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國尼亞加拉大瀑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

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國紐約州的交界處,瀑布源頭為尼亞加拉河,主瀑布位於加拿大境內,是瀑布的最佳觀賞地;在美國境內瀑布由月亮島隔開,觀賞的是瀑布側面。

尼亞加拉瀑布與伊瓜蘇瀑布、維多利亞瀑布並稱為世界三大跨國瀑布!

景點簡介

中文名稱 :尼亞加拉大瀑布

外文名稱: Niagara Falls

地理位置: 加拿大安大略省,美國尼亞加拉大瀑布市

門票價格 免費

著名景點: 尼亞加拉大瀑布

所屬國家: 加拿大、美國

建議遊玩時長: 1天

適宜遊玩月份: 6月-8月最佳

名稱來歷

「尼亞加拉瀑布」也直譯作拉格科瀑布,「尼亞加拉」在印第安語中意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認為瀑布的轟鳴是雷神說話的聲音。 實際在見到瀑布之前,就聽到酷似持續不斷打雷的聲音,故他們把它稱為「Onguiaahra」 (後稱Niagara),意即「巨大的水雷」。

新大陸之前尼亞加拉這一奇蹟一直不為西方人所知。

1678年,一位叫路易斯·亨尼平(Louis Hennepin)的法國傳教士來到這裡傳教,發現了這一大瀑布,禁不住為它「不可思議的美」讚嘆不已,並細心地記下了自己的見聞 ,對這絕妙的人間仙境做了傳神的描述,把這一勝景介紹給了歐洲人。

1625年,歐洲探險者雷勒門特第一個寫下了這條大河與瀑布的名字,稱其為「Niagara」 (尼亞加拉)。

但讓尼亞加拉瀑布真正聲名鵲起的是法國皇帝拿破崙的兄弟吉羅姆·波拿巴,當時吉羅姆帶着他的新娘不遠萬里從新奧爾良搭乘馬車來到尼亞加拉瀑布度蜜月,回到歐洲後在皇族中大肆宣揚這裡的美景,於是,歐洲興起了到尼亞加拉度蜜月的風氣。時至今日,到這裡度蜜月仍是一種時尚。

景點面貌

尼亞加拉瀑布實際由3部分組成,從大到小,依次為:馬蹄型瀑布(Horseshoe Falls))、美利堅瀑布(American Falls)和新娘面紗瀑布(Veil of the Bride Falls)。

馬蹄形瀑布,位於加拿大境內,其形如馬蹄;

美利堅瀑布在美國境內,由山羊島隔開;

新娘面紗瀑布,也在美國境內,由月亮島隔開了其他兩瀑布。事實上,在美國境內看到的只是尼亞加拉瀑布的側面,而在加拿大可以一覽全貌。

地質構造

瀑布的形成在於不尋常的地質構造。在尼亞加拉峽谷中,岩石層是接近水平的,每英里僅下降19-22英尺。岩石的頂層由堅硬的大理石構成,下面則是易被水力侵蝕的鬆軟的地質層。 直地飛瀉而下,正是由鬆軟地層上的那層堅硬的大理石地質層所起的作用。

通過推算冰川後撤的速度,瀑布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最早則有可能是在2.5萬年前形成的。當時瀑布應該位於安大略湖的南岸,高度應在100米以上,聲勢之大,應遠非今天所見瀑布之能比擬。

瀑布水流無沉積物,清澈的水質為瀑布增添了秀色。 安大略省和紐約州深知這一自然奇景的重要性,因而保留或獲得了瀑布毗鄰地區的土地所有權,將這些土地闢為公園。

旅遊開發

19世紀20年代,尼亞加拉瀑布城就已成為旅遊勝地。

1888年5月24日,尼亞加拉瀑布公園正式對外開放。除了分別建立一個尼亞加拉瀑布市的旅遊城市用於發展旅遊業。早在1885年加拿大建國之初,加拿大政府就建立起尼亞加拉公園管理委員會,負責保護這一地區的自然、人文遺蹟,規劃景區的建設,安大略省政府還把尼亞加拉瀑布附近的3000英畝土地收歸國有,用來建設旅遊設施。

