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緡錢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緡錢稅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文化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名詞解釋

緡錢稅指對商人手中積存的緡錢及貨物所征的稅。緡為絲繩,用以貫錢,一千錢一貫,緡錢稅就是按貫徵稅。

緡錢稅的發展歷程

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冬,「初算緡錢」。凡商人、手工業作坊主、高利貸者、放債取利者及囤積居奇、謀取盈利的人,都是徵收的對象。緡錢稅和車船稅,是漢武帝時期開徵的一種新稅。當時武帝對外用兵,軍費開支很大,國家財政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而商人積貨逐利,不佐公家之急,漢王朝乃根據「重本抑末」政策,在工商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上,對商人的緡錢和車船臨時徵稅。

緡錢稅的稅率

緡錢稅按率徵稅,按緡錢計算,每兩千錢一算(一百二十錢)征60%;手工業生產者凡製造產品銷售的,每四千錢一算,征3%。

緡錢稅的特點

一是為了滿足國家某一暫時的需要,屬於臨時性徵收;

二是專對搬運商貨的車船及商人手中的現錢(緡錢)課閣,雖有稅率規定,但帶有捐的性質;三是徵收的對象是商人(後來發展到所有車船主),是重農抑商政策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