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羅姓,漢族姓氏。
羅姓在新百家姓排名:第20位 舊百家姓排名:第75位。
羅,出自妘姓,為顓頊帝之孫祝融氏之後裔。"妘"為中國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據<說文通訓定聲>記載,鄢、鄶、路、逼陽、鄅等姓,都是古時的妘姓國。祝融,名黎,為帝嚳時的火官(掌管民事),後人尊為火神因有攻,能光融天下,帝嚳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史書稱為"祝融八姓"。到了周朝的時候,有子孫被封在宜城(今湖北省宜城縣),稱為羅國。公元前690年,羅國被楚國所滅,於原地另置鄢國,祝融氏的子孫就逐漸向南遷移,最初遷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長江沿岸的枝江縣),至周末又南遷至湖南長沙,遂以國名"羅"為氏。
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廣東、湖南,江蘇四省,大約占羅姓總人口的44%,其次分布於江西、雲南、貴州、湖北、廣西、重慶,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羅姓人口。 [1]
主要起源
羅(luó)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妘姓,出自為顓頊帝之孫祝融氏後裔的封地羅國(河南羅山),屬於以國名為氏。妘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典籍《說文通訓定聲》記載:鄶、路、逼陽、鄅等姓,都是古時的妘姓國,始祖為祝融。祝融,名黎,為帝嚳時的火正(掌管民事、火種),後人尊為火神。因其有大功於民,能光融天下,帝嚳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諸多史書均稱為「祝融八姓」。
羅國(河南羅山)在周莊王姬佗七年(公元前690年)被楚武王熊通所滅,於原地另置鄢國(河南鄢陵)。失國後的祝融氏的子孫就逐漸向南遷移,最初遷居枝江(今湖北枝江、宜賓一帶),遂以故國名為姓氏,稱羅氏。至周王朝末期又南遷至今湖南汩羅地區。
源流二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初期官吏羅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羅氏,是兩周時期的一種官職,專職掌管天下鳥、禽的捕捉與飼養,以供王公貴族欣賞和食用。在典籍《周禮•夏官•羅氏》中記載:「羅氏,掌羅烏鳥。」在諸侯國中,亦設置有羅氏之官職。春秋時期「好鶴亡國」的衛懿公姬赤特別喜歡仙鶴,他在宮廷的定昌、朝歌西北鶴嶺、東南鶴城(今山西長垣鶴寨)等處均大養仙鶴,由羅氏照料。衛懿公還給他飼養的仙鶴冠有官位品級俸祿:上等竟食大夫祿,較次者士祿。他外出遊玩時必帶鶴,載於車前,號稱「鶴將軍」。其時,專門為衛懿公飼養鶴照料仙鶴的飼養員就是羅氏。周惠王姬閬十七年(衛懿公九年,公元前660年)冬天,北方翟狄族人趁衛懿公荒淫奢侈、國人多怨的機會,從邢國的夷儀(今山東聊城)進攻衛國,攻擊到滎澤時(今河南鄭州廣武山和大伾山以北、黃河北岸大堤以南一帶地區),衛懿公慌忙發兵抵抗,徵召將帥時手下大夫們都說:「君好鶴,鶴可令擊翟」。衛懿公又向國人「受甲」(徵兵),國人們也都說:「叫鶴去抵抗敵人吧,它們高官厚祿,我們那裡比得上它們能打仗呢!」衛懿公無奈,只得帶少數親信赴滎澤迎敵,結果兵敗被殺。後來宋恆公子御說連夜出兵,才將狄族人的進攻阻止住,並把衛國臣民救過了黃河,在曹邑(今河南滑縣)另立姬申為新衛國君主,是為衛戴公。
