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敷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羅敷鎮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位於華陰市西部,東鄰華山鎮,南依秦嶺和華縣金堆鎮相連,西與華縣柳枝鎮接壤,北連華西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1.9千米 ,總面積231.72平方千米。
羅敷鎮境內有全國文保單位橫陣遺址。
截至2020年6月,羅敷鎮下轄3個社區、20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羅敷鎮戶籍人口60961人。2011年,羅敷鎮農業總產值達到6532.8萬元,工農業總產值27.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6.7萬元。 [1]
歷史沿革
因羅敷河縱貫全境,故人稱敷水,後因鎮政府位於羅敷河畔而更名為羅敷。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在此設敷西縣,並設治城於此,期間共122年。 清末設敷水裡,轄興樂坊、竹峪口、太和堡、等12個自然村,是五大集鎮之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稱為敷水鎮,轄14堡,36個自然村。 1949年10月後,改為敷水區。 1958年,屬紅旗公社轄地。 1959年,合併大縣時命名為敷水管理區。 1961年,恢復華陰縣建制時,改名為敷水公社。 1984年,改為敷水鎮。 2011年,華陰市鄉鎮機構改革時更名為羅敷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羅敷鎮轄051基地、秦電、光明、十冶4個社區,東光、馬跑泉、竹峪、桃下、匣上、新營、興樂坊、上營、鹿圈、武旗營、下營、新坊、東城、五里、橋營、連村、山峰、敷南、敷北、敷街、明星、橫上、橫西、古城、蔥興、台土、托西、桃園、方山、左家、白坡、沙道、姚田、川街、塬頭、瓮岔、付家、草灘38個行政村;下設61個居民小組、17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羅敷鎮下轄3個社區、20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羅敷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羅敷鎮位於華陰市西部,東鄰華山鎮,南依秦嶺和華縣金堆鎮相連,西與華縣柳枝鎮接壤,北連華西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1.9千米 [1] ,總面積231.7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羅敷鎮地處華山山區和山前平原,地勢南高北低。境內南部屬秦嶺山脈,中部為山前洪積扇裙,北部是平川地帶。沿秦嶺北分支有大敷峪、蔥峪、柳峪、方山峪4條峪道。境內最高點位於金岩溝,海拔2483.6米。
氣候特徵
羅敷鎮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春季多風,夏、秋兩季雨水集中。多年平均氣溫13.7℃,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達13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
水系水文
羅敷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羅敷河、方山河、蔥峪河3條,年徑流量為4455萬立方米,流域面積25.25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羅敷鎮境內已探明的主要礦產資源主要有黃金、鐵、華山花崗岩,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南部秦嶺山地。其中黃金礦儲量純金1.5萬噸;鐵礦儲量153.5萬噸;華山花崗石儲量數億立方米;鐵礦在蔥峪嶺有零星礦點分布。
自然災害
羅敷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大風、低溫霜凍、冰雹、雷擊、乾旱、洪澇等,其中乾旱、洪澇每年都有發生,主要發生在7月至8月。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羅敷鎮轄區總人口64263人。總人口中,男性32503入,占50.6%;女性31760人,占49.4%;14歲以下8033人,占12.5%;15—64歲45048人,占70.1%;65歲以上11182人,占17.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2.6人。
截至2018年,羅敷鎮戶籍人口60961人。[2]
經濟
綜述
2011年,羅敷鎮財政總收入326萬元,比上年增長12.6%。人均財政收入157.8元,比上年增長11.8%。2011年,羅敷鎮農村人均純收入5224元。 2018年,羅敷鎮有工業企業15個;其中,規上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3個。
第一產業
2011年,羅敷鎮農業總產值達到6532.8萬元,比上年增長5.6%,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5%。農業耕地面積42501畝,人均0.7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羅敷鎮糧食生產10217噸,人均323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花椒、香椿、核桃、棉花。蔥興村香椿3000畝,桃園村矮化核桃500畝,明星村花椒1000畝,托西村棉花3000畝,白坡村柿子50畝。
