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洛·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洛·梅

羅洛·梅(Rollo May,1909年4月21日-1994年10月22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埃達鎮,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曾任懷特學院的訓練兼主任分析師,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家

他是以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為基礎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也是存在心理治療的代表之一,代表作為《愛與意志》《創造的勇氣》。

基本內容

羅洛·梅 [Rollo May [1] 1909.04.21-1994.10.22],美國心理學家,是以 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為基礎的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也是 存在心理治療的代表之一。他出生於美國 俄亥俄州的埃達(Ada),病逝於美國 加利福尼亞州蒂伯龍(Tiburon)。

父親是基督教青年會秘書。父母感情並不融洽,先分居最後離婚,導致他的姐姐精神崩潰。梅的童年生活不快樂,可能是他以後研究諮詢心理學的原因之一。在密西根大學就讀時,因參與一激進學生雜誌的出版工作而遭退學。轉入俄亥俄州奧伯林學院就讀。年輕時醉心文學藝術,1930 年 4 月獲奧伯林學院文學士學位。畢業後,赴希臘亞納托利亞大學教授英文三年,此期間,他也客串遊歷四方的藝術家,其畫作造詣頗高;此外,他還參加了 A.阿德勒在維也納山區舉辦的暑期培訓班,梅最初對心理治療的興趣以及他早期心理諮詢與治療實踐,都受到阿德勒的影響。

返美後於 1934-1936 年在密歇根州立學院任學生心理諮詢員。後來改進紐約聯合神學院,研究當時正流行的存在主義哲學,旨在探討人生存在的意義和價值,1938 年畢業,獲神學士學位。在此期間,他從德國新教神學家保羅·蒂利希(Paul Tillich)那裡第一次接受了存在主義思想,後來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此後他擔任紐約市立學院學生諮詢員,並研習精神分析。 1946 年開業從事私人心理治療工作,並在哥倫比亞大學進修。在此期間,梅曾患肺結核瀕臨死亡,不得不入療養院靜養三年,然此病反成為其生命轉折點。面對死亡、遍覽群籍之餘,梅尤其耽讀存在主義宗教思想家 S.克爾凱郭爾之著作。出院之後,入懷特學院攻讀精神分析,遇沙利文與 E.弗洛姆等人,交往甚密。病中他精研精神分析和存在主義中所討論的焦慮問題。病癒後即以《焦慮的含意》為題提出論文,於 1949 年獲哥倫比亞大學首位臨床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擔任紐約社會新學院研究員,並以訪問教授名義分赴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大學講課,並曾擔任懷特學院的訓練兼主任分析師。梅畢生致力於將存在心理學引入美國,直至病逝。

在心理學史上,梅是介於存在主義和人本主義心理學之間的橋樑人物。在他 1958 年出版的《存在:精神病學與心理學的新面向》一書中,首次將德國哲學家 M.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思想介紹到美國,從此一方面建立了他的存在心理治療體系,另一方面為以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奠立了基礎。梅在心理學上的貢獻,主要在於他所提倡的以下兩個觀念:

1.自由意志的人性本質觀 對人性本質的看法,梅與其他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一樣,強調自由意志,反對決定論。梅認為,每個人生而具有長成一個人的先天潛能,每個人都會努力以赴地將其天賦潛能表露出來,以期臻於自我實現。不過,人和其他生物不同,其他生物是靠自然條件成長的,人卻是靠自己的選擇才能成其為人。一粒橡樹種子內蘊藏了將來長成一棵大橡樹的潛能,一旦落地生根,只要生長環境適當,它就自然會長成一棵橡樹。人的成長卻非如此,人之所以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不是靠自然條件,而是靠自己的選擇。惟其如此,在人的世界中即使環境相似,而各人的成長卻仍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梅認為,人性本質雖如此,但在現實中個人的選擇卻未必適當,選擇之後也未必如意。因此人在生長曆程中難免因選擇失當而感到痛苦。存在心理治療的目的,即旨在協助當事人了解自己,重新選擇。

2.自由與焦慮 1950 年,以其博士論文為基礎,他出版了第一部心理學專著《焦慮的意義》。該書首度有系統地提出一般性焦慮(general anxiety)的概念,意在使焦慮一詞跨越心理病理專有名詞的局限,而將之引入一般心理現象的範疇,以描繪現代科技發展對人類整體生活處境的徹底改變,如何導致現代人所共有的心理情緒問題。梅觀察到現代人內在空虛感的關鍵,乃是因為愛與意志的舊有倫理力量已然遭到嚴重挫傷。在梅的心理學思想中,焦慮與自由是兩個核心概念。他認為在現實中個人根據自己的條件做自由選擇,個人的潛力才會獲得充分發展,亦即謂自由選擇是個體自我實現的先決條件。此一理念與人本主義心理學主要領導人馬斯洛和羅傑斯的思想是一致的。

在心理治療方面,梅將自由和焦慮連在一起解釋。他認為自由是人性的重要本質,惟個人在現實生活中自由選擇時,選擇的後果往往非但未必使人心安,反而使人感到焦慮。原因是:

選擇之後將帶來不確定後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因此面對選擇情境時,個人就可能在心理上產生既想求成又想避敗的困境。

選擇既由自己決定,選擇的結果,亦必由個人承擔,因而產生心理壓力。由此觀之,在現實人生中,焦慮是無可避免的。如何面對焦慮是人生必須學習的課題。

梅將因自由選擇帶來的焦慮分為兩種,一是健康的焦慮,另一是神經質焦慮。所謂健康的焦慮(healthy anxiety),是指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有所選擇時(如升學、就業、轉業、婚姻、投資等),如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選擇不確定後果帶來的焦慮,並心甘情願地承擔起自己選擇後的責任,即使選擇結果未必盡如人意,但至少克服了焦慮的威脅,使危機化為轉機。所謂神經質焦慮(neurotic anxiety),是指個人在現實生活面臨選擇情境時,因過分恐懼選擇後會帶來失敗的結果而猶豫不決,不是冀求別人支持,就是畏懼退縮或但求安於現狀,不敢遽下決定。一旦因放棄選擇而喪失成功機會,卻又悔恨交加倍感痛苦。如此,焦慮不但未能免除,而且愈積愈多,最後難免因無法承擔過重的心理壓力而導致精神疾病。梅認為,心理治療的目的正是幫助那些因患得患失而不敢選擇以致陷入神經質焦慮的人,使他領悟到自由選擇和勇於負責兩者間的必然關係,以期其面對現實人生去實現自己。

當然,現實人生中有些境遇是無法自由選擇的,像死亡就是最具體的例子。在其 1961 年出版的《存在主義心理學》一書中,梅指出,即使個人對死亡無可選擇,但如何面對死亡的態度,仍有選擇的餘地。設想如果人類真的永生不死,人類可能就會不珍惜生命,不努力向美好追求。正因為人生有限,在短暫的人生中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會顯得更有意義。因此梅認為,學習不畏不懼面對死亡,是人生在世存在的—個重要課題。[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