在為衛懿公飼養鶴照料仙鶴的羅氏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羅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叱羅氏族,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方鮮卑族拓跋部落滅北涼建立北魏政權。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採取漢化政策,下詔改鮮卑姓為漢姓,其中叱羅氏改姓羅,在史籍《魏書》、《廣韻》、《元和姓纂》、《姓解》、《通志》等文獻中均有相同的記載,「叱羅氏後改為羅氏」。
據史籍《文苑英華》記載:夫人諱某,恆州代郡太平縣人。祖某,父協,周大將軍,南陽郡公。按史籍《周書》中的記載:叱羅•協在唐建德三年(公元574年)被賜爵南陽郡公,那位長孫夫人羅氏,就是叱羅•協之女,代郡羅氏就是複姓叱羅氏所改。
源流四
源於蒙古族,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或漢化為氏。
⑴.明朝羅秉忠,蒙古族人,原名孛爾只斤•克羅俄零占,是孛爾只斤•察合台的後裔、沙州衛都督僉事孛爾只斤•昆皆萊(困即來)之子。其兄孛爾只斤•克羅俄喃哥既襲父職,明英宗朱祁鎮命孛爾只斤•克羅俄零占為指揮使,協理衛事。不久,孛爾只斤•克羅俄喃哥率一千二百餘人內徙,詔居之東昌、平山二衛,給田廬什器,所以撫恤甚厚。到孛爾只斤•克羅俄喃哥病逝後,以孛爾只斤•克羅俄零占為都指揮使,代領其眾。明英宗北狩時,塞上多警。朝中大臣們恐怕已經投降的蒙古族人乘機為變,朝議欲徙之南方。適逢貴州苗族造反。明英宗令大都督毛福壽南征,乘機擢孛爾只斤•克羅俄零占為都督僉事(相當於專門科室的科長),率所部前往貴州圍剿苗族起義軍。孛爾只斤•克羅俄零占後來積戰功至左都督,在明天順初年(公元1457年),明英宗賜其姓名為「羅秉忠」。明成化初年(公元1465年),川南和滇東地區的山都掌蠻(即僰人,行懸棺葬俗的古老民族)反叛不服明朝政府,明憲宗朱見深令尚書程信率十四萬大軍征討,羅秉忠以游擊將軍之職率軍隨行。明軍抵達永寧時兵分六道,羅秉忠率所部由四川金鵝江進攻,大破山都掌蠻,論功晉封為順義伯。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羅秉忠逝世,明憲宗賜諡號為「榮壯」,由其子羅監粲(克羅俄監粲)正式受封為世襲宣慰司指揮使。羅秉忠的後裔子孫,遂世稱羅氏至今。
⑵.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①蒙古族巴岳特氏,亦稱巴樂特氏,以地為氏,世居阿巴噶(今內蒙古錫林郭勒阿巴噶鎮)、巴岳特(今山西天鎮、陽高邊外)、西拉木蘭(今河北承德圍場)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yo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羅氏、巴氏、白氏、豐氏、陳氏、聯氏、高氏、包氏等。
②蒙古族「黃金家族中」的內蒙古翁牛特旗孛爾只斤氏,是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溫之後裔,多冠漢姓為羅氏、趙氏。
①蒙古族哈榮古德氏,冠漢姓為羅氏。
源流五
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西突厥阿史那部斛瑟羅可汗,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史籍《通志》、《古今姓氏書辯證》中,都記載有唐朝時「斛瑟羅氏,改為羅氏」的記載,在史冀《唐書》中記載:斛瑟羅原為西突厥阿史那部可汗,在唐朝則天皇帝武曌聖歷二年(公元699年),斛瑟羅因被原來遊牧於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瑪克)一帶的突騎施部首領烏質勒所逼迫,率部眾七萬餘人內遷歸附於大唐王朝,後逝世於長安。
在斛瑟羅的後裔子孫中,後逐漸漢化者,取先祖名字為羅氏,這就是西域羅氏的由來。
源流六
