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國駐青島總領事館舊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島沂水路1號 來自網易


  位於沂水路、江蘇路、原路交界的原美國駐青總領事館舊址。[1]


  沂水路始建於德占初期,是青島最早規劃的街道之一,是島城老建築保護最好,最具歐陸風情的一條老街。整條街全長雖然只有短短的300多米,但它在城市歲月中的投影卻是凝重而深遠。老街西起膠澳總督府廣場,東連江蘇路,德國侵占青島後,以德國海軍少將迪特里希命名,稱為迪特里希街,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島時期改為赤羽町,1922年12月10日,青島主權回歸中國。其後,膠澳商埠警察廳廢止了日占時期的路名,將全市的道路重新作了命名,這條街道更名為沂水路至今。


  這條頗具歐韻風情的老街,因建築多為德占時期所建,是島城非常有歷史感和特色的一條街道。如上圖所示,老街的北側,除沂水路1號的領事館舊址外,3號的德國蓋爾普克親王別墅舊址、5號的斯提克夫斯舊宅、7號的迪德瑞希舊宅、9號的德國第二海軍營部大樓舊址、11號的膠澳總督府舊址等依次向西展開。因諸多行政機關和貴族住宅在此聚集,早期的沂水路也被稱為「貴族街」。而整條街的開端之處,沂水路1號是曾經的美國領事館,而它的末尾處沂水路14號,恰又是英國領事館所在地,所以也可以說是舊青島的「使館街」。


  今天,讓我們隨着歷史的影像,走進頗具神秘感的沂水路1號,曾經的美國駐青島總領事館舊址。


  116年前的今天,即1906年9月16日起,美國在青島開始設立領事館。領事館原設址於漢堡街,即現在的河南路8號。據《青島市志》資料介紹,1914年11月,日、英聯軍與侵占青島的德軍交戰,美國駐青島領事館奉本國政府指示撤離青島。1919年,美國駐濟南領事館領事高思曾建議, 將青島領事館合併於濟南,但不久又復原。1934年,開始租用沂水路1號作為辦公場所,這裡成為美國駐青島領事館新的所在地。


  1941年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至1945年,美國駐青島領事館被日本當局封閉,美國在青島及全山東的權益,由瑞士駐上海總領事派艾格爾為駐青代表。1945年12月1日,領事館重新開館。1946年9月1日,領事館升格為總領事館。

青島沂水路1號 來自網易

  1949年1月9日,美國領事館遷入蘭山路2號,在這之前,美國駐青的領事機構一直設立在這幢建築內。沂水路1號,有十一年的時間被作為美國領事館使用。


  遷入蘭山路2號的美國駐青總領事館,維持至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據當時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青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參謀長的賈若愚將軍回憶,解放後,美領事館曾遲遲拖延不走、還駐有一個班的海軍陸戰隊,他們以「外交代表」身份要求同軍管會「洽談業務」,被軍管會拒絕,並被通知:凡需要與軍管會洽談或有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可直接找軍管會的外國僑民事務處聯繫。拒絕其以領事館名義進行交涉活動,還採取了斷然措施,迫使美國關閉青島的「領事館」,並收回了美 軍在廣西路1號、東海飯店、滄口機場、團島海上機場、大港軍用碼頭和美軍軍官在八大關的別墅等營房、住房和軍事設施。


  1949年10月15日,美國駐青島原領事郝思恩以該館之名義向青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外僑事務處遞交備忘錄,稱「於是日,事務終了後,即將蘭山路2號辦公處所正式結束,並俟有運輸工具時,即擬偕同美籍人員離青前往香港。」又稱:「遵敝國政府命令,將敝國政府所有在本市之動產和不動產,交由沂水路19號前英國總領事艾克福先生代為保管,並由艾克福先生自即日起代為保護敝國政府及僑民在本省之各項權益。」外僑事務處當即將原件退回,指出人民政府一向保護一切守法的外僑及其財產,勿應由第三者代為保管或保護。是日,該館受美國政府之命關閉。1950年1月23日,領事館人員撤離青島。


  建於1912年的美國領事館舊址是沂水路東側最後建成的一棟德式洋房,建築師為德國設計師史密特,建築面積1108.57平方米。據李明老師介紹,建築正立面凸起,上部起山牆,下部為主入口。住宅建在一片面東的丘陵的中間,一層入口高出迪特里希街路面數米,中間築有堅實的護坡,並巧妙的掩藏了建築物的地下室。樓內設臥室、陽台、餐廳、化妝間、儲藏室、浴室、鍋爐房、車庫等,室內設壁爐、暖氣、雕花牆板和人字形地板。

青島沂水路1號 來自網易

  和早期的德式建築相比,這幢建築平面清晰,立面裝飾趨向簡潔,保留了高大的山牆、老虎窗,開放式的明廊,是沂水路上早期德式建築中沒有塔樓的兩個建築之一(另一個是沂水路14號英國領事館)。


  沂水路1號的美國駐青島領事館舊址,解放後曾作為某銀行幼兒園長期使用,舊址的正門近些年常年關閉。


  沂水路1號的美國駐青領事館舊址老建築,與江蘇路上的基督教堂隔街相望。亦如李明老師所介紹:2005年在閣樓上考察時發現,通過那裡的窗戶向對面的教堂觀看,可以獲得非常奇特的體驗。在那裡,兩個建築的距離被明顯縮小了,觀看者仿佛在剎那間成為了耶穌基督唯一的世俗夥伴。


  大門內樹蔭遮擋,沿階而上就是這棟建築。


  詢問路人,現在也不知裡面何人居住,不過都是從庭院的後門進入,也有說現在是某單位的招待所,還是屬於某銀行所有,具體情況不得而知。


  引用讀者「知山樂水」留言:


  這棟平面清晰,立面裝飾簡潔,開放式的明廊的德式建築,在七十年代修繕時已改為全封閉的玻璃窗,即現在的樣子。那時作為銀行幼兒園的房子需要修繕,由房管局市房屋修繕服務隊負責施工。因託兒所需正常運轉,所以施工一層一間地逐個進行。地下室是鍋爐房和廚房,已有60多年的鍋爐取暖系統運轉良好,只需簡單的油漆即可,一樓是託兒所的教室和活動室,西南向的陽光房全是落地玻璃窗,二樓是託兒所的長托孩子寢室,那時長托的孩子周一入托周六下午接。三樓是閣樓,閣樓很高南向二個小窗,玻璃上貼着米字型的防空紙條,備戰備荒要準備打仗的年代痕跡可見一斑。這一回憶也近50年了,當年託兒所的孩子也已進入不惑之年。這座百年老建築現在不知作何用途?但願能發揮餘熱,為青島市的發展增光添彩!


  馬路旁高大的法國梧桐下,院牆外濃密的樹蔭下,如果沒有看到掛在平原路轉角的那塊「歷史優秀建築」掛牌,又有多少人知道,這條短短的老街上,每一座老建築的背後都有着許多濃重的歷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