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伯特·蘭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羅伯特·薩繆爾·蘭格英語:Robert Samuel Langer, Jr.,1948年8月29日),生於美國紐約州奧爾巴尼,生物工程學者,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戴維·H·科克學院教授(MIT一共有13位學院教授,學院教授是MIT教授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蘭格博士撰寫了超過1400篇文章。

他在全球擁有超過1,260個已發布和正在申請的專利。朗格博士的專利已被授權或分發給300多家製藥,化學,生物技術和醫療設備公司。他是歷史上引用最多的工程師。

2020年5月,一則2019新冠疫苗臨床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消息讓美國各界信心振幅,美股都樂觀地展現出了整體的飆升。蘭格就是疫苗背後的推手——Moderna公司技術創始人Robert Langer,一個生物技術領域猶如愛迪生般的發明家,以及他背後那種迫切地讓自己的研究造福人類的科研哲學和轉化機制。 [1].

麻省理工奇才

蘭格實驗室共有約60名博士後和研究生。一路走來,蘭格博士和他的實驗室已經知道如何在一些較難把握的領域,比如交叉學科學術研究和商業市場,找到前進的方向。

從20世紀80年代起,他在麻省理工(MIT)開設的蘭格實驗室(Langer Lab)幫助催生了一家又一家公司,這些公司生產各種藥物,治療癌症、糖尿病、心臟病、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甚至還生產增發液。

作為一流研究機構,蘭格實驗室把內部發現轉化成了一系列藥物和給葯系統(drug delivery systems,指各種治療藥物傳送到人體的不同組織——編注)。沒有這樣的技術轉化,靈感只能一閃而過,科學成果也許會被束之高閣,創新的腳步就會停頓下來。

用點子建幾十家公司

蘭格博士通過培訓成為一名化學工程師,已有25家公司在他的幫助下起步。包括已經得到批准和正在申請的,他的名下共有811項專利。這和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的1093項相差的並不多。通過授權和再授權,這些專利得到了250多家公司的應用。

風險投資公司北極星投資(Polaris Venture Partners)設在波士頓,已向18家借蘭格實驗室啟發而成立的公司投資了2.2億美元。北極星投資聯合創始人特里·麥克奎爾(Terry McGuire)介紹說,這18家公司已經改善了數百萬人的健康狀況。

特別是在科學領域中,技術轉讓已經成為讓藥物和其他治療手段走向市場的關鍵渠道。設在紐約州加里森的生物倫理學研究組織海斯汀中心(the Hastings Center)研究事務主任約瑟芬·約翰斯頓(Josephine Johnston)指出:「生物醫藥的創新模式依賴於大學的研究成果,而且經常得到公共資金的支持。」

在源於蘭格實驗室的產品中,有針對腦癌的化療晶片;有多糖排序工具,它可以用來研製新葯,比如更安全並更有效的抗凝血劑;還有可以檢測疾病的微型芯片(採用納米技術)。

這種化療晶片叫做卡莫司汀植入膜劑(Gliadel),是藥品製造商衛材公司(Eisai Inc)的專利產品。使用多糖排序工具的是仿真達製藥(Momenta Pharmaceuticals),這家生物醫藥公司在2004年首發上市,籌集資金2840萬美元。微型芯片由診斷設備生產商T2生物系統公司(T2Biosystems)製造,該公司去年夏天完成了一輪2300萬美元的融資。

創立公司和扎克伯格創立Facebook不可同日而語

在過去30年中,包括麻省理工在內的許多高校都設立了授權辦公室,監督向企業轉讓科學成果的過程。這些辦公室已經成為高等院校將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的主要渠道,當然也增加了它們的收入來源。

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教授拉爾夫·韋斯萊德(Ralph Weissleder)博士和蘭格等人共同建立了T2生物系統公司,他說:「什麼東西都要拿到實驗室去很麻煩,」所以T2生物系統公司正在嘗試一些更為完善的途徑。

對蘭格博士來說,創立公司和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創立Facebook不可同日而語。

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商業管理學名譽教授肯特·鮑恩(Kent Bowen)認為:「羅伯特不會受到任何公司的困擾,他的職責是製造點子。」[2]

榮譽與獎項

43歲時,羅伯特·蘭格已成為美國三大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美國工程院和美國國家科學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院士,還曾於1999年至2002年擔任FDA科學委員會主席。

他獲得過220多個主要獎項,其中包括備受矚目的千禧技術獎(被譽為科技界的諾貝爾獎)和伊麗莎白女王工程獎;

羅伯特·蘭格(麻省理工學院),因推進受控藥物釋放系統與新生物材料的發展而獲得2014年生命科學突破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