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伯特.文丘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伯特.文丘里
 

Robert Charles Venturi, Jr. 羅伯特.文丘里美國建築師 1925年,他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後獲碩士學位,並贏得了美國建築研究院的獎學金。50年代後期,他創辦了自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1991年,他獲得了建築界的大獎------普立茲克建築獎,成為了一位偉大的學者。

人物介紹

羅伯特.文丘里美國 建築師。1925年6月25日生於 費城,就學於 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院,1950年獲 碩士學位,1954-1956年在 羅馬的美國藝術學院學習,後曾在O.斯托諾洛夫、E. 沙里寧、L. 卡恩等人的事務所任職。1957-1965年在 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任教。1958年起在費城開設共同事務所。1964年和 洛奇一起開辦事務所。1965年曾代表 美國國務院赴蘇聯講學。1966年任羅馬美國藝術學院住宅建築師及該學院理事(1966-1971),1977年任普林斯頓大學建築與 城市設計學院顧問。

人物生平

1925年6月25日出生於美國費城的羅伯特•文丘里,無疑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迄今為止具有相當影響的國際建築大師。他的後現代主義理論和實踐引發了後現代主義建築運動,他在當代建築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羅伯特•文丘里1947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院學習,畢業後為了進一步了解歐洲傳統的建築體系,他又到意大利羅馬的美國學院(the American Academy in Rome)學習深造。回國後曾在三個非常重要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手下工作,一個是奧斯卡·斯托羅諾夫(Oscar Stonorov)在費城的建築設計事務所,一個是功能主義大師埃羅·沙里寧在密執安布魯姆菲爾德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最後是路易·康在費城的建築設計事務所。跟隨這三個風格不同的大師工作,文丘里學習到許多東西,一方面對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風格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時也對幾位大師企圖突破密斯風格壟斷的努力印象深刻。1964年,他與友人約翰·勞什(John Ranch)、妻子丹尼斯·布朗(Denise Scott Brown)合作,開設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開始了他漫長的設計生涯。

文丘里重視理論研究,因此從 1957年開始,一直到1965年都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院擔任教學,通過教學他一方面把自己的設計思想傳授給學生,影響下一代,另一方面利用學院的研究條件來豐富自己的設計思想。他是後現代主義建築家中重要的理論家之一。

文丘里於1966年出版了自己具有世界影響意義的重要著作,也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理論的里程碑著作《建築的複雜性和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提出要採用折衷的裝飾主義來修正國際主義風格建築的刻板面貌,特別要折衷地使用歷史建築風格,波普藝術的某些特徵和美國的商業建築的細節。他強調建築應該不明晰、形式含糊和具有複雜性(the ambiguity and Paradox),提出要創作「雜亂的活力」(the essyvitality)來取代缺乏生氣、缺乏趣味、單調和刻板的國際主義風格。他在這本書中總結了自己在意大利兩年居留中對建築的心得體會,對人文主義和巴洛克風格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認為這兩個方面的設計對於簡單直線式的現代主義風格是重要的補充。他從這個時候開始對如何運用歷史風格來補充、促進、完善建築設計,特別是對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風格的補充進行了探索與設計試驗。他的這本著作對於青年一代的建築家帶來極大的影響和震動,導致建築界對現代建築、對國際主義風格的全面挑戰,改變了現代建築的美學原則,而奠定了後現代主義建築的理論。

1972年,文丘里發表了自己的第二篇具有歷史意義的文章《向拉斯維加斯學習》(Learning from Las Vegas),這篇文章是他與妻子布朗和斯蒂文·依澤諾(Steven Izenour)合作完成的。他在這篇文章中進一步發展了自己的後現代主義思想,強調美國的商業文化在現代建築中和設計中的重要惜鑒作用,強調霓虹燈文化、汽車文化、拉斯維加斯這個賭城的艷俗面貌對於改造刻板的國際主義風格的重要作用。裝飾主義應該成為建築的重要形式原則,建築不應該再是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風格的反裝飾主義的壟斷方式。他在此文中也討論了自己的建築探索,認為設計家不應忽視、漠視當代社會中各種各樣的文化特徵,而應該充分吸收當前的各種文化現象和特點到自己的設計中去,這樣建築才可能豐富、進步。他把建築分成兩個類型,一個稱為「鴨子」(a duck),指單一、冷漠、缺乏時代感的建築設計;另外一個則稱為「裝飾外殼」(decorated sheds),指採用為良好目的服務的裝飾手段而形成的建築風格。他呼籲所有的美國建築家對於形式問題的注意,認為當時充斥美國的國際主義風格建築是「醜陋的、平庸的」。他反對設計上當時提倡的崇尚現代主義大師的「英雄主義」作風,提出應該精心地運用歷史的裝飾風格和設計風格來豐富當時單調的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這樣他又提出了後現代主義的另外一個原則:非英雄主義的,非大師的,強調個人建築的,強調個人表現和個人演繹的,主張建築風格的多元化。

