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伯特·弗洛斯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伯特·弗洛斯特Robert Lee Frost,(1874年3月26日-1963年1月29日)生於美國西部舊金山。是一位美國的詩人。[1]

因對新英格蘭鄉村生活的描繪而備受推崇。寓深刻的詩意於通俗淺顯的語言之中,表現出獨具新意的現實主義內容,從而創立了獨具特色的會話體詩歌風格。[2]

生平

弗羅斯特的父親小威廉·普雷斯科特·弗羅斯特是一位記者,他的志向是在加利福尼亞建立事業。

1885年,弗羅斯特的父親因結核病過世,之後母親伊莎貝爾·穆迪·弗羅斯特(Isabelle Moodie Frost)將兩個孩子羅伯特(Robert)和珍妮(Jeanie)帶到馬薩諸塞州的勞倫斯,並由孩子的祖父母收養。當他們的母親在新罕布什爾州和馬薩諸塞州的各種學校任教時,羅伯特和珍妮在勞倫斯長大。

1890年,16歲的佛洛斯特開始學寫詩。

1892 年,高中畢業。他是班上的頂尖學生,在這裡他與埃里諾·懷特(Elinor White)相遇、戀愛了。

1892 年,羅伯特進了達特茅斯學院,繼續從事他在高中時期開始的詩意事業。

1894年,20歲時弗羅斯特正式發表第一首詩歌。

1894年,首次獲得《獨立報》文學刊登他的詩《我的蝴蝶:悲歌》。弗羅斯特對學術慣例不耐煩,不到一年就離開了達特茅斯。

1895年,他和埃里諾(Elinor)於結婚,但發現生活困難,這位年輕的詩人通過教書和耕種來為持他們的家,在接下來的十二年中,有六個孩子出生,其中二個早逝,留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

1897年,在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繼續大學學業,但在這裡學習了兩年之後就離開了。

1900年至1909年,全家在德里附近的農場飼養家禽。他成為一名狂熱的植物學家,在他和家人在德里(Derry)度過的那幾年裡,在他寫詩的時候,所有這些熱情他全揮灑其中,但是出版商對它們卻沒有興趣。

弗羅斯特(Frost)曾在德里的平克頓學院(Pinkerton Academy)任教。

1911年,弗羅斯特正與挫敗感作鬥爭。詩歌一直被認為是年輕人的遊戲,但是快40歲的弗羅斯特(Frost)卻沒有出版過一本詩集,在雜誌上也只看到了幾首。

1911年,弗羅斯特把德里農場的所有權移交出去。他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出售農場並使用收益在倫敦開闢一個嶄新的起點,在那裡出版商被認為更願意接受新人才。

1912年8月,弗羅斯特一家橫渡大西洋,前往英國。弗羅斯特隨身攜帶了他所寫但未印刷的詩篇。倫敦的英國出版商確實更願意接受創新的詩歌,並通過他自己以及美國詩人埃茲拉·龐德的大力推薦,一年內弗羅斯特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 男孩的遺囑(1913)。開始,相繼出版「暴風雨恐懼」、「花簇」、「割草」等詩歌選集。

1914年,在波士頓北部,介紹了弗羅斯特所有作品中一些最受歡迎的詩歌,其中包括 「修補牆」,「 僱人的死亡」, 「家庭葬禮」和「摘蘋果之後」。[3]

在倫敦,弗羅斯特(Frost)的名字在追隨現代文學的過程中經常被提及,不久,美國遊客就帶著這位無名詩人的消息回國,在國外引起轟動。

波士頓詩人艾米·洛厄爾(Amy Lowell)於1914年前往英國,在書店裡,她遇到了弗羅斯特(Frost)的作品。洛厄爾將他的書籍帶回美國,為它們尋找美國出版商,與此同時,她撰寫了自己對波士頓北部的讚美評論。因此弗羅斯特開始走向走向成名之路。