源於滿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清稗類鈔》中記載:
⑴、滿族波羅軍氏,亦稱博爾津氏,滿語為Borj1n Hala,漢義「波浪」,滿族姓氏,世居阿布海克勒倫(今內蒙古克魯倫河流域),所冠漢姓待考。
⑶、滿族博和羅氏,滿語為Boholo Hala,世居薩哈祿(今黑龍江沿岸),所冠漢姓羅氏。
⑶、滿族郭爾羅氏,亦稱郭囉囉氏、郭絡羅氏、郭博羅氏,以地為氏,滿語為Gorolo Hala,漢義「鈎、躬身、放縱」,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馬察(今吉林渾江)等地,所冠漢姓為羅氏、郭氏、高氏、國氏。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
⑷、滿族鄂木綽氏,滿語為Emuco Hala,亦稱鄂穆綽氏,瓦爾喀女真,世居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佛訥赫村(今黑龍江寧安)等地,後多冠漢姓為羅氏、鄂氏。
⑸、滿族羅察氏,源出清康熙年間俄羅斯戰俘內附入滿洲八旗者,訛為鄂溫克姓氏,以族為氏,滿語為Loca Hala,定居索倫(今黑龍江嫩江以西地區),後多冠漢姓為羅氏等。
⑹、滿族羅佳氏,滿語為Lo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西克屯(今黑龍江伊春小興安嶺西克林,為薩滿聚居的地方)等地。後有達斡爾族引為姓氏者。後多冠漢姓為羅氏。
⑺、滿族羅岳氏,滿語為Loyo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後多冠漢姓為羅氏等。
⑻、滿族薩克達氏,原稱巴雅拉氏,後以地為氏,滿語為ala,漢義「蒼老」,世居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阿扈河(今黑龍江寧安南六十公里處)、葉赫(今吉林梨樹)、薩克達(今遼寧撫順峽河流域)、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德里倭赫(今遼寧撫順東渾河畔)、黑龍江等地,所冠漢姓為多為羅氏、蒼氏、倉氏、麻氏、駱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薩氏、里氏、陳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禮氏、佟氏、陀氏、翁等。
⑼、滿族覺羅禪氏,出自清朝宗室與人私生子的專稱姓氏,不得入皇家玉牒,皆被賜姓為覺羅禪氏,滿語為Giolocan Hala,以明確其族皆非正支,後有冠漢姓為羅氏者。
源流七
源於苗族,出自明朝時期西南地區苗族,屬於漢族融入苗族化為氏。清雍正時期撰著的《雲南通志》記載:「苗子有九種,黔省最多,正滇則宣威,鎮雄亦有,多是花苗……多田、羅、陳、蔡四姓」;清乾隆時期撰著的《貴州通志》說:「西苗,在平越,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昇平越防禦千戶所置,治所在今貴州福泉,及清平,所屬有謝、馬、何、羅、盧、雷等姓」。這在清朝學者李宗防的《黔記》中也有相同的記載。清朝學者劉人熙在《湖南各縣調查筆記》中記錄瀘溪縣的苗瑤族情況時說:「士人蟠林菁者,為吳、龍、廖、石、麻五大強族,外有彭、羅二姓亦強」;民國時期的學者劉錫藩在《嶺表紀蠻》中,根據滇、黔省志記載,稱西南部各地苗族的姓氏以「楊、韋、陳、羅、田」等十六姓為最多;當代學者石啟貴在《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中記載,苗族姓氏中以包括羅氏在內的二十一個大姓人數最多。
顯然,原本是漢族的羅氏族人在歷史上融入了苗族,後成為苗族大姓羅氏一族。
源流八
源於布依族,出自春秋時期古羅國後裔,屬於以國名漢化為氏。布依族羅氏為古羅國後裔,羅國被楚武王熊貲強行遷到今湖南汨羅地區,國人以原國名為姓氏,稱羅氏。在汨羅地區那裡定居了一段時間之後,其中一支越過羅霄山脈到達了江西地區。