1985年文丘里與丹尼斯·布朗合作撰寫的《「坎皮達格里奧」觀點》(A View from the Campidaglio,「the Campidaglio」是意大利羅馬的國會建築,相當於美國的「國會山」或者德國柏林的國會,這個建築具有明顯的新古典主義和折衷主義特點),繼續發展了自己的後現代主義觀點。他的三篇著作都是後現代建築理論上的劃時代作品,具有指導性作用。他的基本立場認為,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風格已經走到盡頭了,新建築應該從歷史建築、從美國的大眾文化中吸取營養,以裝飾主義的方法打破現代主義建築的刻板、單一、單調、壟斷性的範圍;建築形式上的混亂性其實是多元性的表現,對於豐富建築風格是正面的、積極的。

1972年,文丘里發表了自己的第二篇具有歷史意義的文章《向拉斯維加斯學習》(Learning from Las Vegas),這篇文章是他與妻子布朗和斯蒂文·依澤諾(Steven Izenour)合作完成的。他在這篇文章中進一步發展了自己的後現代主義思想,強調美國的商業文化在現代建築中和設計中的重要惜鑒作用,強調霓虹燈文化、汽車文化、拉斯維加斯這個賭城的艷俗面貌對於改造刻板的國際主義風格的重要作用。裝飾主義應該成為建築的重要形式原則,建築不應該再是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風格的反裝飾主義的壟斷方式。他在此文中也討論了自己的建築探索,認為設計家不應忽視、漠視當代社會中各種各樣的文化特徵,而應該充分吸收當前的各種文化現象和特點到自己的設計中去,這樣建築才可能豐富、進步。他把建築分成兩個類型,一個稱為「鴨子」(a duck),指單一、冷漠、缺乏時代感的建築設計;另外一個則稱為「裝飾外殼」(decorated sheds),指採用為良好目的服務的裝飾手段而形成的建築風格。他呼籲所有的美國建築家對於形式問題的注意,認為當時充斥美國的國際主義風格建築是「醜陋的、平庸的」。他反對設計上當時提倡的崇尚現代主義大師的「英雄主義」作風,提出應該精心地運用歷史的裝飾風格和設計風格來豐富當時單調的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這樣他又提出了後現代主義的另外一個原則:非英雄主義的,非大師的,強調個人建築的,強調個人表現和個人演繹的,主張建築風格的多元化。

1925年6月25日出生於美國費城的羅伯特•文丘里,無疑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迄今為止具有相當影響的國際建築大師。他的後現代主義理論和實踐引發了後現代主義建築運動,他在當代建築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羅伯特•文丘里1947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院學習,畢業後為了進一步了解歐洲傳統的建築體系,他又到意大利羅馬的美國學院(the American Academy in Rome)學習深造。回國後曾在三個非常重要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手下工作,一個是奧斯卡·斯托羅諾夫(Oscar Stonorov)在費城的建築設計事務所,一個是功能主義大師埃羅·沙里寧在密執安布魯姆菲爾德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最後是路易·康在費城的建築設計事務所。跟隨這三個風格不同的大師工作,文丘里學習到許多東西,一方面對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風格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時也對幾位大師企圖突破密斯風格壟斷的努力印象深刻。1964年,他與友人約翰·勞什(John Ranch)、妻子丹尼斯·布朗(Denise Scott Brown)合作,開設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開始了他漫長的設計生涯。