尼亞加拉瀑布周圍建設了一系列遊樂設施,在加拿大一側劃為維多利亞女王公園,美國一側劃為尼亞加拉公園,瀑布四周建立四座高塔,遊人可乘電梯登塔,瞭望全景,也可乘電梯深入地下隧道,鑽到大瀑布下,傾聽瀑布落下時洪釧雷鳴般的響聲。美國居民或遊客也只有來到加拿大境內,才能完整地觀賞瀑布壯麗景色。

觀賞方式

觀賞這個與眾不同的瀑布,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而最特別的莫過於乘搭霧少女號觀光船,穿上一身防水工具於瀑布下參觀,穿梭于波濤洶湧的瀑布之間,到撲朔迷離的水霧之中,濤聲驚心動魄,霧水滌盡塵囂。

陸上觀賞

來到尼亞加拉瀑布處,人們可以從多種角度欣賞其風采。那裡有著名的「前景觀望台」,巍峨聳立。高達86米。人們只要肯用力攀登,便可將尼亞加拉大瀑布一覽無餘。

但是要看大瀑布正面全景,最理想的地方還是站在彩虹橋上。橋跨瀑布下游的尼亞加拉河,在橋上步行五分鐘,便可從美國走到加拿大。

另外為了讓遊客更好地觀看尼亞加拉瀑布的全景,美、加兩國的境內錯落有致地設有四座高大的瞭望塔,三個在加拿大境內,一個在美國境內。距離馬里瀑布最近的一座是施格林瞭望塔(Skylon Tower,5200 Robinson Street),它的名字里含有「天塔」的意思,是加拿大CP旅館系統最高的塔樓,高達百餘米。通往塔頂瞭望台的電梯一半鑲着玻璃,可以在電梯升降的同時欣賞風景。

霧中少女

在尼亞加拉瀑布,為了讓遊客充分觀賞瀑布並領略瀑布的磅礴氣勢,這裡準備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美、加兩國在河的兩岸個建造了一個碼頭,配備了4艘遊船,每艘能載客數百人,其中「霧中少女」(Maid of the Mist)號遊船最為有名。自1846年開始,這艘遊船著名的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引領遊客與瀑布親密接觸。

高空觀賞

尼亞加拉瀑布公園還開設了直升機和熱氣球的遊覽項目,遊客可以搭乘直升飛機或熱氣球從空中觀看大瀑布的壯麗景色,從幾百米上空俯視伊利湖水傾注到安大略湖。

瀑布隧道

另一個到訪尼亞加拉瀑布必去的景點是加拿大境內的「Journey Behind the Falls」(瀑布後之旅),這是由西尼克隧道改建的用來欣賞尼亞加拉瀑布的極佳的觀景點。在Table Rock House內的入口處領一件黃色的斗篷,然後搭乘電梯降到幾十米深的地下,沿着兩條隧道就可以來到突出的平台上欣賞加拿大瀑布的正側面,仿佛置身於瀑布之中。

夜觀大瀑布

尼亞加拉瀑布在白天看波瀾壯闊,入夜後則是另一番景象。

在紅日西墜時,珠幔般的水花,在夕陽映照下,七彩虹霓,燦然入目。

當夜幕降臨之際,瀑布水色漸顯灰黯,此時圍繞着瀑布周圍的巨型聚光燈,突然齊放綠光,使原已灰黯的瀑布,頓時大放光彩,變得晶瑩透澈,熠熠生輝。

尤其從塔頂望出去,到處是五顏六色的燈光,瀑布的景象比白天更加多姿多彩。

冬日美景

人們多在春、夏、秋三季去大瀑布參觀。很少有人想像得出大瀑布冬季的景色。到了冬天,隨着氣溫的下降,整個大瀑布從上到下都會結冰,最厚的地方可達15英尺厚,成為一座冰橋。各種冰柱垂岩而下,形成千奇百怪的冰雕。此時大瀑布的流量會大大減緩。據說1848年3月29日,瀑布曾經被突襲的寒流完全封凍,令人稱奇。