後來,這支羅國族人又從江西輾轉遷徙到廣西地區,成為今天的布依族。唐朝時期,西原蠻首領就姓羅,當時的西原地區在今廣西左、右江流域。
源流九
源於彝族,出自貴州水西彝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彝族羅氏,據文獻《貴州府志》記載:貴州水西彝族「安氏,其先曰濟火,本姓羅氏」。據今貴州彝族當地人說,其先為烈顯族源的蘇納、義隴家支,後世子孫由於分遷五個不同的地區,而有了五個姓氏,其中有一支遷到大方城東瓜林而冠漢姓為羅氏。 另外,又有彝族俄母氏在明朝時期的改土歸流運動中,改漢姓為羅氏。
源流十
源於土家族,出自貴州水西彝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楚武王熊通在周莊王姬佗七年(公元前690年)滅羅國時,有一部分羅國人不願臣服於楚國,便和盧國、庸國之遺民一起向西越過神農架,進入川東,定居閬中地區,成為「板楯蠻七姓」之一。
板楣蠻為古代巴人的一支,因曾使用「虎皮衣楯」的武器而得名。東晉著名學者常璩在《華陽國志》中記載:漢高祖「復除民羅、朴、昝、鄂、度、夕、龔七姓不供租賦」。在史籍《後漢書》中,也記載了板楯蠻因為漢高祖劉邦建國立有汗馬功勞,而被免去租賦之事。
源流十一
源於瑤族,瑤族羅姓有很多並非改姓而來,有些瑤族民國以前還和當地漢族羅姓共同掃墳,同當地漢族係為同源,由於瑤族喜歡單門獨戶的遷徒,容易跟宗親走散,又不似宗族集居地保有族譜,故易失去聯繫。瑤族羅姓故老相傳,古時羅姓與羅姓相遇,會互相問其族源來歷,有周羅,姬羅,楚羅,外地羅,本地羅,北上羅。周羅特點善編織羅網,喜好養鳥,打獵,源出周地,非姬姓,故而稱周羅。姬羅,源出周地姬姓,特點家傳有易經的片段,零散的口訣,也有周羅的特點。此二者多為漢族瑤族。楚羅,世居楚地,特點羅盧同宗,也有易經零散片段零散口訣,此易為古老版本,連山易範圍,多見與苗族羅姓。外地羅,外出大漠返還的羅姓。本地羅,世代都在楚地範圍之內的,北上羅,源出羅部落北上變周羅姬羅外地羅的統稱。這些不同的羅,源出同地,去往各地,時隔千年又相聚,姓氏不只是單純的姓氏問題,還意味着族群與親人,別人不會無緣無故的跟你同姓。意味着親人的離與聚,意味着生存的苦難與艱辛,意味着戰亂的悲苦,意味着族親的過往和去向。民族不同沒有什麼關係,說什麼語言沒有關係。兄弟娶了不同民族的老婆,孩子跟着媽媽學語言了,有什麼奇怪?不做仔細研究,就貿貿然然地說別人是改姓的,等同於被親人拋棄,這是我的個人感覺。是出自廣西西部背簍瑤,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居住在廣西西部一帶的背簍瑤族人,認為密洛陀是他們的始祖女神。在他們中流傳着這樣的《創世歌》(《勒俄特依》):「密洛陀讓他們走,密洛陀叫他們結婚。蘭和羅成雙,韋和蒙結對……」這就是背簍瑤蘭、羅、韋、蒙四大姓的起源。據說,瑤族羅氏的始祖叫羅得元。在瑤族蒙姓中還有大蒙、小蒙的區別,據說大蒙的始祖生了七個兒子,分別姓蒙、蘭、韋、羅、潘、袁、盧七姓,是瑤族羅氏的另一個來源。另外,瑤族勒的樓氏,漢姓也為羅氏。
如今,瑤族羅氏主要分布在廣西的巴馬、東蘭、田東、都安、南丹縣大瑤寨等地區。
源流十二
源於土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土族羅氏,源出古鮮卑吐谷渾部羅古爾氏,後逐漸成為土族,以地名稱羅古爾•孔(種油菜籽的人)。羅古爾出產油菜籽,後來就成為「油菜地」的稱謂。
羅古爾人以擅長種油菜而聞名於遠近,故土族語言譯成漢語,取羅古爾氏第一個字羅為自己的漢姓,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三
源於京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京族原稱「越族」,自稱「安南」,其祖先是在四百多年前從越南所塗山、春花、宜安、瑞溪等地陸續遷到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防城各族自治縣的山心、漓尾、巫頭、潭吉諸島上的。
