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識201-210首(趙光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緣識201-210首(趙光義) |
作品名稱:緣識201-210首(趙光義)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趙光義 |
緣識201-210首(趙光義)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趙光義的作品之一。
趙光義(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1]
正文
二O一
性成孤僻愛清山,鶴唳雲霄意自閒。 物外更將和氣約,精修便得扣玄關。
二O二
修持須是要精專,常恐他人業類牽。 莫把我言為戲弄,輪迴斷定不遷延。
二O三
修心慕道入玄機,方便門停次第依。 種性莫教拘執定,因緣去住不相違。 離他少欲陰功積,淡薄深來絕是非。 浮世利名常逢遣,真空妄想一時歸。
二O四
修行緣識近宗師,妄想真空各自持。 慕道終來歸正法,無窮方寸莫教痴。
二O五
恤刑遍空於囹圄,八面調順興時雨。 我且慚無及物功,哀哉獄訟經炎暑。 清涼坐起受官榮,幾許能仁善規矩。 倏忽從天降下來,滂沱敢望如斯睹。 預豐苗稼瑞三秋,有感秘通消災苦。
二O六
玄門至道故無涯,自是人心所見邪。 知識未能通大藥,豈將容易擬榮家。 千年聖境何虛謬,百劫曾修水用遮。 龍虎欲成堪煉鼎,勿為利路亂交加。
二O七
玄元一氣不相監,清靜如存意馬銜。 大隱居鄽迷小道,絕巔頂上白雲岩。
二O八
玄之玄又見真空,巧拙臨時要妙中。 大智仗藏知遠近,纖微盡達瞭然通。 周旋物性誰區別,坦蕩由來是且同。 境致三才隨有位,神光照室瑩西東。
二O九
玄珠道在口中銜,未信前人明似鑒。 試問心田佯兀兀,可憐肌骨瘦岩岩。 樹影臨窗迷遠思,渴禽戀水復用攙。 煉得氣來身且健,日斜常望鶴棲杉。
二一O
懸鑒高明鬼亦愁,方知研丑更玄幽。 恆持大道真空理,清靜煙波可自由。[2]
作者簡介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駕崩,趙光義繼位。即位後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納土歸附。次年親征太原,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兩次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都遭到失敗,從此對遼採取守勢。並且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在位期間,改變唐末以來重武輕文陋習。
趙光義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趙光義去世,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3]
歷代評價
《宋史》:帝沈謀英斷,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陳洪進、錢俶相繼納土。未幾,取太原,伐契丹,繼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災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亂。其故何也?帝以慈儉為寶,服浣濯之衣,毀奇巧之器,卻女樂之獻,悟畋游之非。絕遠物,抑符瑞,閔農事,考治功。講學以求多聞,不罪狂悖以勸諫士,哀矜惻怛,勤以自勵,日晏忘食。至於欲自焚以答天譴,欲盡除天下之賦以紓民力,卒有五兵不試、禾稼薦登之效。是以青、齊耆耋之叟,願率子弟治道請登禪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帝之謂乎?故帝之功德,炳煥史牒,號稱賢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焉。[4]
參考資料
- ↑ 趙光義 漢程網
- ↑ 「趙光義」詩詞全集 緣識201-210首(趙光義) 詩詞名句網
- ↑ 趙光義簡介 國學薈網
- ↑ 宋史 卷五 本紀第五 國學導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