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綠裸胸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綠裸胸鱔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綠裸胸鱔

拉丁學名:Gymnothorax funebris

別 稱:綠狼牙鱔、綠鰻、巨鰻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輻鰭魚綱

亞 綱:新鰭亞綱

目:鰻鱺目

亞 目:鯙亞目

科:鯙科

屬:裸胸鱔屬

種:綠裸胸鱔

亞 種:無

英文名稱:Green moray、

Black Moray

命名者及年代:

Ranzani,1840

保護級別:(IUCN 2011年

ver 3.1)——無危(LC)

綠裸胸鱔(學名:Gymnothorax funebris)是鯙科裸胸鱔屬海水鰻魚。最大尺寸為2.5米和29千克。平均尺寸和體重可能接近1.8米和13.3千克。細長的身體是橫向壓縮或「扁平」,形成具有類似肌肉的外觀。無鱗的厚皮膚上覆蓋着一層淡黃色的粘液,保護其免受寄生蟲和疾病的侵害。正是這種粘液使海鰻擁有了綠色的色澤。缺少骨鰭和胸鰭。背鰭和肛門鰭較長,並與短尾鰭相連。流入的鼻孔是明顯的管狀結構,而流出的鼻孔則採取簡單的開口形式。嘴巴不斷地張開和閉合,以機械方式吸入所需要的水。這些水通過小的球形鰓,最終通過鰓縫流出。鰓和鰓縫非常小,因為這種相當久坐的魚類對氧氣的需求沒有更活躍的物種大。身體呈深綠色或淺綠色,甚至有點棕色,身體顏色從頭部到尾部是均勻的。在身體或鰭上沒有標記。幼魚都是統一的黑色,沒有白色的下巴。 綠裸胸鱔棲息於岩石海岸線、珊瑚礁和紅樹林,該物種也從潮汐小溪、港口、沙和泥底地區以及海草床中被發現。生活在30米以下的水域。白天躲在岩石縫隙中,頭從洞口伸出來,晚上覓食。綠裸胸鱔是夜間食肉動物,捕食魚、蟹、頭足類和蝦,主要依靠嗅覺來定位獵物。分布於大西洋西部,從新澤西到百慕大,墨西哥灣北部,南至巴西,包括阿森西島。該物種在巴哈馬群島、加勒比海和佛羅里達群島的溫暖水域中很常見,至少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北部有一次記錄。後一項記錄可能代表了一條被灣流帶往北方的流浪者。 [1]

綠裸胸鱔動物學史

卡米洛·蘭扎尼(Camillo Ranzani)是1803-1841年間意大利博洛尼亞自然歷史博物館(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of Bologna)的館長,他於1840年首次將綠裸胸鱔描述並命名為Gymnothorax funebris。同年下半年,他還稱該物種稱為Lycodontis funebris。

由於在命名生物體時使用的優先原則,Gymnothorax funebris是綠裸胸鱔的有效學名。其他同義學名包括:Muraena lineopinnis Richardson 1848,Thyrsoidea aterrima Kaup 1960,Muraena infernalis Poey 1861和 Taeniophis westphali Kaup 1860。屬名Gymnothorax來源於希臘語「gymnos」、「thorax」和「-akos」,翻譯為裸胸。種名funebris源自拉丁語,意思是與埋葬有關。

綠裸胸鱔形態特徵

綠裸胸鱔 最大尺寸為2.5米和29千克。平均尺寸和體重可能接近1.8米和13.3千克。細長的身體是橫向壓縮或「扁平」,形成具有類似肌肉的外觀。無鱗的厚皮膚上覆蓋着一層淡黃色的粘液,保護其免受寄生蟲和疾病的侵害。正是這種粘液使其擁有了綠色的色澤。

