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GDP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綠色GDP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我們中國的文化[1]是始終沒有間斷過的傳承下來,也只有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2]。
名詞解釋
綠色GDP是指綠色國內生產總值,它是對GDP指標的一種調整,是扣除經濟活動中投入的環境成本後的國內生產總值。綠色GDP這個指標,實質上代表了國民經濟增長的淨正效應。綠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國民經濟增長的正面效應越高,負面效應越低,反之亦然。根據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九五」重點課題——「以epd為核心指標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研究」中對北京市1997年綠色gdp進行核算的結果表明,按生產法計算的綠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計算的綠色gdp占gdp的75.75%。
綠色GDP面臨的難點
實施綠色GDP核算體系,面臨着技術和觀念上的兩大難點。
先說說技術難點。GDP是以市場經濟為前提的,產品和勞務一進入市場,其價值就由市場供求關係來決定,它傳達出來的是以貨幣為手段的市場價格信號。一個產品值多少錢,得在市場銷售中才能確認。賣不出去壓在庫里的產品,就沒有體現出價值,就不能進入GDP的統計。這就是說,市場供求規律所決定的自由市場價格,是GDP權威性的唯一來源。但如何來衡量環境要素的價值?環境要素並沒有進入市場買賣。例如砍伐一片森林,賣掉原木,原木的銷售價,即可表現出價格,即可以納入GDP統計。但因為森林砍伐而導致依賴森林生存的許多哺乳動物、鳥類或微生物的滅絕,這個損失是多大呢?再因為森林砍伐而造成的大面積水土流失,這個賬又該如何核算呢?這些野生的鳥類、哺乳動物、微生物與流失的水土並沒有市場價格,也沒有貨幣符號,對此我們不知用什麼數據來確定它們的價值。專家們提出過許多辦法,其中一個是倒算法,按市場成本來估算一個專題。例如,使黃河變清要花多少錢?恢復一片原始森林要花多少錢?如果做不到,那就是價值無限,不准砍伐,不准破壞。另外,按市場價格,有的具體項目的環境成本也可以科學推測。例如,昆明的滇池近幾十年來嚴重污染,周圍的農田、化工廠是主要污染源,如果將這些農田和化工廠幾十年來的利潤匯總,不過幾十個億。如果現在要使滇池水變清,將劣五類水變回到二類水,最起碼要投入幾百個億。這樣一筆賬算下來,即便不包括滇池內許多原有的魚類和微生物的滅絕,也不包括昆明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影響成本,滇池周圍幾十年來的經濟活動可就虧大了!如今,各方面的專家們已研究出了不少測算模型與方法,各有優點,各有側重,也各有缺陷,這只能在實踐中逐步補充完善。
再說說觀念的難點。綠色GDP意味着觀念的深刻轉變,意味着全新的發展觀與政績觀。GDP是單純的經濟增長觀念,它只反映出國民經濟收入總量,它不統計環境污染,不統計生態破壞,不統計國民生活的淨福利,不反映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綠色GDP則力求將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統一起來,綜合性地反映國民的真實淨福利。綠色GDP建立在以人為本、協調統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之上。一旦實施綠色GDP,人們心中的發展內涵與衡量標準就變了,扣除了環境損失成本,當然會使一些地區的經濟增長數據大大下降。一旦實施綠色GDP,必將帶來幹部考核體系的重大變革。過去各地區幹部的政績觀,皆以單純的GDP增長為業績衡量標準,現在要將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環境保護放在一起綜合考評,這會使很多幹部想不通,會因此形成諸多阻力。但任何觀念的轉變都有一個漸進艱難的過程,因為這是一項改革,是使公平與效率雙贏的一個創新,更是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一次重大升華。可以想見,隨着綠色GDP的研究和實施,環境的保護或破壞,必成為選拔幹部的一項重要標準。
