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綠殼蛋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綠殼蛋雞

綠殼蛋雞
原圖鏈接

綠殼蛋雞是一種產蛋蛋殼為綠顏色的雞種,產綠色蛋的雞稀少但綠殼蛋雞不是唯一一種能產綠色蛋,其特徵為五黑一綠,即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內臟,更為奇特的是所產蛋綠色,集天然黑色食品和綠色食品為一體,是世界罕見的珍禽極品。該雞種抗病力強,適應性廣,喜食青草菜葉,飼養管理、防疫滅病和普通家雞沒有區別。綠殼蛋雞體形較小,結實緊湊,行動敏捷,勻稱秀麗,性成熟較早,產蛋量較高。成年公雞體重1.5-1.8公斤,母雞體重1.1-1.4公斤,年產蛋160-180枚。該雞種具有明顯高於普通家雞抗禦環境變化的能力,南北均可養殖。中央電視台、新華社、農民日報均已作過專題報道、大力宣傳。[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綠殼蛋雞、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屬: 雞屬、 體重: 3.2-4.5公斤、 特點: 烏皮、烏骨、烏肉和產綠殼蛋等、 亞目: 亞雞形目、 門: 脊椎動物門、 種: 綠殼蛋雞種、 界: 動物界、 目: 雞形目、 科: 雉科、 拉丁學名: Lvkedanji、 綱: 鳥綱、 亞屬: 亞雞屬、 品種: 中國特有、 亞科: 亞雉科、 生產: 蛋、分布區域: 湖南、貴州、江西、湖北、江蘇、四川等地為主均有分布、 原產地: 江西省東鄉縣。、

品種介紹

綠殼蛋雞綠蛋
原圖鏈接

在五黑一綠烏雞品種的基礎上,現在養殖場養殖的綠殼蛋雞苗分別是麻羽系和黑羽系.

麻羽系特點:

體形比原五黑一綠綠殼蛋雞產蛋量高.蛋重高.雞體型稍大一些.

黑羽系特點:

羽毛黑亮,皮比普通土雞色還要偏紅.肉質細嫩.

麻羽系和黑羽系比原五黑一綠雞種產蛋量更高,蛋的綠殼率沒有降低.淘汰雞更受市場歡迎.

形成過程

綠殼蛋雞圖片
原圖鏈接

據說,綠殼蛋雞在歷史變遷中瀕於失傳,直到1985年才在江西省東鄉縣偶然被發現,當時僅存一公兩母。據權威人士分析,綠殼蛋雞的形成,很可能是古代純黑羽烏雞野雞自然雜交的結果。經過近十年的培育,這一我國獨有的珍稀雞種終於得以保存下來。據中科院遺傳研究所血型測定結果表明,黑羽綠殼蛋雞是一個國內外罕見的特異性遺傳基因群,該雞在選育時,兼顧體型外貌全黑,蛋殼綠和產蛋量三大性狀指標的前提下重點突出雞蛋品質的選育。

保護級別

國家農業部列為"全國特種資源保護項目",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之一。

價值體現

雞的價值

綠殼蛋雞完全具備黑鳳烏雞的五黑特點,含有大量有極高滋補保健價值的黑色素以及人體必需的17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抗癌元素硒、鐵等礦物質,其肉質烏黑結實、味香鮮美、口感極好;雞肉中各種氨基酸明顯高於其它雞種,具有滋補肝腎、大補氣血、調經止帶等功效,且藥效卓越神奇,被譽為"藥雞"。而且在某些地區老人說,綠殼雞蛋有防治頭痛效果。以中科院院士吳常信為主任委員的鑑定委員會一致鑑定認定該雞具有極高的營養保健價值,該雞的研究水平達到了國內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

現代科學認為,黑色食品營養較豐富,結構合理、含有比較豐富的食用粗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當今黑色食品被列為繼綠色食品(第三代食品)之後的第四代自然功能食品,在國際市場已形成銷勢強勁的消費新潮,黑色食品將成為21世紀人類最喜愛的自然保健食品。