冰瀑美景

尼亞加拉瀑布遭遇極寒變冰瀑

2015年2月19日,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亞加拉瀑布成了被冰封的世界 [1]


人文歷史

冒險家

尼亞加拉有過太多冒險故事,每年這裡都有一些冒險者涉水在大瀑布橫切出的峽谷邊緣尋求刺激。這中間也不乏挑戰自我和厭世的人,所以,每年當地的媒體上,都可以看到不少冒險者用種種奇特的方式隨瀑布墜落峽谷和自殺者跳崖跌入谷底報道。

自1901年起,曾有16人試圖成功跳入尼亞加拉瀑布,他們都採取了保護措施,但只有10人生還,因為物體從尼亞加拉瀑布上落下的速度可達352.8公里/小時。

1901年,密執安州女教師安妮·埃德森·泰勒將自己和自己的愛貓裝進一個木桶里從瀑布上衝下來,希望為學校集資,她和自己的小貓毫髮無傷,可也沒獲得多少資助。如今,木桶的仿製品在大瀑布博物館裡展出,每年被幾百萬人撫摸;

2003年10月21日,一名名叫科克·瓊斯的美國男子跳入尼亞加拉瀑布,結果奇蹟般生還,但卻被罰款2260美元,並被命令一年內不准靠近尼亞加拉瀑布公園;逃生大師威廉·赫爾也曾在一隻木桶里放了14隻汽車輪胎和厚厚的棉墊,有20萬人觀看他從大瀑布上翻滾下來。

很許多雜技表演藝術家也經常來到尼亞加拉瀑布一展身手。最早在尼亞加拉瀑布上走鋼絲的人是法國走鋼絲演員查理·布隆丹,1859年,他從一條長335米,懸於瀑布水流洶湧處上方49米的鋼絲上走過。至今,還沒有人打破他創下的記錄。

2005年「高空王子」科克倫用一根27公斤的竿子平衡,在大瀑布上表演走鋼絲;

2005年6月15日,一名61歲加拿大老人在大瀑布上的一根650英尺長,400英尺高的鋼絲上一天兩次行走,為兒童慈善團體籌集資金。

美麗傳說

尼亞加拉有這樣一個傳說:傳說在這尼亞加拉峽谷中住着一個古老的印地安部落,族裡規定女孩成年後通常是由父母私定終身。有一位很美麗的印地安少女在成年儀式上,被父母許諾給了一位又老又丑的老頭,少女頓覺痛不欲生,跑到尼亞加拉大瀑布前哭泣了一天一夜,最終竟坐着竹筏漂進了大瀑布中,再沒有回來。

也許就是這美麗而動人的傳說,使許多人相信大瀑布後還有另一個美好的世界,有一個美麗的少女,因此每年從尼亞加拉瀑布跳下的人不計其數。每年在這裡還舉行一次冒險挑戰的死亡遊戲,參加這項遊戲的選手帶着食物和氧氣,進入密封的木桶里,從瀑布源頭滾下來,隨着瀑布的巨大的衝力,在深淵中翻騰十多次,最後被衝到下游。最終的勝利者屬於安全到達目的地的選手,這些僥倖活下來的人可以拿到一筆獎金。但在這過程中每年都有人被瀑布沖的粉身碎骨。尼亞加拉博物館裡還保存有許多木桶,向人們講述着那些勇敢者的故事。

交通信息

尼亞加拉公園管理委員會運營的尼亞加拉公國PeopleMover觀光巴士。

視頻

美國自駕游:實拍美國與加拿大交界尼亞加拉大瀑布,一場視覺盛宴


美國東西岸游 2尼亞加拉大瀑布


參考資料

  1. 尼亞加拉瀑布遭遇極寒變冰瀑 ,網易[引用日期201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