綠色GDP的啟動實施,雖面臨着許多技術、觀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礙。但沒有這樣的指標體系,就無法實現對整個社會的綜合統籌與平衡發展。因此,無論有多少困難,我都應當立即開始進行探索,立即開始從具體項目到局部地區進行不斷的試驗,逐步建設起符合中國國情的綠色GDP,為全世界的綠色GDP核算體系的發展作出較大的貢獻。
綠色GDP在國外的實踐
綠色GDP的環境核算雖然困難,但在發達國家還是取得了很大成績。
挪威1978年就開始了資源環境的核算。重點是礦物資源、生物資源、流動性資源(水力),環境資源,還有土地、空氣污染以及兩類水污染物(氮和磷)。為此,挪威建立起了包括能源核算、魚類存量核算、森林存量核算,以及空氣排放、水排泄物(主要人口和農業的排泄物)、廢舊物品再生利用、環境費用支出等項目的詳盡統計制度,為綠色GDP核算體系奠定了重要基礎。
芬蘭學着挪威,也建立起了自然資源核算框架體系。其資源環境核算的內容有三項:森林資源核算,環境保護支出費用統計和空氣排放調查。其中最重要的是森林資源核算。森林資源和空氣排放的核算,採用實物量核算法;而環境保護支出費用的核算,則採用價值量核算法。
實施綠色GDP的國家還有很多,主要是歐美發達國家,如法國、美國等。特別值得一說的是墨西哥。墨西哥可是發展中國家,居然也率先實行了綠色GDP。1990年,在聯合國支持下,墨西哥將石油、各種用地、水、空氣、土壤和森林列入環境經濟核算範圍,再將這些自然資產及其變化編製成實物指標數據,最後通過估價將各種自然資產的實物量數據轉化為貨幣數據。這便在傳統國內生產淨產出(NDP)基礎上,得出了石油、木材、地下水的耗減成本和土地轉移引起的損失成本。然後,又進一步得出了環境退化成本。與此同時,在資本形成概念基礎上還產生了兩個淨積累概念:經濟資產淨積累和環境資產淨積累。這些經驗,對我國建立自己的綠色GDP核算體系有着極大的參考價值。
1995年,世界銀行首次公布了用「擴展的財富」指標作為衡量全球或區域發展的新指標。擴展的財富概念中包含了「自然資本」、「生產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四大組要素。「財富」的內涵更為豐富了。
2003年開始,我國國家統計局對全國的自然資源進行了實物核算。物流核算是綠色GDP核算的重要基礎。今年開始,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環保總局已成立了綠色GDP聯合課題小組,正在組織力量積極進行研究和攻關。
綠色GDP與公眾參與的關係
公眾參與和綠色GDP有什麼關係?這是因為,許多環境因素很難納入貨幣核算,國外就發明出了一種可稱為公眾評估的辦法。例如,某些規模巨大的公共工程項目,要核算它的生態影響,不同的核算法有時會產生出不同的結果。所以,環境專家們便訴諸於公眾的主觀評價。圍繞這些公共項目,要允許相關的專業部門與較獨立的專家機構,在較大的範圍內進行公眾諮詢與調查。將支持和反對的意見都寫清楚,最後請公眾根據自己的價值判斷來進行選擇。老百姓講話,人心本是一桿秤。公眾對關係到自己身心健康的事情,都會有真實的表述。因此,實施綠色GDP,要有一個公眾參與的社會氛圍。要認真收集與了解公眾對經濟收入和環境破壞的主觀評價,這種主觀評價的數據應成為綠色GDP的重要補充。
環境保護的公眾參與,直接表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發育程度,也直接體現着一個國家公民素質的高低水平。人民既需要經濟的增長,也需要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更需要一個公正和諧的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本身就包含着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三個方面的內涵。建設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就必須實現這三者的平衡。公眾參與,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平衡槓桿。
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不能過於迷信技術手段,因為技術手段總是在不斷完善的。科學的綠色GDP數據有助於科學決策,公眾參與和民主法治,才能保證每項決策能真正服務於大多數人的利益。從世界環境保護的發展歷程看,沒有公眾參與就沒有環境保護。所以,在強調下大力氣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的同時,一定要強調公眾參與。否則,環境保護與建立綠色GDP就變成少數人的事而最終一事無成。
參考文獻
- ↑ 漢字與中華文化,搜狐,2017-06-14
- ↑ 探究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漢文字,搜狐,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