缺少骨鰭和胸鰭。背鰭和肛門鰭較長,並與短尾鰭相連。流入的鼻孔是明顯的管狀結構,而流出的鼻孔則採取簡單的開口形式。嘴巴不斷地張開和閉合,以機械方式吸入所需要的水。這些水通過小的球形鰓,最終通過鰓縫流出。鰓和鰓縫非常小,因為這種相當久坐的魚類對氧氣的需求沒有更活躍的物種大。

覆蓋在身上的粘液呈黃色,再加上深色的底色,就產生了綠色的外觀。身體呈深綠色或淺綠色,甚至有點棕色,身體顏色從頭部到尾部是均勻的。在身體或鰭上沒有標記。幼魚都是統一的黑色,沒有白色的下巴。

牙齒很大,邊緣光滑,當頜骨裂開時很容易看到。儘管牙齒排的數量似乎是與年齡有關,成魚的情況如下。朝向上顎的前部可以看到兩排齒,儘管沿着顎的後部只有一排。成魚的嘴頂上的牙齒(也稱為犁齒)也排列成兩排。下頜有單排牙齒。

綠裸胸鱔棲息環境

綠裸胸鱔是一種底棲的孤獨魚類。棲息於岩石海岸線、珊瑚礁和紅樹林,該物種也從潮汐小溪、港口、沙和泥底地區以及海草床中被發現。生活在30米以下的水域。

綠裸胸鱔生活習性

綠裸胸鱔白天躲在岩石縫隙中,頭從洞口伸出來,晚上覓食。綠裸胸鱔是夜間食肉動物,捕食魚、蟹、頭足類和蝦,主要依靠嗅覺來定位獵物。善於在魚和其他生物藏身的珊瑚礁的許多狹窄的縫隙和洞裡進進出出。綠裸胸鱔最常在夜間以這種方式狩獵。

綠裸胸鱔分布範圍

海域範圍:分布於大西洋西部,從新澤西到百慕大,墨西哥灣北部,南至巴西,包括阿森西島。該物種在巴哈馬群島、加勒比海和佛羅里達群島的溫暖水域中很常見,至少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北部有一次記錄。後一項記錄可能代表了一條被灣流帶往北方的流浪者。

國家地區: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巴哈馬、巴巴多斯、伯利茲、百慕大、巴西、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古巴、庫拉索、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法屬圭亞那、格林納達、危地馬拉、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牙買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波多黎各、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蘇里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英屬維爾京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 綠裸胸鱔分布圖

綠裸胸鱔繁殖方式

卵生。管人們對綠裸胸鱔的產卵、繁殖力和瘦頭鯨的早期發育知之甚少,但一個已公開的消息來源記錄了許多來自1.1米雌性的成熟卵,直徑為1毫米。與該單一記錄相反,其他鰻魚卵要大得多,直徑約為3-4毫米。 產卵地點比鰻魚的覓食棲息地離海岸線更遠,大概在400-500迷之間。

綠裸胸鱔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1年 ver 3.1)——無危(LC)。

綠裸胸鱔主要價值

綠裸胸鱔具有觀賞價值,在私人水族館以及大型商業水族館有展示。在它們的原產地範圍內,它們被一些土著民族吃掉。

綠裸胸鱔主要毒素

食用大量綠裸胸鱔的直接結果是導致人的雪卡毒素中毒。雪卡中毒是由死珊瑚或大型藻類中的鞭毛藻類(微藻類)引起的。食草魚類以這些珊瑚和大型藻類為食,積累了由這些甲藻產生的毒素。很大程度上是熱帶海洋環境的一種現象,雪卡毒素在以草食性魚類為食的大型捕食性珊瑚礁物種中進一步積累。

如果累積的毒素水平足夠高,它們可能會導致人類中毒,這些人食用的是雪卡毒素魚的肉,無論是食草動物還是食肉動物。中毒的人報告說,他們的胃腸道問題長達數日,手臂和腿部普遍虛弱。許多其他令人不快的症狀雪卡是很好的記錄。雖然患上雪卡毒素是非常罕見的,但這種物種感染雪卡毒素的風險被認為是巨大的。

參考來源

  1. 綠裸胸鱔,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