繅絲花(原變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繅絲花(原變型) |
中文學名 繅絲花(原變型) 拉丁學名 Rosa roxburghii Tratt. f. roxburghii 別稱 刺穈,刺梨,文光果 亞科 薔薇亞科 門 被子植物門 亞屬 薔薇亞屬 種 繅絲花 組 小葉組 |
繅絲花(原變型)(RosaroxburghiiTratt. f.roxburghii),種別名刺梨、木梨子,薔薇科,薔薇屬,花單生或2-3朵,生於短枝頂端;花直徑5-6厘米;花梗短;小苞片2-3枚,卵形,邊緣有腺毛,多生於溪溝、路旁及灌叢中。分布在陝、皖、閩、鄂、湘、川、滇、黔、藏等地。
信息
目 薔薇目
亞目 薔薇亞目
科 薔薇科
界 植物界
屬 薔薇屬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名稱狀態 來自中國植物志,未被SP2000收錄
形態特徵
開展灌木,高1一2.5米;樹皮灰褐色,成片狀剝落;小枝圓柱形,斜向上升,有基部稍扁而成對皮刺。小葉9一15,連葉柄長5—11厘米,小葉片橢圓形或長圓形,稀倒卵形,長1—2厘米,寬6—12毫米,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寬楔形,邊緣有細銳鋸齒,兩面無毛,下面葉脈突起,網脈明顯,葉軸和葉柄有散生小皮刺;托葉大部貼生於葉柄,離生部分呈鑽形,邊緣有腺毛。花單生或2—3朵,生於短枝頂端;花直徑5—6厘米;花梗短;小苞片2-3枚,卵形,邊緣有腺毛;萼片通常寬卵形,先端漸尖,有羽狀裂片,內面密被絨毛,外面密被針刺;花瓣重瓣至半重瓣,淡紅色或粉紅色,微香,倒卵形,外輪花瓣大,內輪較小;堆蕊多數着生在杯狀萼茼邊緣;心皮多數,着生在花托底部;花柱離生,被毛,不外伸,短於堆蕊。果扁球形,直徑3—4厘米,綠紅色,外面密生針刺;萼片宿存,直立。 花期5一7月,果期8—10月。[1]
產地分布
產陝西、甘肅、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區,均有野生或栽牆。也見於—日本。
本種提示
果實寒味甜酸,含木量維生素.可供食用及藥用,還可作為熬糖釀酒的原料,根煮水治痢疾。花朵美麗,栽培供觀賞用。枝幹多刺可以為綠籬。
薔薇屬介紹
屬中文名:薔薇屬
屬拼音名:qiangweishu
屬拉丁名:Rosa
中國植物志:37:360
描 述:Rosa L. 薔薇屬,薔薇科,約150種,分布於北溫帶和熱帶高山上,我國約60餘種,南北均產之,主供觀賞用,有些入藥或為香料植物。有刺灌木,有時蔓狀或攀援狀;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托葉與葉柄合生;花單生或排成平房花序或圓錐花序;花瓣5,有時重瓣,與數輪雄蕊同着生於萼管邊緣的花盤上;心皮多數,生於壺狀的萼管裡面,成熟時變為被毛的瘦果包藏於此管內,好象種子一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