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麗唐松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美麗唐松草

拉丁學名 Thalictrum reniforme Wall.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毛莨目

族 唐松草族

分布區域 中國西藏南部和東南部(錯那、米林)

命名者及年代 Wall., 1831

美麗唐松草(學名:Thalictrum reniforme Wall.),是毛茛科、唐松草屬草本植物,莖高80-150厘米,中部以上分枝。為三回羽狀複葉;小葉草質,頂生小葉寬卵形、圓卵形或菱狀寬倒卵形。圓錐花序長20-30厘米;萼片4,粉紅色,圓卵形或卵形,雄蕊多數。瘦果斜狹倒卵形,扁,每側約有3條細縱肋。7-10月開花。生海拔3100-3700米間山地草坡、灌叢中或冷杉林中。分布於中國西藏、不丹、錫金和尼泊爾。

信息

種中文名:美麗唐松草

種拉丁名:Thalictrum reniforme Wall.

科中文名:毛茛科

科拉丁名:Ranunculaceae

屬中文名:唐松草屬

屬拉丁名:Thalictrum

國內分布:在我國產西藏南部和東南部(錯那、米林)。

國外分布:在不丹、錫金、尼泊爾也有分布。

海 拔:3100-3700

命名來源:[pl. as. Rar. 2: 26. 1831]

英文植物志:6:296[1]

形態特徵

美麗唐松草是草本植物,莖高80-150厘米,有極短腺毛,中部以上分枝。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中部葉有短柄,為三回羽狀複葉;葉片長約20厘米;小葉草質,頂生小葉寬卵形、圓卵形或菱狀寬倒卵形,長1.2-2.5厘米,寬1.5-3.2厘米,基部圓形或淺心形,三淺裂,裂片全緣或有少數圓齒,表面無毛,背面密被短腺毛,脈在背面稍隆起;葉柄長2-6厘米,有狹鞘。

圓錐花序長20-30厘米;軸和花梗密被短腺毛(毛長約0.1毫米);花梗長0.8-2.5厘米;萼片4,粉紅色,圓卵形或卵形,長9-13毫米,寬6-10毫米,頂端鈍;雄蕊多數,長約8毫米,花葯黃色,線形,長3-4毫米,頂端具短尖,花絲絲形;心皮15-20,有柄,被短腺毛,花柱比子房稍長,柱頭長圓形。

瘦果斜狹倒卵形,扁,長約6毫米,寬約2.6毫米,每側約有3條細縱肋,互相網結,心皮柄和宿存花柱均長約1.5毫米。7-10月開花。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100-3700米間山地草坡、灌叢中或冷杉林中。

分布範圍

產自中國西藏南部和東南部(錯那、米林)。在不丹、錫金、尼泊爾也有分布。

近種區別

美麗唐松草極近堇花唐松草(T. diffusiflorum),但小葉較大,花序上的小腺毛較長可以區別。也近珠芽唐松草(T. chelidonii)但後者的植株全部無毛,莖上部葉腋有珠芽。該種還近偏翅唐松草(T. delavayi),但後者的植株全部無毛,瘦果有狹翅,宿存花柱較短。

藥用價值

【藥 名】:美麗唐松草

【拼 音】:MEILITANGSONGCAO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毛茛科植物美麗唐松草的根。

【功 效】:清熱解毒。

【主 治】:用於炭疽病。

【性味歸經】:苦,寒。入心、肺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克。外用:適量。

【別 名】:鵝整(藏藥名)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西藏南部及東南部。

【拉丁名】:原植物美麗唐松草Thalictrum reniforme Wall.

【考 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2]

唐松草屬介紹

Thalictrum L. 唐松草屬,毛莨科,約150種。分布於北溫帶,我國有67種,全國均有分布,惟多數產西南部,供藥用或觀賞用。多年生草本;葉三出複葉或多回複葉;花兩性或單性,小,排成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萼片4或5,常早落;花瓣缺;雄蕊多數;心皮數個,有胚珠1顆,成熟時變為一束瘦果;瘦果有時腫脹或有翅。[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