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羊碑猶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羊碑猶泣晉朝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長達十年,死後,州人為之罷市巷泣,其部屬為其建碑立廟,每年祭祀,見碑者莫不流淚。 後遂以「羊碑猶泣」等比喻對死者的懷念。

【拼音】yáng bēi yóu qì

【出處】《晉書》卷三十四〈羊祜列傳〉。

【同義詞】墮淚峴山

典源

《晉書》卷三十四〈羊祜列傳〉 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並以清德聞。祖續,仕漢南陽太守。父衟,上黨太守。祜,蔡邕外孫, 景獻皇后同產弟。……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嘗慨然嘆息,顧謂從事中郎鄒湛等曰:「自有 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後有知,魂魄猶應登此也。」 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聞令望,必與此山俱傳。至若湛輩,乃當如公言耳。」……祜所著文章及為老子傳並行於 世。襄陽百姓於峴山祜平生遊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荊州人為祜諱名,屋室 皆以門為稱,改戶曹為辭曹焉。

譯文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祖輩世世代代做二千石一級的官,到羊祜已經九代,都以清廉而有德操著稱於世。祖父羊續,在漢 代做南陽太守,父親羊磜,任上黨太守。羊祜是漢末蔡邕的外孫,與景獻皇后是同母姊弟。……羊祜喜游山水,風景美好的日 子,一定到襄陽城南的峴山遊樂,飲酒賦詩,終日不倦。有次,羊祜慨然嘆息,對從事中郎鄒湛等人說:「自從有了宇宙便有 此山,自古以來的賢達高士,像我和你們一樣,登上此山眺望遊樂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淹沒無聞了,想來令人悲傷。如死後有 知,我的魂魄仍會登此山的。」鄒湛說:「您老德冠四海,道接前哲,美好的業績和名望一定和峴山一樣永存於世,至於我等 之人,才像您說的會淹沒無聞啊!」……羊祜所寫的文章及所著《老子傳》都流行於世。襄陽百姓在峴山羊祜生前游息的地方 建廟立碑,每年按時祭奠。看到此碑的人無不流淚,杜預因而把此碑叫「墮淚碑」,荊州人迴避羊祜的名字,房屋的門戶只稱 門,把戶曹改為辭曹。

釋義

羊祜鎮守襄陽時,勤於治世,大興學校,關心百姓疾苦,後人在他常遊憩的峴山上為他立廟建碑,人見者無不落淚。後遂以「羊 碑猶泣」等比喻對死者的懷念。

同源典故

墮淚峴山 墮淚碑 墮淚碣 墮淚萬家 峴亭 峴山淚 峴首 淚碑 登峴 登臨淚 羊公碑 羊公碣

運用示例

南朝梁 劉孝綽《棲隱寺碑銘》:「召棠且思,羊碑猶泣。」

唐 李白 《襄陽曲》:「峴山臨漢江 ,水淥沙如雪,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

宋 范仲淹《寄題峴山羊公祠堂》詩:「於今墮淚碑,觀之益欽戴。」

清 錢謙益《送林自名憲使歸閩》詩之一:「獨有君山石,猶存墮淚碑。」

相關人物

羊祜,字叔子。公元 221年(魏黃初二年)出生於今新泰市羊流。出身名門望族,其祖父羊續為東漢南陽太 守,父親羊 為上黨 太守。12歲父喪由叔父羊耽撫養,成年後娶魏國大將夏侯霸之女為妻。羊祜歷任曹魏中書侍郎、給事中、黃門郎、秘書監、相國 從事中郎等職。西晉建立後,升任尚書左僕射、衛將軍。公元269年(泰始五年)都督荊州,鎮守襄陽,歷時十年,功勳卓著。 當時襄陽為兵家必爭之地,由於連年征戰,百姓深受其苦。羊祜到任後,減輕田賦,安定人心,接着分半數軍隊墾田800餘頃。 羊祜在軍事上深謀遠慮,時刻不忘以平定東吳、統一全國為己任。他精心謀劃,在做好滅吳準備之後,回洛陽晉見武帝,請求伐 吳,不久病重而卒,時年58歲。羊祜死後,舉國哀傷。晉武帝按羊祜計劃派兵伐吳,不到四個月即滅吳國完成統一大業。他雖居官 顯要,但生前被服率素,死後家無遺產。他經常向晉武帝推薦有德才的人才擔任要職而不讓被提拔的人知道,他幾次辭謝晉武帝封 給他的功爵勛位。公元277年(晉咸寧三年),晉武帝詔合泰山郡之南城、南武陽、牟(今萊蕪)、梁父、平陽(今新泰)五縣為南 城郡(郡治未詳),封羊祜為南城侯,羊祜推讓多年,武帝不得已而允許,南城郡遂廢除。萊蕪城南羊莊村及城北羊里鎮與羊丘山, 世傳為羊祜居地。明代萊蕪知縣陳甘雨《敘萊蕪縣誌》載:「余試政都省,乃冬奉萊蕪檄,入其境,望羊祜之巔(羊丘山),吊史雲 (漢代萊蕪長范丹)之祠……廢存悲仰,愴然一時」。清人牟願相《萊邑山水雜記》稱:「(羊丘)山下有羊里莊,晉羊叔子隱焉」, 他還在《羊里》一詩中吟道:「襄陽太守古通儒,帶緩裘輕意絕殊,到處人爭羊祜里,泰安新泰又萊蕪」。晉書《羊祜傳》載: 「祜年十二,嘗游汶水之濱」。今羊里村西北 250米處仍有「羊祜大寨」遺址,證明羊祜曾經在萊蕪境內生活過。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