蛋的價值

綠殼雞蛋,平均每枚蛋重46克,其蛋綠色,蛋黃大,呈桔黃色,蛋清稠、蛋白濃厚、細嫩,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含有大量的卵磷脂、維生素A、B、E和微量元素碘、鋅、硒,氨基酸的含量比普通雞蛋高出7-10倍,蛋黃比草雞蛋黃大8%,蛋黃色素可達羅氏13級左右(普通雞蛋的蛋黃色素一般為羅氏4級-5級),屬於高維生素、高微量元素、高氨基酸、低膽固醇、低脂肪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經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臨床試驗和湖北衛生廳、江西省中醫院的功能性試驗,證明對因兒童缺鋅綜合症引起的厭食、異食、免疫力低下、不長個子以及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甲狀腺腫瘤、抗衰老等有明顯效果,對預防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防癌、抗癌,胎兒發育不良,調整內分泌,推遲女性更年期、養顏美容、補充孕婦及病員的營養,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都有很好的治療保健作用。分析檢測表明:綠殼蛋還具有活化腦細胞、增強記憶力的作用。綠殼蛋是名副其實的保健蛋、智力蛋、美容蛋、生命蛋,全國著名營養學家于若木譽之為"神蛋"。正所謂"每天一枚綠殼蛋,強身美容除病患"。綠殼蛋96年8月被國家專利局受理為發明專利,同年10月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准為綠色食品,97年被國家衛生部批准為保健食品。

營養與功效

綠殼蛋雞像一個天然的營養加工廠,蛋內的主要營養成分硒、鋅、碘比普通雞蛋高3-6倍,膽固醇含量低20%,蛋白質含量高12.7%,同時還富含卵磷脂、腦磷脂、神經磷脂、高密度脂蛋白、維生素A、B、C、E以及微量元素,其中維生素E的含量比普通雞蛋高2-3倍,並富含人體所必要的多種氨基酸,尤其是賴氨酸、穀氨酸、天冬氨酸含量特別高,蛋黃中的哈氏單位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也明顯高於其它雞種,更可貴的是蛋黃膽固醇和全蛋膽固醇含量比普通雞蛋低40%左右。綠殼雞蛋屬於高維生素、高微量元素、高氨基酸、低膽固醇、低脂肪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

  1. 、保持孕期健康 有效改善孕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症狀,改善睡眠質量,增進孕婦營養吸收,促進胎兒健康成長。促進產後恢復有效彌補產後氣血不足,提高產婦抗病能力,增進產婦營養吸收,並有效改善調節產後體虛、惡露不淨、缺乳等症。
  2. 、對兒童的保健作用 對兒童因缺鋅綜合症引發的厭食、異食、免疫力低下、不長個子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兒童食用後能促進生長、增強記憶力、提高智商,增強免疫功能,是極好的營養滋補食品。
  3. 、對中老年人的保健作用 對中老年心血管、腸胃病、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腫瘤、失眠、抗衰老等有明顯效果,而且能夠降低血脂、軟化血管,有延年益壽等功效。[2]

發展前景

綠殼蛋雞由於具有特殊的藥用價值,且吃烏雞的習慣幾乎遍布全國城鄉,因此歷來是我國暢銷的產品,無論何地其價格都比其它禽類高。其在今後5-8年內均為擴種繁殖推廣階段,目前絕大部分地區還屬空白,市場上還很難找到,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海南等大中城市的超市上偶有所見,數量極少,價格40元/公斤,且多是有價無貨。日本人、韓國人都以吃綠殼蛋為榮,有些地區出口綠殼蛋的合同已簽到三年以後。我國有13億人口,98%的中國人都吃蛋,營養豐富、藥食兼用的綠殼雞蛋必將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現在由於數量極少,價位較高,我國普通百姓很難吃得到、吃得起,甚至還有80%的農民根本就不相信有綠殼雞蛋。但大中城市裡卻有一個相當大的高消費群體,他們吃喝講營養、滋補,所以目前極少數量的商品蛋僅供賓館、飯店、超市用來招攬顧客。幾年後,隨着綠殼蛋雞的種群擴大,才會有較多數量的商品蛋進入市場,價位也會隨之回落,吃得起綠殼雞蛋的消費群體也順其增多,綠殼蛋的市場更是日趨擴大,這種良性鏈條難道還需要我們愁其綠殼蛋的銷路嗎?[3]