設計思想

1966年出版了自己具有世界影響意義的重要著作,也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理論的里程碑著作《建築的複雜性和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提出要採用折衷的裝飾主義來修正國際主義風格建築的刻板面貌,特別要折衷地使用歷史建築風格,波普藝術的某些特徵和美國的商業建築的細節。他強調建築應該不明晰、形式含糊和具有複雜性(the ambiguity and Paradox),提出要創作「雜亂的活力」(the essyvitality)來取代缺乏生氣、缺乏趣味、單調和刻板的國際主義風格。書中對人文主義和巴洛克風格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認為這兩個方面的設計對於簡單直線式的現代主義風格是重要的補充。他從這個時候開始對如何運用歷史風格來補充、促進、完善建築設計,特別是對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風格的補充進行了探索與設計試驗。他的這本著作對於青年一代的建築家帶來極大的影響和震動,導致建築界對現代建築、對國際主義風格的全面挑戰,改變了現代建築的美學原則,而奠定了後現代主義建築的理論。

《向拉斯維加斯學習》(Learning from Las Vegas),是他在1972年與妻子布朗和斯蒂文·依澤諾(Steven Izenour)合作完成的。他在這篇文章中進一步發展了自己的後現代主義思想,強調美國的商業文化在現代建築中和設計中的重要惜鑒作用,強調霓虹燈文化、汽車文化、拉斯維加斯這個賭城的艷俗面貌對於改造刻板的國際主義風格的重要作用。裝飾主義應該成為建築的重要形式原則,建築不應該再是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風格的反裝飾主義的壟斷方式。他在此文中也討論了自己的建築探索,認為設計家不應忽視、漠視當代社會中各種各樣的文化特徵,而應該充分吸收當前的各種文化現象和特點到自己的設計中去,這樣建築才可能豐富、進步。他把建築分成兩個類型,一個稱為「鴨子」(a duck),指單一、冷漠、缺乏時代感的建築設計;另外一個則稱為「裝飾外殼」(decorated sheds),指採用為良好目的服務的裝飾手段而形成的建築風格。他呼籲所有的美國建築家對於形式問題的注意,認為當時充斥美國的國際主義風格建築是「醜陋的、平庸的」。他反對設計上當時提倡的崇尚現代主義大師的「英雄主義」作風,提出應該精心地運用歷史的裝飾風格和設計風格來豐富當時單調的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這樣他又提出了後現代主義的另外一個原則:非英雄主義的,非大師的,強調個人建築的,強調個人表現和個人演繹的,主張建築風格的多元化。

1985年文丘里與丹尼斯·布朗合作撰寫的《「坎皮達格里奧」觀點》(A View from the Campidaglio,「the Campidaglio」是意大利羅馬的國會建築,相當於美國的「國會山」或者德國柏林的國會,這個建築具有明顯的新古典主義和折衷主義特點),繼續發展了自己的後現代主義觀點。他的基本立場認為,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風格已經走到盡頭了,新建築應該從歷史建築、從美國的大眾文化中吸取營養,以裝飾主義的方法打破現代主義建築的刻板、單一、單調、壟斷性的範圍;建築形式上的混亂性其實是多元性的表現,對於豐富建築風格是正面的、積極的。

主要代表作

1,他設計的兩個建築被建築理論界公認為最早的後現代主義作品:1960-1963年與其他兩個建築師(Cope and Lippincott)聯合設計的費城「行會大樓」老人住宅(the old people home Guild House)和在 1962-1964年前後設計的、位於賓夕法尼亞州核桃山的「文丘里住宅」——使用古典主義的三角山花牆(pediment)、拱券結構為符號,在三角山花中間開縫,形成嘲諷、戲謔的特徵,因此奠定了這個流派的後現代主義風格的基本特徵基礎。

2,1978年他設計的特拉華住宅(House in Delaware)和1983年設計的康涅狄格州長島的住宅(House on Long Island),1982年設計的普林斯頓大學的胡應湘大樓(Gordon Wu Hall),表現出他不斷地追求一種典雅的、富於裝飾特徵的、歷史的、折衷主義的建築形式,他同時也明確追求簡單、明快的造型。

3,1986年設計的英國倫敦的國家藝術博物館聖斯布里廳(the Sainsbury Wing of the National Gallery),在設計風格上越來越多的運用歷史因素,而且越來越強調歷史的文脈關係,戲謔成分開始減少,這個建築接近古典復興型,採用了大量的嚴肅的歷史建築結構和裝飾細節,特別是古羅馬建築的細節,與現代結構渾然一體,整個建築與都市鄰里非常諧調,而本身又具有獨特的歷史韻味,功能也非常好,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因此得到在建築上極其保守的英國查爾斯親王的歡迎和首肯。這大約可以顯示文丘里在後現代主義開始衰退的時候向復古風格的轉化開端。這些建築大部分都具有古典建築的符號和結構特徵,特別是在建築立面上使用大量的高低浮雕,使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古典氣息,也使他的建築的確具有一層「裝飾性的殼」。