1914年,美國出版商亨利·霍爾特發行了其《波士頓北部》雜誌。它成為暢銷書,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弗羅斯特將他的家人搬回了美國。而當弗羅斯特家族抵達波士頓時,霍爾特則在美國發行了《男孩的遺囑》(A Boy's Will)。弗羅斯特很快發現自己被發表自己詩作的雜誌所包圍,美國詩人從未如此迅速地成名。

1915年,弗羅斯特在新罕布什爾州的弗蘭肯(Franconia)買了一個小農場,但他從詩歌和農業中獲得的收入證明不足以養家糊口。

1916年至1916年間,他在阿默斯特學院和密歇根大學兼職講課和教學。

1920年代,他被公認為美國最重要的詩人之一。他的第四本詩集《新罕布什爾州》(New Hampshire)而獲得1924年普利策獎。他定期出版新詩集和收集詩集,在達特茅斯,哈佛大學和密歇根大學任教,並安排了繁忙的講座和詩歌朗誦活動。他的榮譽包括創紀錄的四次普利策獎,與他的受歡迎程度相稱。他是有史以來唯一入選《月刊俱樂部》的詩人,並且他的詩歌集在大眾市場上均有銷售。

1938年,他的新詩集延續了他的第一本書所確立的高水平。他的名聲得到進一步提高。

精湛詩風

弗羅斯特以其精湛的而廣受讚譽,他經常將這種形式與日常無節制的演講的自然節奏相提並論。

這樣,傳統的節和格律線在他的手中獲得了新的活力。傳統指標的弗羅斯特的命令,在緊張是顯而易見的,年紀大了,訂明的模式十四行詩作為「設計」和「絲綢帳篷」他最強項的還包括簡單的兒歌,如七絕ABAB和ABCB,其限制範圍內他能夠實現無限的多樣性,例如他著名的的「雪塵」和「沙漠之地」。

弗羅斯特從不熱衷於自由詩,認為它的鬆散性不理想,類似於沒有網打網球。

他的獨到之處是「創新的」,但要採用「舊的方式來創新」,這使他遠離20世紀初倡導vers free倡導者的激進實驗主義。弗羅斯特有時確實會利用自由詩句來取得優勢,其中一個傑出的例子是「「摘蘋果之後」,其長短行的隨機模式以及非傳統的韻律用法。

他展現了他作為新舊詩歌過渡人物的力量。掌握霜凍在「戲劇性的牆壁」 和「家庭埋葬」 等戲劇性敘事中使用的空白詩句(即,韻律五音計中沒有韻律的詩句) ,成為為數不多的精巧使用它的現代詩人之一。他在這些戲劇對話詩中的主要技術創新,是將常規五角線與對話性語音的不規則節奏統一起來。弗羅斯特的空白詩句具有與一般詩歌相同的簡潔性和簡潔性。

他的敘事詩一般都格調低沉,體現了詩人思想和性格中陰鬱的一面。他的詩一方面描寫了大自然的美和自然對人類的恩惠,另一方面也寫了其破壞力以及給人類帶來不幸及災難。佛洛斯特詩歌風格上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樸實無華,涵義雋永,寓深刻的思考和哲理於平淡無奇的內容和簡潔樸實的詩句之中。這既是佛洛斯特的藝術追求,也是他成功的秘密所在。

詩人羅伯特的「瀟灑」

羅伯特認為學者是沿著一連串的邏輯推理,得到嚴謹而全面的知識。

而詩人的方式則要 「瀟灑」得多。書裡書外都是他們獲取知識的渠道。他們並不執著在哪一點上, 而是會像穿過草叢時那樣,任由四周的刺果子往自己身上粘。

其實,詩對羅伯特而言,他這樣說的:

一首詩,像他說的,能夠「始於愉悅,終於智慧」,這種清新的氣質就算是創意了。

詩的形質是跟戀愛一樣的。好比火爐上放塊冰,它自會逐漸消融。

詩一旦寫成可以修修改改,但寫不出來卻不能濫捶、強扭。

一首詩最可貴的特質就在於:它有自己的運行軌跡,而且會帶著詩人一起跑。

羅伯特說,把下面這句話讀個一百遍:

金屬永遠保有它的氣味,詩也永保它的清新。驚喜中發現的意義,一旦展開就決不會消失。

詩作

佛洛斯特的詩,涵義雋永。[4]

【未選擇的路】是弗羅斯特的一首名詩,創作於1915年。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兩條道路在黃色的樹林中分叉

對不起,我無法同時行進

成為一個行人,我站了很久

俯視著一條路,盡我所能

一直到彎曲的灌木叢中。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然後公平地取下另一個

也許有更好的主張

因為那是草皮,想要穿。

雖然那路過的

人真的穿了差不多的衣服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那天早上,兩個人同樣躺在

地上,沒有腳踩過黑色。

哦,我保留了第一天!

然而,

我知道路要走,我是否應該回來。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我要嘆息地告訴我,這個

年代和年代久遠:

兩條道路在樹林中分叉,而

我-我走過的路少了,

這一切都改變了。

【雪夜林畔小駐】[5]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BY ROBERT FROST】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我想我知道這些是誰的樹林。

他的房子在村里。

他不會看到我在這裡停下來

看著他的樹林裡積雪。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我的小馬一定覺得很奇怪

在附近沒有農舍的情況下停下來

在樹林和冰凍的湖面之間

一年中最黑暗的夜晚。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他搖了搖鈴。

詢問是否有錯誤。

唯一的其他聲音就是橫掃

易風和柔軟的片狀。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樹林是可愛的,黑暗而深沉,

但我有諾言

離我睡覺還早著呢,

離我睡覺還早著呢。

詩人晚年

弗羅斯特在哈佛(1939–43),達特茅斯(1943–49)和阿默斯特學院(1949–63)擔任駐地詩人。

在他晚年的時候,他每個季度都獲得榮譽和獎項。他是國會圖書館的詩歌顧問(1958–59年;此職位後來被定為風格詩人得獎詩人顧問)。

成名後的佛洛斯特經常外出讀詩和演講,「經常拖著病體疲憊不堪地回家。」他詩歌中常常出現與孤獨、絕望、死亡等關聯的意象如冬、雪、冰、霜、枯葉等。

佛洛斯特常常以凋零的玫瑰、乾枯的花朵等以喻體以映襯孤獨、悲哀、寂寞的內心世界。

他勤奮筆耕,一生中共出了十多本詩集。他一生歷盡艱辛和痛苦,幼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女)。

1963年1月29日,弗羅斯特(Frost)在其89歲生日的兩個月前,去世於波士頓一家醫院時,他是最受尊敬的美國書信人。自他去世以來,他的聲譽一直沒有減弱,這是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印記。

1996年,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約瑟夫·布羅德斯基,西莫斯·希尼和德里克·沃爾科特 共同發表了對弗羅斯特影響力的致敬,他們認為弗羅斯特是文學界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獲獎與尊榮

他的榮譽包括創紀錄的四次普利策獎。

1924年,他的第四本詩集《新罕布什爾州》(New Hampshire)獲得普利策獎。

獲得普利策詩歌獎的作品;

弗羅斯特詩集(1930)

「更遠的範圍(A936)」

「見證樹(1942)」。

他的其他詩集包括西行溪(1928),尖頂灌木叢(1947)和清倉(1962)。

1961年,約翰·甘乃迪總統就職典禮上發表的詩作「 The Gift」。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在美國就職典禮上讀書的詩人,這一事件證明了他作為一位嚴肅的詩人的偉大和他的受歡迎的魅力。

艾森豪威爾政府和甘乃迪政府期間,他代表美國參加了正式的外國訪問。

視頻

美當代詩人佛洛斯特 勇敢寫詩!│郝廣才在中視 2015110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