飼養管理

育雛期飼養管理

  1. 、開飲:雛雞應先開飲後開食。開飲應儘早開始,以利於胃腸蠕動和卵黃吸收,飲水水質要求清潔,冬天要用溫開水,開飲通常用青黴素水每隻1000單位,開飲後就要保證飲水不間斷。2~4日齡可飲用0.02%恩諾沙星水,連用3~5天後停藥3天,再用一個療程以預防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2. 、開食:雛雞經充分飲水後,有2/3小雞有啄食行為時就可開食。開食以後所用飼料,均應選用營養豐富的優質小雞料,以少餵勤添為原則,1周後可餵些青飼料和砂礫。
  3. 、溫度:溫度是養好小雞的首要條件,母雞能把孵出的小雞帶活主要靠母雞的體溫來保姆小雞。地面育雛時,不管是任何季節,室內均要鋪上墊料,使雞睡眠時腹部不致受涼。育雛溫度要求恆定,周溫度要求32~35℃,室溫27~29℃,以後每周下降2℃。
  4. 、濕度:濕度對雛雞的和生長的影響較大,如高濕低溫小雞易受涼感冒、下痢等。但若濕度太低,又會影響體內卵黃囊的吸收。五黑雞要求的濕度為周60~65%,第二周以後為50~60%。
  5. 、換氣:換氣的目的是及時排除室內污濁空氣,吸入新鮮空氣,調節舍內的溫、濕度,雛雞既要保溫又要注意通風換氣,以排出氨氣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氣體。
  6. 、光照:正確地掌握光照,有利於雞群生長及成熟的一致性,雛雞在育雛階段可24小時光照,光照強度以每平方米2~3瓦為宜。
  7. 、密度:密度對雛雞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密度低不經濟,密度過高會使雛雞發育不均勻,生長減慢,易感染疾病,增加死亡率。以墊料平養方式的飼養密度為,6周齡前30~35隻/米2,18周齡前12~15隻/米2。
  8. 、分群:分群的目的是使雛雞發育一致,提高成活率。一般根據大小、強弱進行適時分群。對弱小的雛雞應提高飼料的營養水平,加強飼養管理。
  9. 、衛生:育雛室要勤打掃,及時更換墊料。飼料槽、飲水器、育雛舍每周清理、消毒一次,飲水器每天清洗一次。進出育雛舍要更換衣服和鞋,並在門口設消毒池,作好預防和消毒工作。

育成期飼養管理

1、管理要點

:育成期一般指7周齡至開產前,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培育體質健壯,生長發育正常、均勻的青年雞,各周齡的生長速度應達到或接近體重標準。這一階段的雞消化能力強,食慾旺盛,若飼養不當,容易引起雞過肥早熟,所以在管理上要限制飼養、控制體重,避免生長過快,成熟過早、體重過大而影響以後的產蛋率。

2、控制體重

:每周按群體的3~5%隨機抽查測重。若超過標準體重,就要調整飼料,在日糧中增加粗纖維含量或降低能量、蛋白水平。若低於標準體重,則要加餵飼料,提高飼料營養水平。 控制體重的方法一種是採用限質量、不限數量,另一種是保持飼料的營養平衡、限制飼餵數量的方法。

3、控制光照

:光照對育成雞的作用很大,直接關係到育成雞的生長發育和性成熟的遲早,光照對性成熟的影響不在於光照的強度,而主要取決於光照的時間長短。育成期的母雞生活在長時間的光照下,則性成熟提前,反之則推遲。小母雞的性成熟提前,雖開產早,但蛋重小,產蛋高峰期短。因此,在育成期要縮短光照,切不可用增加光照的辦法刺激母雞早產。

4、放牧飼養

:育成期雞已脫溫, 此時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增強。在這一飼養階段,可因地制宜地利用竹園、果園、荒地等放牧飼養。放牧能利用天然的飼料資源,節約開支,還可通過運動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4]

