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容杜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美容杜鵑

中 文 名 :美容杜鵑

別       稱:尖葉杜鵑,美麗杜鵑,

                   美蓉杜鵑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calophytum

拉丁學名:杜鵑花科杜鵑花亞科

                   杜鵑花屬

產地分布:中國湖北、甘肅、四川、

                   陝西、貴州

美容杜鵑,為杜鵑花科杜鵑屬下的一個植物種。

形態特徵

美容杜鵑(原變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12米;樹皮黃灰色或棕褐色,片狀剝落;幼枝粗壯,綠色或帶紫色,被白色絨毛,不久脫淨。冬芽頂生,闊卵圓形,長1.4厘米,近於無毛。葉厚革質,長圓狀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1-30厘米,寬4-7.8厘米,先端突尖成鈍圓形,基部漸狹成楔形,邊緣微反卷,上面亮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幼時有白色絨毛,不久變為無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明顯凸出,無毛或稀具白色絨毛,側脈18-22對;葉柄粗壯,長2-2.5厘米,無毛。

頂生短總狀傘形花序,有花15-30朵;總軸長1.5-2厘米,被黃褐色細毛;花梗粗壯,長3-6.5厘米,紅色,無毛;苞片黃白色,狹長形,長4.5厘米,寬約1厘米,先端短漸尖,被有白色絹狀細毛;花萼小,長1.5毫米,無毛,裂片5,寬三角形;花冠闊鐘形,長4-5厘米,直徑4-5.8厘米,紅色或粉紅色至白色,基部略膨大,內面基部上方有1枚紫紅色斑塊,裂片5-7,不整齊,長2-2.5厘米,寬2.3-3厘米,有明顯的缺刻;雄蕊15-22,不等長,長1.5-2.6厘米,花絲白色,基部有少數微柔毛,花葯長圓形,黃褐色,長2-3毫米;子房圓屋頂形,綠色,長6毫米,無毛,花柱粗壯,長約3厘米,淡黃綠色,無毛,柱頭大,盤狀,綠色,寬約6.5毫米。蒴蒴果果斜生果梗上,長圓柱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2-4.5厘米,有肋紋,花柱宿存。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長習性

本品產於高海拔地區,性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惡酷熱乾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及PH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間也能生長。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曬,夏秋應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並經常以水噴灑地面。杜鵑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3-5月開花,杜鵑花耐修剪。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新梢,當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

主要價值

美容杜鵑樹姿優美,葉色深綠,花團顏色多變,花在初開時為桃紅色,後變為粉紅色至白色。盛花時節,常散放出陣陣清香,令人賞心悅目。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可以作為矮林樹種植於園林中,亦可分散栽培。葉可藥用[1]。根可祛風除濕。

主要變種

尖葉美容杜鵑(變種):

尖葉美容杜鵑與原種的區別在於葉較小而狹窄,先端尾狀漸尖;頂生總狀傘形花序僅有花6-12朵。

產中國四川西部和西南部、雲南東北部。生於海拔1400-2800的岩邊或森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榮經瓦屋山

疏花美容杜鵑(變種):

疏花美容杜鵑與原種的區別在於葉為寬倒披針形至長圓形,先端短漸尖;總軸較短,長僅1厘米,花少,僅有花3-7朵;花冠碗狀鐘形,裂片5。

產中國四川東南部。生於海拔1800-2100米的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南川金佛山[2]

金佛山美容杜鵑(變種):

金佛山美容杜鵑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葉較小,長10-14厘米,寬3-4厘米;花較小,花冠紫色,裂片5;花梗較短而粗壯,長2-2.5厘米。

中國四川東南部。生於海拔2250米的落葉闊葉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南川金佛山風吹嶺。

參考文獻

  1. 美容杜鵑,園林植物網,2012-8-12
  2. 金佛山杜鵑花觀賞指南,本地寶,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