據調查,今京族共有包括羅氏在內的三十一個姓氏,羅氏京族居住在漓尾。
源流十四
源於拉祜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拉祜族人到清嘉慶年間開始出現姓氏,但當時只有李、石、張三姓。後采,由於拉祜族與漢族和臨近民族的交往日漸頻繁,他們的姓也增加了,如今拉祜族中有包括羅氏在內的多個姓氏。
源流十五
源於哈尼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明朝初期,雲南臨安知府賜給滇南土官李、趙、陳、錢等漢姓,是哈尼族使用漢姓的開始,後來在與漢族交往過程中,一些哈尼族人也開始使用漢姓了。
如今哈尼族中使用的漢姓有包括羅氏在內的多種姓氏。
源流十六
源於黎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據《明史》記載: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瓊州屬縣生黎峒首羅顯、許志廣、陳宗等三十三人來朝」,說明在明朝時黎族中便有了羅氏。
如今羅氏黎族人主要居住在海南省的樂東縣。
源流十七
源於白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明、清兩朝時期,雲南蘭州(今雲南蘭坪)白族土知州、土舍官在改土歸流運動中,均流改為漢姓羅氏,世代相傳至今。今白族中有許多羅氏族人。
源流十八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今仡佬族、侗族、東鄉族、回族、壯族、朝鮮族、羌族、布朗族、俄羅斯族、仫佬族、佤族等少數民族及台灣高山族中,均有羅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羅氏,世代相傳至今。
郡望堂號
豫章郡:亦稱南昌府、南昌郡。原為春秋時期的洪州之地,戰國時期秦國置為九江郡。楚、漢之際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陳時包有今江西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歷陵、彭澤、柴桑等十八縣和兩個候國,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區。隋朝時期為洪州治所。唐朝以後又改為豫章郡洪州,後期曾改為鍾陵縣,再後又改為南昌。五代時期的南唐及明、清諸朝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為洪都府治,其時轄地均為今江西省南昌市。[1]
襄陽郡:東漢朝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陽兩郡各一部份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宜城縣、當陽縣、遠安縣等一帶,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
長沙郡:周朝即有該地,戰國時期楚國始建郡,秦滅楚後承之,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其時轄地在今湖南省東部、南部一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全州市、廣東省連縣、陽山縣等地。西漢改郡為長沙國,東漢仍改回為郡。
豫章堂:以望立堂。
尊堯堂:宋朝時候,豫章人羅從彥是大儒陳頤、程顥的再傳弟子。他謹慎地遵守老師的教訓,隱居不願做官,傳朱熹的理學,著有《尊堯錄》。人們稱他「豫章先生」。清朝人廖紹朱在《羅氏族譜序》中云:「羅氏之先系出周之羅國,厥後子孫以國為姓。漢大農令懷漢公(即珠公)肇遷豫章,世為豫章羅氏。」民國學者羅元鯤考證,羅珠「實為羅氏鼻祖,分布天下者皆其後也」,故豫章為羅氏郡望。豫章堂號源此。
