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伯特·梅納德·哈欽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羅伯特·梅納德·哈欽斯(英語:Robert Maynard Hutchins,又稱Maynard Hutchins,1899年1月17日-1977年5月17日)是一位教育哲學家,1927年至1929年任耶魯法學院院長,1929年至1945年任芝加哥大學校長及1945年至1951年任名譽校長。他是小說家莫德·哈欽斯的先生。儘管他的父親與祖父皆是長老會牧師,哈欽斯仍成為非宗教性永恆主義中最具影響力的學校人物之一,基督教耶魯大學校友。

古羅馬是基督教早期主要的傳教方向之一,但是在米蘭赦令[1]發布以前,基督教在羅馬被嚴重的迫害。不久之後,基督教又被定位羅馬國教,希望用它來維持帝國的統治,隨着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以及西羅馬的滅亡,古羅馬文明以東羅馬帝國的形式存在,基督教仍是其國教。東羅馬依靠基督教的作用來控制民心,維持統治,並且在基督教的影響下進入封建時代,並存在了1000多年[2]

簡介

羅伯特·梅納德·哈欽斯提倡永恆主義教育哲學,強調人的理性發展,主張一種適用於任何時代的教育。任何一個學生都必須接受的「共同性」教育。由於這是適用於自由人的教育,因此也稱之為「自由教育」。其目的是「促進人類思維的發展」,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他於1959年成立民主制度研究中心,該中心的宗旨在於檢視包括民主與非民主之世界各國的民主制度與組織,並比較其發展歷程與異同。

1960年代,他已經看到資本主義可能腐蝕人類心靈的危機,因此他高唱,教育並不是為工業發展提供幫手,也不在於教導年輕人如何謀生,而在於培育為國家負責任的公民。基於此等教育理念,他主張回到古希臘的人文教育,認為學生應該熟讀百本經典。

1970年,他在一次以別只是做一些事而已!(Don』 t just do something)為題的訪問中,強調經典就是人文教育最佳的方式,也強調,學校莫只是扮演褓姆的角色,而應多採用蘇格拉底的詰問法,來激發學生的思考,而且師生之間的對於議題的論辯,絕對不是教師說了算,而應透過蘇格拉底式的論辯後才獲得最終的結論。

他於1968年出版《學習社會》(The learning society)一書,借着闡述學習不只是學校內的活動,呼籲終身學習與學習方法的重要。

視頻

羅伯特·梅納德·哈欽斯 相關視頻

世界三大宗教
4分鐘看懂世界三大宗教的恩怨糾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