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緣識311-320首(趙光義)

緣識311-320首(趙光義)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緣識311-320首(趙光義)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趙光義

緣識311-320首(趙光義)宋朝的第二位皇帝趙光義的作品之一。

趙光義(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1]

目錄

正文

三一一

居山城市罕逢人,傲世名高混世塵。 滿目煙霞常作伴,方知寒暑易為春。

三一二

君子淡交如似水,小人交結甘如醴。 微窪浪息派分流,倏忽之間生謗毀。 但去驕矜添意氣,貞松全勝凡花卉。 狂風秪是有塵埃,大海潮宗深無底。

三一三

看花終不似春雷,牽引詩情瞑目開。 雨順風調為上瑞,蒼生家足降天來。

三一四

崑崙山上聚神仙,羽駕爭行意不偏。 積雪遠看欹下界,巔峰高認涌流泉。 真空的實難堪比,異景皆從造化遷。 秘密豈教容易辨,玄中之外更深玄。

三一五

崑崙山上玉樓前。五色祥光混紫煙。 景物不同人世界,群仙時醉臥花眠。

三一六

黃芽藥就成金丹,理與參同契一般。 切是先求功行力,紅塵內見識應難。

三一七

耳根清靜本來修,萬法從心不外求。 海岳動搖山色異,玄珠盡在眼中收。 持齋道士尋紅葉,醉臥仙人未白頭。 麋鹿同群方可信,逢春但笑樂花秋。

三一八

春風綠野遍天地,枯配漸隨紅日麗。 世界包含雨露新,東郊舒暢芳菲媚。 煙波柳嫩搖拂水,時遷盪颺情已矣。 不言往昔與今來,海岳高深千萬里。

三一九

淳化四年立春節,喜遇韶光看白雪。 祥雲景象一時呈,凝情靄郁比難說。 人心丕變顏容別,樂天順敘皆胥悅。 土牛擊後便駈耕,萬物從茲萌芽發。 麗日遲遲影漸長,梅花嶺上明皎潔。 歡抃陳儀隘九重,乾坤瑞氣初融泄。 真風大布色無窮,春盤鮮盛排羅列。 隆興煥耀太平宜,預祈豐稔名香爇。 淺情之人莫共語,引爾回邪非處所。 爭似淡交得久長,小人終是無規矩。[2]

作者簡介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駕崩,趙光義繼位。即位後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納土歸附。次年親征太原,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兩次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都遭到失敗,從此對遼採取守勢。並且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在位期間,改變唐末以來重武輕文陋習。

趙光義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趙光義去世,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3]

歷代評價

宋史》:帝沈謀英斷,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陳洪進、錢俶相繼納土。未幾,取太原,伐契丹,繼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災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亂。其故何也?帝以慈儉為寶,服浣濯之衣,毀奇巧之器,卻女樂之獻,悟畋游之非。絕遠物,抑符瑞,閔農事,考治功。講學以求多聞,不罪狂悖以勸諫士,哀矜惻怛,勤以自勵,日晏忘食。至於欲自焚以答天譴,欲盡除天下之賦以紓民力,卒有五兵不試、禾稼薦登之效。是以青、齊耆耋之叟,願率子弟治道請登禪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帝之謂乎?故帝之功德,炳煥史牒,號稱賢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焉。[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