4,進入21世紀以來,文丘里繼續從事建築設計,他最近的作品包括如下這些:

2008年設計的賓西法尼亞「新城廣場」的一個教堂(Episcopal Academy Chapel; Newtown Square, Pennsylvania ,2008)

2005年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設計的哈佛大學頓巴頓橡樹圖書館大樓(Dumbarton Oaks Library, Harvard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2005)

2005年在密執安大學設計的生命科學教學樓(Undergraduate Science Building, Life Sciences Institute and Palmer Commons complex,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chigan ,2005) ;

2005年在肯塔基大學設計的生物化學研究大樓(Biomedical Biological Science Research Building (BBSRB), University of Kentucky; Lexington, Kentucky ,2005) ;

2002年在美國新漢普夏爾設計的達特茅斯大學貝克圖書館(Baker/Berry Library, Dartmouth College; Hanover, New Hampshire ,2002) ;

2000年在新澤西的普林斯頓大學設計的第一新校區中心(Frist Campus Center, Princeton University; New Jersey,2000) ;

2000年在新漢普舍爾達特茅斯大學設計的勞耐特別收藏圖書館(Rauner Special Collections Library, Dartmouth College; Hanover, New Hampshire ,2000) ;

2000年設計的賓西法尼亞大學佩利曼大樓(Perelman Quadrangl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2000) ;

1999年設計的法國圖盧茲省政府大樓(Provincial Capitol Building; Toulouse, France 《1999)

他在1986年設計的英國倫敦國家藝術博物館聖斯布里廳(The Sainsbury Wing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1986) 和1996年在加利福尼亞的拉霍亞設計的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a Jolla, California, 1996)都繼續保持着他後現代主義的風格,因為整個後現代主義運動逐漸式微,他的後現代符號的應用上也就越來越控制了。 [1]

經典名言

  1:「建築師再也不能被正統 現代主義的 清教徒式的道德說教所嚇服了。我喜歡建築要素的混雜,而不要u2018純淨u2019;寧願一鍋煮,而不要清爽的;寧要歪扭變形的,而不要u2018 直截了當u2019的;寧要曖昧不定,而不要條理分明、剛愎、無人性、枯燥和所謂的u2018有趣u2019;我寧願要世代相傳的東西,也不耍u2018經過設計u2019的;要隨和包容,不要 排他性;寧可豐盛過度,也不要簡單化、發育不全和 維新派頭;寧要 自相矛盾、 模稜兩可,也不要直率和一目了然;我讚賞凌亂而有生氣甚於明確統一。我容許違反前提的推理,我宣布贊成 二元論。」

  2:「我自己事務所的理念是:建築作為一種交流手段而實現圖式化和電子化,它應當是一種日常生活的集成。」

  3:「這是我的 母親住宅,它有很多層面,運用了必要的符號來表達信息,體現了對建築作為一種遮蔽物的理解。」

經典作品一覽表

  1.1961 賓夕法尼亞州Chestnut Hill區 文丘里住宅( Venturi House Chestnut Hill,PA)

  2.1961 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公會大樓(Guild House Philadelphia,PA)

  3.1966 印第安納州哥倫布 消防隊四號大樓(Fire Station No.4 Columbus,IN)

  4.1967 新澤西 紐黑文Dixwell站(Dixwell Station New Haven,NJ)

  5.1973 美國俄亥俄州 奧伯林美術館(Art Museum Oberlin,OH)

  6.1976 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富蘭克林中心廣場(Franklin Court Philadelphia,PA)

  7.1980 新澤西普林斯頓(Gordon Wu Hall Princeton,NJ)

  8.1983 新澤西普林斯頓分子生物實驗室(Molecular-Bio Lab Princeton,NJ)

  9.1991 新澤西Sainsbury Wing國家美術館(Sainsbury Wing National Gallery)

  10.1994 巴德學院( CPS Jr Library Bard College)

  11.1994 美國 佛羅里達州(Emergency Services Orlando,FL)

  12.1995 哈佛大學紀念堂(Memorial Hall Harvard Universtiy)

  13.1996 美國 加利佛尼亞州 聖地亞哥拉霍亞( MCA La Jolla San Diego,CA) [2]

相關影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