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翟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翟姓,中國百家姓之一,排名第108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92位。翟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北、山東多此姓,上述兩省之翟姓約占全國漢族翟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江蘇省連雲港市宿城鄉是翟姓較多的聚集地。翟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八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五。

姓氏源流

第一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官吏翟者,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翟者,是翟人、重翟、厭翟、秉翟、翟閽的統稱是西周時期設置的一種踐官,隸屬於春官府司管轄。這在典籍《周禮•春官•巾車》中有記載:「王后之五路,重翟鍚面朱總,厭翟勒面繢總。重翟,厭翟,謂蔽也。註:翟謂敎羽舞者也。」

翟人負責教授宮廷舞蹈,重翟負責在君王、王后出行時職掌駕御儀仗中的翟車,厭翟負責為車輦繪畫裝飾,秉翟負責為王后遮蓋,翟閽則是在祭祀大典中負責烹煮犧牲。而踐官,就是虛官,有俸祿,無職權,不能世襲。

翟,實際上就是一種山雉(野山雞),雄雉有兩支美麗的長尾羽,那種山雉就稱作「翟」,在史籍《左傳》中記載:「翟,羽也。謂雉之羽也。」

周王室以及各諸侯國的王族貴胄常用翟羽來裝飾衣裳、車輦,稱翟衣、翟車。而西北地區的狄族人的一支喜愛用其作為頭飾,作為勇士的標誌,尤其是當狄兵群起衝鋒時,如同大群山雉迎面撲來,因此稱其為「狄翟」。

在翟人、重翟、厭翟、秉翟、翟閽等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翟人氏、重翟氏、厭翟氏、秉翟氏、翟閽氏,後皆省文簡化為單姓翟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源於祁姓,出自黃帝軒轅氏的後代狄翟,屬於以國名為氏。

在史籍《知足集齋集》中記載:「翟,其一言狄,唐虞時封黃帝後有翟氏,春秋時世居北地,後徒西河。其二音宅,出自汝南別為二氏。」在史籍《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中也記載,上古時候,北方有翟族,以山雉為圖騰,史書中亦稱翟國。

第三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成王次子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西周時期,周成王姬誦執政時期(公元前1103~前1081年待考),曾封其次子於翟地(今河南許昌禹州),子爵,稱翟子。因翟地在禹山之陽,因此又稱陽翟邑。翟邑在春秋初期即被鄭國吞併。在翟子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翟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期國大夫翟僂新,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翟僂新,姜姓,名翟,字僂新,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將軍。春秋時期,宋國在宋元公子佐執政時期,發生了華氏家族叛亂事件。

第五個淵源,源於改姓,出自張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據史籍《知足集齋集》記載,安徽涇縣之翟氏,原為張氏。

第六個淵源:源於白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白族翟氏,源出古代雲南地區白族中以海螺為圖騰的氏族部落,白族語音讀稱作「蠡」,有人以諧音記為「翟」,稱翟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七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宰桑氏,源出古老的白翟系,即古匈奴民族的一個分支高車族(丁零族)的演化相承一脈,後多冠漢姓為翟氏。

第八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滿族翟佳氏,滿語為JaigiyaHala,遠祖為狄翟,後融入漢族,到了東漢末期,其族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襄平一帶(今遼寧遼陽),人數不多,是滿族脫譜姓氏之一,在清朝中葉即冠漢姓為翟氏。

第九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瑤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翟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1]

得姓始祖

軒轅。上古時期黃帝軒轅氏(一作有熊氏)部落首領,後為炎黃部落聯盟的組織者。其部落原定居西北高原,與炎帝同出少典氏。後分路東進,在坂泉(今河北涿鹿東南)一戰,打敗炎帝,遂合併為一。後又擒殺蚩尤,被推為炎黃部落聯盟首領。其時發明創造甚多(如棺槨、宮室、舟車、蠶絲、醫藥、文字、曆法、算數、音律等),故後人稱讚他「能成命百物」,賦予帝王形象。翟國在春秋時世居北地,後滅於晉。子孫遂以國為氏,稱翟姓,他們尊其先祖軒轅為得姓始祖。

郡望

翟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汝南郡:漢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南陽郡:戰國時秦國置郡。相當於現在河南省南陽市一帶。

堂號

傳詩堂、寵畏堂:「傳詩堂」源自漢朝時翟輔,四世皆傳授《詩經》,征拜教郎,遷侍中,策試第一,官拜尚書。安帝寵信外戚,翟輔極力上諫。寵臣雖然厭惡他,但又怕他,所以又叫「寵畏堂」。

忠孝堂:源自明萬曆年間,江南鎮撫大將軍翟國儒赴雲南邊疆平叛為國捐軀,祠堂被御賜「忠孝堂」。

此外,翟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博古堂」、「南陽堂」、「語古堂」、「慶遠堂」、「世佐堂」、「篤誠堂」等。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