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睺羅尊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睺羅尊者

 

 

 

羅侯羅尊者

羅侯羅尊者(前547~?),其是佛陀做太子時和妻子耶輸陀羅所生,為佛陀親子。 佛陀為羅侯羅剃度後,拜舍利弗為戒師,舍利弗為他受沙彌十戒,成僧團中有沙彌之始,時年十五歲。 祖師誦經十分勤奮,能誦讀不懈, 因未受具足戒,不可與比丘同宿,出房宿於廁。 曾與舍利弗行乞,於途中受迫害,以慈心而能忍。 由於嚴守制戒,修道精進,得阿羅漢果故稱「密行第一」。

物生平

沙彌之始 羅侯羅,漢譯覆障。 羅侯羅是悉達多與耶輸陀羅之子,關於他的出生有二說,一說悉達多十九歲(公元前547年)生了他,另二十九歲(公元前537年)時生了他。 佛於成道第六年(公元前525年)應父親淨飯王之請,從摩竭陀國回到故鄉迦毗羅省親,羅侯羅見到生父非常歡喜,經常跟在佛的身後來來去去。 想到未來迦毗羅國的王位,一定由王孫羅侯羅來繼承,幼童做萬民之主,非國家之福。 就叫舍利弗收他出家,做僧團中最初的沙彌。 叫目犍連為他剃頭,舍利弗為說沙彌十戒,其是僧團中沙彌之始。 關於羅侯羅另一種神奇的出生傳說羅什解釋,母腹六年,胎所覆障,因以為名,詳見羅雲。 初出家的羅侯羅仍舊十分頑皮,當一些宰官、長者、居士來探問佛時。 問他在什麼地方,他總是捉弄別人。 在竹林精舍時,他騙人說在耆闍窟山,他看到別人上當,來回奔跑著,哈哈大笑。 這件事傳到的耳中,就狠狠地批評說:你出家做沙門,不重威儀,戲弄妄言。 結果誰也不愛護你,珍攝你,到了命終的時候,還要墮在三惡道中。 佛的懇切、嚴厲教誡,使羅侯羅善根萌發,改正錯誤,重新做人。 修忍辱法 羅侯羅一天聽佛說法回來,房間被別的比丘占去了,並把他的衣缽等物扔在門外。 當時又落起滂沱大雨,羅侯羅無處躲藏,只有到廁所里坐禪。 一切低洼處的蛇洞被水淹沒,藏在洞裡的黑蛇紛紛逃出,對他的生命威脅甚大。 知道這一情況,立即將他喊到自己的房間內。 本來戒律規定比丘和沙彌不能同住一室,重新規定比丘和沙彌在一室可以同住兩夜。 還有一次羅侯羅跟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一個流氓將沙子投進舍利弗的缽內,並用木棍打破了羅侯羅的頭。 舍利弗安慰他說:佛陀常教誡我們:在榮譽時候,不能使心高舉;受侮辱時候,不能心生嗔恨。 羅侯羅,應制伏嗔恨心,嚴守忍辱。 世間沒有比忍辱更勇敢的人,任何力量也戰勝不過忍辱。 羅侯羅聽師父舍利弗的開導,內心很平靜地到河邊用淨水洗滌身上的血污。 知道此事又教育他說:有智慧的人,能見到深遠的因果,克服嗔心,多行忍辱。 能忍惡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災難之禍。 忍是大海中的舟航,能度一切苦難; 忍是病者良藥,能救垂危的病人。 我能成佛,獨步三界,主要是心地安穩,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貴。

密行第一 羅侯羅因是淨飯王的王孫,佛陀的愛子,在僧團中地位很高,經常受到稱讚。 佛陀對他要求特別嚴格,教育他嚴持毗尼,精進修道。 有一次佛對他說法,要觀色是無常,受想行識也是無常。 人的身體和精神以及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不應執著。 並要求一人獨自在精舍里,結跏趺坐,一心思維這個道理。 又教他用慈悲觀除嗔恨心,用不淨觀除貪慾心,用數息觀除散亂心,用因緣觀除愚痴心。 羅侯羅依此修行,進步很快。 看他就要證得聖果了,又對他說: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心,來對待一切人和事,你的心量就可以同宇宙一樣廣闊。 把一切眾生容納到心中,即可以滅惡。 羅侯羅聽了佛陀的說法,即從座起,頂禮佛陀說:佛陀,我的煩惱已盡,我已證得聖果。 陀聽後讚嘆說:在我的弟子中,羅侯羅比丘是密行第一,因為他具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從不表現自己,總是默默修持和工作著。

布施戒律 羅侯羅證得聖果,在家信徒對他供養很多,迦毗羅國一位長者供養他一座精舍,使羅侯羅及其弟子在這裡修持說法。但那位長者對精舍內的事物橫加干涉,使僧眾不愉快。佛知道此事,令羅侯羅告訴那位長者,問他供養精舍的目的何在?如果是施僧,施出去的東西就無權再過問。 如果他要管理,精舍由僧主持,信眾護法則可以,管理則不可行。 羅眠羅將佛的意見告訴長者後,他非但不知悔改,反而對羅侯羅怨恨。 就趁羅侯羅不在的機會,把精舍供養給別的比丘。 羅侯羅回來知道這變化後,又把此事報告佛陀,佛馬上對所有的比丘說:曾經一度布施過人的東西,即使那施主要再送給你,你也不應該接受。 佛陀制定這條戒律,是為了避免僧團內部出現爭奪寺產的糾紛。

佛陀十大弟子

舍利弗——智慧第一

目犍連——神通第一

富樓那——說法第一

須菩提——解空第一

迦旃延——論議第一

大迦葉——頭陀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優波離——持戒第一

阿難陀——多聞第一

羅侯羅——密行第一    [1]

參考文獻

  1. 羅睺羅尊者,搜狐 - www.sohu.com/a/3737...- 20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