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國入侵伊拉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美國入侵伊拉克

1998年12月16日,就在離美國會眾院開會表決是否彈劾克林頓不到20小時的時候,白宮突然對伊宣戰。隨着克林頓的一聲令下,部署在海灣地區的美軍戰艦和轟炸機向伊拉克發射了二三百枚聯合國武器核查。美國乃至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即刻從克林頓彈劾表決轉移到薩達姆的生死存亡。

美軍此次代號為「沙漠之狐行動」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5點鐘開始,早已待命在海灣的美軍軍艦對伊拉克的「軍事和安全」基地和設施予以毀滅性的打擊,發射了數以百計的用衛星制導的巡航導彈,美海軍的EA·6B飛機向伊軍的防空陣地發射了反雷達導彈,以摧毀對美空軍可能構成的任何威脅。隨後,美軍轟炸機及英國戰鬥機從空軍基地及航空母艦上起飛,對伊拉克實施大規模的輪番轟炸和襲擊。襲擊開始後,美國總統克林頓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表示他已下令對伊拉克實施猛烈、持續的多輪空襲以懲罰薩達姆繼續阻撓聯合國對伊拉克的武器核查。

美空襲開始時,伊拉克正是星期四凌晨一點,巴格達的大街空無一人。在美國警告將打擊伊拉克不久,空襲警報聲劃破了巴格達安靜的夜空,伊拉克電視台停止了正常節目,轉而播放愛國歌曲及伊拉克軍人手拿機關槍手榴彈演練的鏡頭。大約在零點49分,人們聽到伊拉克防空炮火聲,桔黃色探照燈把夜空照得很亮。在伊拉克時間星期四凌晨一點左右,美空襲開始。巴格達的槍炮聲變得密集,外國記者所在的大樓玻璃被震得直響。有報道說,美國的導彈襲擊至少已造成2人死亡和30人受傷。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一份聲明中號召伊拉克人民「抗擊真主的敵人、國家的敵人、人類的敵人」。

美國這次對伊動武的直接原因是聯合國特委會主席巴特勒在其給聯合國的報告中認定巴格達沒有遵守其上個月做出的與聯合國全面工作的諾言,繼續設法限制武器核查工作。前一個月,克林頓在宣布暫時取消對伊空襲的命令時曾提出了5個條件,要求伊拉克無條件接受核查。最近,美指責伊阻撓核查,藏匿可疑資料,刁難核查人員,表示對伊拉克一而再、再而三違反其與聯合國的協議已失去耐心。

美國醞釀對伊動手已有多年,但這次決定動手也就是16日上午的事。午夜才從以色列飛抵華盛頓的克林頓沒休息,一早就到白宮地下的「形勢廳」與等候在那裡的國防部長科恩、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伯傑等國安會成員研究伊拉克局勢。當克林頓從「形勢廳」走出時,有關空襲的計劃和決定已經做出。克林頓當天除了起草電視講話稿外,還和包括英國在內的美國主要盟國領袖進行了交談磋商。近來一直遊說國會不要彈劾克林頓的副總統戈爾電話通知美國前總統福特、卡特及曾領導指揮1991年海灣戰爭的布什對伊動手的決定。美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則忙於給許多國家的外長打電話說明情況。而在此之前,巴格達時間星期三上午,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就已開始撤離巴格達,他們乘坐聯合國的專機飛往巴林。

克林頓選擇這個時間空襲伊拉克是否與眾院周四彈劾表決有關,成為此間熱門話題。為了消除國會的疑慮,克林頓派國防部長科恩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謝爾登到國會山向眾院兩黨議員介紹這次軍事行動的考慮。雖然議員們普遍支持克林頓下令襲擊伊拉克的決定,但一些共和黨議員仍公開質疑克林頓在面臨彈劾前夕對伊動武的動機,經常批評克林頓對薩達姆太軟弱的參院多數黨領袖洛特今天表示,動武時間及克林頓的政策都讓人有疑問。而眾院多數黨督導迪萊表示,有關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進行軍事打擊仍有許多問題有待回答,他甚至說:「在對伊轟炸時為什麼就不能搞彈劾表決?」不過一如美國政治傳統,在戰爭期間,兩黨議員都會把黨派鬥爭暫時放到一邊,一致對外,大多數議員周三紛紛表示支持克林頓的對伊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