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羊洪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羊洪膻
圖片來源

中文學名:羊洪膻

拉丁學名:Pimpinella thellungiana Wolff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科:傘形科

屬:茴芹屬

種:羊洪膻

羊洪膻,傘形科茴芹屬植物缺刻葉茴芹Pimpinella thellugiana Wolff,以根或全草入藥。秋季採集,洗淨切段,曬乾。[1]

形態特徵

羊紅膻,又名缺刻葉茴芹。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長圓錐形,長5-15厘米,徑0.3-1厘米。莖直立,有細條紋,密被短柔毛,基部有殘留的葉鞘纖維束,上部有少數分枝。基生葉和莖下部葉有柄,長5-20厘米,被短柔毛;

葉片輪廓卵狀長圓形,長4-17厘米,寬2-6厘米,1回羽狀分裂,小羽片3-5對,有短柄至近無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4(-7)厘米,寬0.5-2(-4)厘米,基部楔形或鈍圓,邊緣有缺刻狀齒或近於羽狀條裂,表面有稀疏的柔毛,背面和葉軸上密被柔毛;

莖中部葉較基生葉小,葉柄稍短,葉片與基生葉相似,或為2回羽狀分裂,末回裂片線形;莖上部葉較小,無柄,葉鞘長卵形或卵形,邊緣膜質;

葉片羽狀分裂,羽片2-3對,或3裂,裂片線形。無總苞片和小總苞片;傘輻10-20,長2-3(-4)厘米,纖細,不等長;小傘形花序有花10-25;無萼齒;花瓣卵形或倒卵形,白色,基部楔形,頂端凹陷,有內折的小舌片;

花柱基圓錐形,花柱長約為花柱基的2倍或更長。果實長卵形,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果稜線形,無毛;每棱槽內油管3,合生面油管4-6;胚乳腹面平直。花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1700m的河邊、林下、草坡和灌叢中。分布於華北地區、中原、內蒙古及東北各地。

性味

辛,溫。

羊洪膻的功效與作用

溫中散寒。用於克山病,心悸,氣短,咳嗽[2]

用法用量

1~3錢。[3]

備註

(1)多數克山病患者服用後口乾、口角起皰疹,未經治療而自行消失。

(2)陝西地區流傳有家有羊洪膻,騾馬栓滿圈的諺語,多用於治療家畜的勞傷、乏瘦,效果良好。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參考資料

  1. 羊洪膻 ,寶芝林中藥網
  2. 羊洪膻 ,中醫館
  3. 羊洪膻 ,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