羅敷鎮畜牧業以飼養肉雞、生豬、牛為主。肉雞飼養量(1000以上)達到7050羽。生豬、牛年末存欄數分別達到9928隻、1860隻。全鎮新增養牛160頭,初步建成了蔥興、桃園的秦川牛養殖為主體的養殖示範小區。2011年,羅敷鎮生產肉類103.5噸;畜牧業總產值864.7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6.5%。
第二產業
羅敷鎮工業以火力發電、石材加工、建材製造為主,鎮區內有中央、省、市屬等各類企業1296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個,羅敷工業園園區內共有企業22家,主要以石材加工為主,2011年,羅敷鎮鄉鎮企業從業人員3650人,企業交稅金總額為355萬元。2011年,羅敷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7.4億元,比上年增長5%,鄉鎮企業總收入8850萬元,總產值8050萬元。
第三產業
2011年,羅敷鎮有商業網點168個。2011年,羅敷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6.7萬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46.5萬元。
截至2011年末,羅敷鎮境內有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設立了分行。 [3]
交通運輸
羅敷鎮交通便利,隴海鐵路、鄭西高鐵、西潼高速、310國道、大華公路交會於鎮區,轄區內有公交汽車站1個,高速路出口1個,華陰市區到羅敷公共交通線路多條。截至2011年末,羅敷鎮38個村26.9千米通村道路全部實現了水泥硬化。截至2011年末,羅敷鎮鎮區道路總長度86.4千米;鎮區橋樑7座,總長度976.7米。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羅敷鎮有文化站3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7個,有橫上、台土秧歌隊、敷北鑼鼓隊等群眾文化團體18個,各類圖書室9個,藏書8.6萬餘冊。
截至2011年末,羅敷鎮有線電視用戶8927戶,入戶率82%。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羅敷鎮有幼兒園9所,其中私立3所,在園幼兒600人;小學15所,在校生1189人,專任教師19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678人,專任教師11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羅敷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萬元,比上年增長18%。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羅敷鎮有農技推廣服務機構18個,農技推廣服務從業人員30個。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羅敷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2個,其中鎮衛生院2個、廠礦醫院2個,病床108張,專業衛生人員72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1050人,參合率達95%以上;各村共建垃圾池106個,垃圾投放點106個。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羅敷鎮有籃球場5個,乒乓球檯8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占常住人口的15%。
歷史文化
橫陣遺址為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時期疊壓並存的古文化遺址。遺址地形南高北低,呈長方形緩坡狀,面積約21萬平方米。作為早期文化遺址中的重要遺存之一,規模龐大、內涵豐富的橫陣遺址,2006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55年,橫陣遺址由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首次調查,後又經兩次發掘,發現該遺址由多種文化類型疊加而成。據統計,橫陣遺址共發掘仰韶文化時期的陶器280件,出土物件有石器、骨器、陶器三大類。龍山文化晚期陶器783件,以石器最多,另有骨器、蚌器。這些都充分反映了當時仰韶氏族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狀況,為研究仰韶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從地層堆積剖面看,橫陣遺址的文化層堆積比較複雜,包括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戰國及漢代四個時期的文化堆積層。遺址最下層是仰韶文化層,遍布整個遺址,灰層厚度平均1米左右,出土有仰韶文化的罐、缽、盆、杯、瓮、碗等物,其中部分陶器表面描繪彩色的幾何陶紋,色彩和諧,古樸優美,充分顯示了仰韶文化時期彩陶的工藝特點。其上為龍山文化層,灰層厚2米多,分早晚兩期,出土遺址甚為豐富,有罐、鼎、盆、杯等陶器,還有骨器、蚌器、石器等,其中早期的雙刃石刀屬罕見之物,反映出龍山文化時期石器製作的技術已逐步提高,也表明當時生產力水平較仰韶文化時期有了較大程度的發展。再上為戰國文化層,厚薄不等,出土有盆、罐、瓮等。最上為漢代文化層,較薄,出土有漢代罐、盆、筒瓦、板瓦等陶器。這些新發現從地層上又一次證實該地區龍山文化晚於仰韶文化,並且根據地層的關係和文化遺物,為這一帶龍山文化進行分區和了解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承襲關係提供了重要線索。
橫陣遺址的發掘,特別是瓮棺葬及合葬古墓群的發現,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為研究新石器時代氏族社會發展情況和當時的家族組織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