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羅慧琴,出生日期 1965年8月12日,河北省玉田縣人。評劇旦角,第23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 新鳳霞最年輕的弟子,「新派」優秀傳人。

現為唐山市評劇團副團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政協委員、河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青聯委員、唐山市十大傑出青年,市拔尖人才。[1]

目錄

成長經歷

初習京劇

1965年8月12日出生於河北省玉田縣一個普通幹部家庭。父親羅永俊原籍灤南縣,是一名商業系統幹部,1960年調到玉田縣工作,隨即定居玉田城內。母親王女士是商業系統的職工,更是個戲迷,懷着慧琴的時候,就經常看戲、聽戲。也許,還在胚胎階段就給小慧琴植入了「藝術細胞」吧。

果然,1977年12月,十二歲那年,還在玉田實小念六年級的慧琴,便被選入唐山京劇團。1979年,又和20名同學一道,被保送到北京市戲曲學校進修,慧琴專攻刀馬花旦、武旦,師承尚小雲先生弟子李喜鴻、田榮芬,學演了《打焦贊》、《鋸大缸》、《金山寺》等一批劇目。原本以為學成就用,誰知兩年後一回唐山即轉入新建的唐山評劇團。命運給這批京劇坐科四年的小青年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有些人憤而離開了舞台,慧琴則選擇了進團轉行改戲路。

改學評劇

1981年回唐山改學評劇,從師著名評劇演員筱淑琴範金亭,後與李憶霞學習一些新派唱腔。她明白:這既是挫折,也是拓展;既是磨難,也是歷練;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她經受住了這個考驗。十六歲從京劇刀馬旦、武旦,轉而成為評劇青衣、閨門旦。雖說是大改行,從頭學,卻是在京劇坐科基地上的新跨步。歷史最終證明,京劇入門打底,為她後來的評劇藝術創造規整了舞台範式,豐富了表現手段,使她練就了能文能武、唱念做打全面發展的藝術特長,成為評劇旦行里不多見的全才。

投拜名師

1991年,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聯合舉辦全國評劇青年演員評比展演,羅慧琴以「新派」代表劇目《金沙江畔》「搶珠」一折參賽。就是這次比賽,使她和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結下了師生緣。原來,進評劇團之後,老師們依據她的先天條件,建議她工「新派」,她便盡力找來相關音像資料,默默地鍥而不捨地潛心研習起來。她恭恭謹謹像小學生般地「描紅」,又依託京劇武旦的功底,極力溶入創新成分。「搶珠」的表演,便是一次成功的展示:演唱力求甜美圓潤,展現新派風采;表演則將藏族舞蹈融入其中,舞姿翩翩;特別是唱完最後一段「跺板」之後,接連走了「下桌搶背」、「倒噬虎」、「串翻身」等高難動作,乾淨利落,不噓不喘,贏得了滿堂彩。而既往的「珠瑪」是並無這些高難動作表演的!她以全票獲得了最高獎——優秀表演獎。新鳳霞看過,大加讚賞,不時對友人說:我在唐山還有個沒見過面的弟子!

獲知這一信息後,羅慧琴立刻給新鳳霞寫了一封言辭懇切、情深意重的拜師信。正在她為自己的無知冒昧而惴惴不安之際,時間不長,新老師就來電話了,說她樂意收慧琴為第49位也是最年輕的弟子!

1992年4月拜著名評劇藝術家新鳳霞為師(羅是新第49個,也是最後一個還是最小的一個親傳弟子)。拜師儀式極簡單,就在新老師家中,一束鮮花,一盤瓜子,一杯清茶,創簡樸之最。但老師對弟子卻是悉心指點,關懷備至,決不輕慢。

據慧琴回憶,1997年初,她被選定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戲曲聯歡晚會,表演《花為媒》中「洞房」一段。新老師獲知後,立即邀她赴京,住進家裡,一句句點拔,一點點摳戲。一句「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年邁老者見她眉開閃耀贊成點頭,世界上這樣的女子真是少有……」,老師整整教了她兩個多小時,不僅要她唱來乾淨利索,而且強調「這」字要把舌尖捲起來唱,要唱得俏,唱得脆。這次,她在老師家一住五天,而半身癱瘓的老師當時己年逾七旬! 。

新老師在慧琴拜師時曾說過一番意味深長的話:「唐山是評劇的故鄉,振興和發展評劇,你們這一代責任重大!」真箇是寄託深遠啊!慧琴發誓,將老師的話銘記一輩子!

藝術成就

曾主演了多出新派劇目如《花為媒》《三看御妹》、《紅龍泉》、《嫦娥奔月》、《香妃與乾隆》等。先後應中央電視台邀請,分別在《綜藝大觀》、《東西南北中》、《九州戲苑》、《戲曲採風》、《名段欣賞》及「春節戲曲晚會」等欄目和晚會上展示風采。

1991年9月《金沙江畔》「搶珠」一折,在河北省青年演員比賽獲一等獎,同年參加全國評劇青年演員評比榮獲優秀表演獎。

1994年12月《成兆才與楊三姐告狀》飾楊三姐,參加全國新劇目交流演出獲優秀配角獎,河北省第五、六屆戲劇節優秀表演獎;河北省第七屆文藝振興獎。

1998年1月《紅龍泉》飾紅龍女,河北省第五屆戲劇節獲優秀表演獎。

2000年9月在首屆中國(唐山)評劇藝術節獲優秀表演獎。

2000年至2006年的五屆中國評劇藝術節上,五獲優秀表演獎。

2007年12月,憑藉在《香妃與乾隆》的表演,榮獲第23屆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表演)獎。

代表作品

花為媒》《三看御妹》、《紅龍泉》、《嫦娥奔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