研究考證
部分世系
據唐•貞觀年間,左驍衛將軍、上柱國、安山縣開國侯羅君副墓志銘:「升龍之族,有熊之胤」,明證至少在南北朝、隋唐,羅氏即奉黃帝為始祖。
羅氏的原古先祖,按文化認同原則,可追溯至黃帝。其世系如下:
黃帝——昌意——乾荒——顓頊——稱——老童(卷章)——吳回(祝融)——陸終——季連(羋)——附沮——穴熊——鬻熊——羅
以國為姓
羅熊姓及妘姓是羅子國姓氏的主要來源,如今1000多萬羅氏主要來源於羅子國遺民的後裔。另一大支是北魏時少數民族的改姓,還有不同時期兄弟姓氏及帶「羅」字複姓改羅氏。
祝融氏吳回之孫季連,是以「羊」為圖騰的羋(音:米)部落的首領,羋姓之祖,也是春秋時楚人的先祖。
夏朝時,季連的後裔羋部落穴熊氏族已經活動於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間,約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鄭和郾陵一帶。羅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為姓,據湖南省社科院炎黃研究所羅文華、何光岳先生考證:「因善於製造羅網,並勤於羅捕鳥類,而稱羅氏族」。其中羅氏早期來源之一的「大羅氏」更早見史載,其主要活動區域:大別山南北的河南羅山和湖北的羅田之間,北靠穴熊氏族。這一地區森林茂密,鳥類群集,是大批候鳥南北遷移的重要地帶。直至近代,這一地區的農民仍保留着圍網捕鳥的謀生職業和技術。
在夏朝,穴熊部落進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縣東,改稱楚部落,而羅部落是楚的一個分支,主要活動於長江流域,屬楚文化的一部分。商朝初期,楚和羅部落逐漸發展。到了兩朝後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殘餘勢力楚、羅、盧等部落。迫使楚、羅、盧等向西遷移,楚遷到今陝西渭河流域的荊山,部落改稱荊楚,羅氏先民遷移到荊楚北面的甘肅正寧縣東的羅山。商朝末,荊楚及以狩獵為主、英勇善戰的羅氏先人追隨周武王討伐商。周武王滅商後分別封楚、羅等部落于丹陽、房州。楚氏族越秦嶺,沿淅水南下,到達今河南西南的淅川(古丹陽地),羅氏族跟隨荊楚向東南跋涉,沿漢水到達湖北西北的房縣,受封宜城,建立「羅子國」,(註:子,子爵)它是依附於楚國的小國。國在宜城西的羅川城(羅子國遺址在今之湖北襄樊市南漳縣內)。宜城之「羅子國」是正式見載史冊及羅氏族譜的羅氏故國。公元前699年,羅子國曾有過「弱羅勝強楚」的戰例,《左傳》予以記載。公元前690年楚武王並羅國,羅國子孫遂以國名為氏。長期以來,其後裔有強烈的「復國情結」,《羅氏族譜》中有不少復國的描述,但未見史志記載,待考。羅氏至少有4000多年的歷史。羅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歷史。
早見著典籍的、唯一的羅子國大臣是伯嘉,湖南有的羅氏支系至今奉伯嘉為始祖(筆者註:有資料稱「伯嘉姓郭」)。司馬遷的《史記》中有衛國羅御與孔子學生子路參與宮廷鬥爭的記載。筆者所見,羅御亦是羅子國併入楚國後,第一位見著史冊的、以國為氏的羅姓人。不知何故,古今有關羅氏的姓氏書籍,均不見載。從此,「以國為氏」的羅子國遺民後裔,在中國歷史中相繼出現,與兄弟姓氏一起共同創建偉大的中華文明。
兄弟姓氏溶入
秋戰國時期,羅國與賴、傅兩國毗鄰,人員交往密切,難分彼此,因此,有賴、羅、傅同宗之說,已召開過十屆代表大會的「世界賴羅傅宗親聯誼會」便是此歷史的產物。
史上不同時期,曾有過其他姓氏溶入羅氏的記載,尤其北魏孝文帝時,曾有過大規模的官方改姓,有許多少數民族如叱羅氏、破多羅氏、斛瑟羅氏、解瑟羅、武羅等改為羅姓,其中北魏時,鮮卑族、代州人屈蛇節侯羅結、帶方公羅斤、羅敢、羅伊利、濟南王羅撥家族、南陽郡公羅協等便是典型代表。 「大羅氏」以官名「大羅」(掌羅鳥獸與女以貢)為氏,秦時有將軍大羅洪(弘),秦以後「大羅氏」歷史罕見,其後裔可能已加入羅氏,是早期溶入羅氏的先民。
