克托說,大數據能夠影響人類的能力,將使得人類可以用一個全新的方式來與周圍的世界相處,即通過增加數據的數量來獲得對世界更深刻的洞察。

比如,大家在拍照時,可以通過選擇焦點來確定清晰的拍攝對象,這樣其它地方就會被拍得模糊。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以後想看清模糊的地方,該怎麼辦呢?維克托給大家展示了用大數據照相機拍攝的照片,它將把所有被拍攝進來的數據收集進來,讓照片局部可以在模糊和清晰之間自由轉換。這樣一來,就算當初拍照的時候不知道應該突出哪個部分,事後也不會無法補救。推廣到其它日常處理事務時,道理也是一樣的。

再比如,大數據還可以用來幫助弱勢群體。

在加拿大,有一個研究團隊用大數據幫助早產嬰兒。由於發現得太晚,早產嬰兒經常因為感染而死亡。有一位博士給這些早產嬰兒身上放置傳感器後,可以通過測量他們的一系列身體指標來實時測量其體徵情況。通過獲取的大量數據,醫生能夠在在嬰兒出現症狀的24小時前就會提前發現,拯救這些早產兒的性命會容易很多。[4]

大數據將在三大領域突破

大數據對已經對營銷、電子商務、可預測的飛機維護帶來了重大的影響,維克托認為,大數據接下來可能對以下這三個領域產生更大的影響。

1、無人駕駛的汽車。汽車非常昂貴,然而在歐洲,人們只有4%的時間在使用汽車,96%的時間把車停在停車場,這是非常不高效的系統。如果未來普及了無人駕駛的汽車,我們就可以過上另一種生活。

我們將只需要在手機上點一個按鍵,車就會自己開過來,把我們帶去目的地。這種車就像沒有駕駛員的出租車,可以被反覆使用,效率和可持續性都得到了提升,也避免了資源浪費。

有研究發現,如果自動機動車得到普及,可以減少25%的交通擁堵,減少30%的城市停車場面積。如果北京減少30%的停車場需求,城市生活將大不一樣。

2、醫療。我們的壽命現在都比較長了,但仍然希望能夠更長。現在,我們的醫療水平並不是很好,由於我們忽視了每一個人的個體差異,醫生會用通常的方法治療每一個人。然而,基於大數據,我們可以做精確醫療,通過大數據分析每個人的差異,進行精確的治療、劑量、用量,讓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3、學習。我們要讓下一代有能力了解這個世界。然而,因為沒有數據,我們難以做到因材施教,所有孩子獲得同樣的教學,學習同樣的書本。低效率的教學就是在浪費腦力、知識和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我們用大數據去分析孩子在發展學習能力時遇到的問題,就可以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就可以釋放知識和理解力的力量,讓每一個孩子充分開發潛能。

《刪除》

內容簡介[5]

《刪除》從大數據時代信息取捨的目的和方法分別詮釋了"被遺忘的權利"。維克托首先回溯了人類追尋記憶的過程,之後提出數字技術與全球網絡正在瓦解我們天生的遺忘能力。對此,他考察了促進遺忘終止4大驅動力--數字化,廉價的存儲器,易於提取,全球性訪問。之後,他提出了當前數字化記憶的兩大威脅--信息權力與時間,並給出了應對威脅的6大對策--數字化節制、保護信息隱私權、建設數字隱私權基礎設施、調整人類的現有認知、打造良性的信息生態、完全語境化。最後,他提出了一種應對數字化記憶與信息安全的極有可能的關鍵對策--給信息設定存儲期限。

《刪除》開啟了一場 "互聯網遺忘運動",讓我們始終記得遺忘的美德。這本書告訴我們,在大數據時代,面對海量信息人類該如何取捨,怎樣才能構建一個積極而安全的未來。

《刪除》講述了遺忘的美德,為讀者展現了大數據時代的取捨之道。數字技術賦予了我們前所未有的權利,它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可怕後果。facebook上照片會被網絡永遠銘記,甚至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職業發展;Google記得所有我們搜索過的信息和時間。數字王國記住了那些有時最好被遺忘的信息。

刪除,大數據取捨之道,就是把有意義的留下來,把無意義的去掉。只有理解了在大數據中,需要的是什麼,以及如何判斷這種需要,才能舉一反三地明白到底為什麼要去掉那些不需要的。

《刪除》一經出版,即獲得美國政治科學協會頒發的"唐·普賴斯獎",以及媒介環境學會的最高榮譽"馬歇爾·麥克盧漢獎",同時受到《連線》《自然》《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各大權威媒體廣泛好評。

《刪除》洞見了"被遺忘的權利",探索了大數據時代人類該如何構建積極而安全的未來。

中國之行

2012年12月11日-13日,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接受中雲網及其新作《大數據時代》《刪除》中文簡體字版出版方湛廬文化的邀請來華,參加2012雲世界大會,與中國雲計算、大數據和互聯網業的領袖人物會面,並將面向公眾和業內人士進行一系列公開、半公開的演講,為大家描繪大數據未來思想圖譜。[6][7]

12月12日,在2012雲世界大會「雲夜話」閉門晚宴中,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還將面對到會的近200位中國雲計算互聯網及跨界領袖級人物發表關於大數據發展趨勢的演講。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此次中國之行,會和中國雲計算產業深度接觸,並通過2012雲世界大會向中國傳遞世界大數據的聲音,必將對中國信息產業的變革帶來更多深遠的影響。[8]

人物視頻

1、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創業

2、數據讓商業更智慧 「大數據之父」舍恩伯格邀你參加上海IEBE

數據讓商業更智慧 「大數據之父」舍恩伯格邀你參加上海IEBE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