孵化技術

種蛋從貯藏室取出後,要在孵化室內自然預熱,待蛋表溫度達到室溫後即進行碼盤入孵,碼盤位置與貯存時一致。另外,孵化機事先清洗、消毒、調試,並要預熱。

翻蛋

在入孵後第1-20天,每隔2-3小時要翻蛋一次,每日翻蛋8-12次,翻轉角度為90度,以使胚胎各部分受熱均勻,防止胚胎黏殼。如果孵化機內各處溫差±0.5℃,則每日要調盤一次,即上下蛋盤對調,蛋盤四周與中央的蛋對調,以彌補溫差的影響。

孵化溫度和濕度的要求

如果把孵化機傳感器放在孵化機內蛋盤外面的空間裡,在入孵後第1-7天孵化機空間溫度為38.5℃,第8-18天為38℃,第19-21天為37.5℃,如果把孵化機傳感器放在蛋盤裡的種蛋上,則從始至終保持蛋溫37.8-38度即可。孵化濕度根據孵化機不同而區別,電熱管直接放在孵化機內加溫的老式孵化機,機內風很大,入孵後第1-20天孵化濕度60%,第21-24天為70%。用暖風加熱,機內風機較小的孵化機,入孵後第1-20天孵化濕度45%,第21-24天為60%。

照蛋

第1次照蛋在孵化後第7天進行,通過照蛋,撿出無精蛋和死胚蛋。受精蛋胚胎髮育正常,血管呈放射狀分布,顏色鮮艷發紅;死胚蛋顏色較淺,內有不規則的血環、血弧,無放射狀血管;無精蛋發亮無血管網,只能看到蛋黃的影子。第2次照蛋在入孵後第17天進行,以刪除死胚蛋,活的正常胚蛋移入出雛盤和出雛器。活胚蛋呈黑紅色、邊界彎曲、氣室傾斜、周圍有粗大的血管;死胚蛋氣室周圍看不到暗紅色的血管,邊緣模糊,有的蛋顏色較淺,小頭髮亮。在孵化過程不定期地抽檢胚蛋,以便掌握胚胎髮育情況,並據此採取相應措施。

孵化管理

雞蛋在孵化期間,每日定時觀察溫度和濕度(如不符合要求應及時調整),並做記錄,一般每2小時檢查記錄一次。定時往孵化機的水盤內加水,定時翻蛋。注意通風換氣及儀表、指示器的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排除故障。

落盤與出雛

雞種蛋孵化至18天,應將活的胚蛋落盤。落盤後要按種蛋孵化的溫度與濕度要求來控制溫度和濕度,即較前一孵化階段,溫度適當降低,而濕度適當增加,以利出雛。為保證有足夠濕度,應適當增加水盤數量,保持水盤內的清潔,以利水分蒸發。雞種蛋孵化至第20天即開始出雛,滿21天出雛完畢,雞雛出殼後,在出雛器內要停留至羽毛干透,而後取出,放入育雛室或箱中。揀雛過早,幼雛羽毛未乾,對環境適應性差;撿雛過晚,幼雛羽毛干後,即可活動,則雛可能自行爬出,掉入水盤淹死。出雛期間應儘量少開照明燈,只在撿雛時開燈,以免幼雛爬行時損傷關節。一般2小時揀雛一次。

每次孵化工作結束後,應將孵化器、出雛器及用具進行徹底清掃、刷洗和消毒。[5]

孵化效果

每次孵化結束之後應統計孵化成績(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並進行分析,以便總結,積累經驗,提高孵化技術水平。一般來說,人工飼養的種雞,頭照無精蛋不超過5%,死胚蛋不超過3%。如果死胚率過高,多是由於種蛋保管不當、孵化溫度過高或過低。無精蛋過多,則多是種雞患病、種雞雞群雌雄配比不當、公雞雄性不強和沒有射精能力等原因。二照時死胚蛋不超過3%為正常,死蛋過多往往由種雞飼養不良、胚胎營養不足、孵化溫度不適宜及通風不良所致。孵化末期移盤後死胚蛋為6%-7%,如死胚蛋過高可能是中後期孵化條件不良,主要表現啄殼不出的死胎較多。收集雞種蛋,從收集直至入孵,要儘量減少人為的不利干擾,以確保有較高的孵化率。

相關視頻

貴州黔東南大山林下生態綠殼蛋雞養殖場

原生態愛飛雞,農家土雞,綠殼蛋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