也有外國人改為羅氏,如唐朝,有印度人改為羅姓名好心,功至封新平郡王,但筆者至今未見有奉其為先祖的《羅氏族譜》。明朝時賜元人阿拉克薩姓為羅姓,名秉忠,官至一品都督等。
今彝族、壯族、蒙古族、布依族、苗族、瑤族、土家族、滿族等少數民族有羅姓,這些優秀人才賜姓改姓後,為羅氏帶進新鮮血液,添加新的遺傳基因,其中傑出人才、特別傑出者,如鮮卑族、山西代州羅結家族掌管北魏半壁江山,為羅氏的聲譽做出巨大的貢獻。
羅子國併入楚國後,失國、得姓之臣民及其後裔,開始了漫長的遷徙過程,先遷枝江,再徙長沙。周朝末年在長沙郡形成以「羅」命名的縣。1957年出土的「羅縣城遺址」,當地以「羅子國城遺址」定為湖南省級文物保護,便是明證。《湖南省志》中第一位見傳的女性是秦朝武陵郡守羅君用的女兒「羅孝女」,其兄弟「羅孝子」同期見《湖南省志》,可見長沙羅縣羅氏在湖南的影響。羅君用的另一兒子羅珠,參加漢高祖劉邦的軍隊,「從灌嬰,定豫章,有功德於民,卒官。晉末有羅企生、遵生,今南昌柏林羅氏是其後也」(據《江西通志》)。羅珠是第一位見諸史志的豫章羅氏,開啟了豫章羅氏的郡望(筆者註:其具體官職有數說:大司農或治粟內史、大將、大臣等,查灌嬰傳,其部下五人共斬項羽,官封列侯,羅珠是否名列其中,待考)。
在湖南汨羅江北岸的楚塘鄉楚南村有汨羅山,又叫羅山,屈子祠前有羅淵,皆以羅氏活動地域而名,清湘籍儒將羅澤南便以「羅山」自號。湖南湘陰羅縣以北就是麋氏族的活動範圍。到周朝末年,羅、麋等附庸楚而聚居的姓氏縣,都統轄於黔中郡。
秦漢時,羅子國遺民,有的留居長沙郡,有的東遷豫章郡,《廣韻》云:「本自顓頊末裔,受封羅國,子孫以為氏。望出豫章、長沙。」《太平寰宇記》卷一O六洪州載,豫章郡五姓中就有熊、羅二姓,一直到宋、明代,豫章羅氏都是大姓,人才輩出,散布於全國各地。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絹畫古地圖中,在湖南省江華縣的瀟水支流有一條羅水,當系一支羅人南遷於此而得名。至於西江中下游一帶分布之區,至今壯族語稱田為羅,即山間田之意,也說明羅人有一部分南遷至兩廣與駱越相融合而保留了很多以羅為名的地方,由此可知,全國各地留下許多以「羅」命名的山、水、村莊、城市決非偶然之事。又有一支羅人則又向西南,從滇東、滇南遷入湄公河下游,建立了羅斛國,後來併吞了暹國,便合稱「暹羅」,即今泰國的主體,成為泰族的一部分。
當羅被楚並時,還有一部分羅人不願降服楚國,他們和盧、賴、傅等遺民向西越過神農架進入川東,定居於閬中,「羅」成為板楯蠻七姓之一。
1、後來有的羅氏便融入於土家族。一支則繼續西遷到北勝縣,成為彝族的大姓。
2、另一支則遷入貴州東部、南部,與于越、揚越融合為布依族,羅姓成為布依族的大姓。羅姓布依族人是古羅子國之後。羅子國遺民被楚文王徙至湖南省汨羅後,在那裡定居過一段時期。後來,有一支又越過羅霄山脈到江西。據說羅霄山脈的得名也與羅子國後裔有關,《羅氏族譜》中留有漢代「羅霄」的名諱。再後來,復從江西西經湖南輾轉遷到貴州,
3、形成羅甸國和羅番。《經世大典•招捕總錄》的《八番順元諸蠻》篇中載: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羅殿國主羅阿察等及遏蠻軍番主羅篤納土來降。《元史•地理志》的《八番順元諸蠻夷官》篇中則作:「羅甸國主羅阿察」,「羅阿資羅甸國遏蠻軍安扶使」,又謂「八番,羅氏等國」,後又分別立八番、羅旬二宣慰司。在羅甸國置羅番遏蠻軍安撫司。又設羅博縣,後改為羅甸縣。今羅氏仍為布依族中之大姓,為羅甸國和羅番的後裔。咸豐《安順府志》卷一五《風俗志》載仲家七大姓中有羅氏。
4、有的羅人,則由湘北南遷於湘南,加入了瑤族十二姓之一,如廣西龍勝的白水保存的瑤族《評王券牒》中署有羅道門、羅行。原存湖南藍山縣荊竹鄉新寨村的《萬福攸同,蘭桂騰芳》瑤人譜牒中有羅竹奉。廣東連南瑤族自治縣至今有羅氏。 歷史上羅氏先後形成五個郡望,即豫章、長沙、襄陽、齊郡(濟南)、河東(太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