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翠雲草的繁殖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翠雲草的繁殖方法

翠雲草繁殖方法
原圖鏈接

莖伏地蔓生,極細軟,分枝處常生不定根,多分枝。小葉卵形,孢子葉卵狀三角形。葉色呈藍綠色,其主莖纖細,呈褐黃色,分生的側枝着生細緻如鱗片的小葉。其羽葉細密,並會發出藍寶石般的光澤。

由於莖枝具匍匐性,做吊盆亦能展現其柔軟懸垂的美感,也可種於水景邊濕地,翠雲草姿態秀麗,藍綠色的熒光使人悅目賞心,在南方是極好的地被植物,也適於北方盆栽觀賞,於種植槽中成片栽植效果更佳,也是理想的蘭花盆面覆蓋材料。

基本信息

翠雲草繁殖方法
原圖鏈接

中文學名:翠雲草

拉丁學名:Selaginella uncinata

別 稱:龍鬚、藍草、藍地柏、綠絨草

界:植物界

門:蕨類植物門

亞 門:石松亞門

綱:石松綱

目:卷柏目

科:卷柏科

屬:卷柏屬

種:翠雲草

分布區域:中國中部、西南和南部地區

顏 色:藍綠色

形態特徵

翠雲草為中型伏地蔓生蕨。主莖伏地蔓生,長約1m,分枝疏生。節處有不定根,葉卵形,二列疏生。多回分叉。營養葉二型,背腹各二列,腹葉長卵形,背葉矩圓形,全緣,向兩側平展。孢子囊穗四棱形,孢子葉卵狀三角形,四列呈覆瓦狀排列。

土生,主莖先直立而後攀援狀,長50-100厘米或更長,無橫走地下莖。根托只生於主莖的下部或沿主莖斷續着生,自主莖分叉處下方生出,長3-10厘米,直徑0.1-0.5毫米,根少分叉,被毛。主莖自近基部羽狀分枝,不呈「之」字形,無關節,禾稈色,主莖下部直徑1-1.5毫米,莖圓柱狀,具溝槽,無毛,維管束1條,主莖頂端不呈黑褐色,主莖先端鞭形,側枝5-8對,2回羽狀分枝,小枝排列緊密,主莖上相鄰分枝相距5-8厘米,分枝無毛,背腹壓扁,末回分枝連葉寬3.8-6毫米。

葉全部交互排列,二形,草質,表面光滑,具虹彩,邊緣全緣,明顯具白邊,主莖上的葉排列較疏,較分之上的大,二形,綠色。主莖上的腋葉明顯大於分枝上的,腎形,或略心形,3毫米×4毫米,分枝上的腋葉對稱,寬橢圓形或心形,2.2-2.8毫米×0.8-2.2毫米,邊緣全緣,基部不呈耳狀,近心形。中葉不對稱,主莖上的明顯大於側枝上的,側枝上的葉卵圓形,1.0-2.4毫米×0.6-1.0毫米,接近到覆瓦狀排列,背部不呈龍骨狀,先端與軸平行或交叉或常向後彎,長漸尖,基部鈍,邊緣全緣。

側葉不對稱,主莖上的明顯大於側枝上的,分枝上的長圓形,外展,緊接,2.2-3.2毫米× 1.0-1.6毫米,先端急尖或具短尖頭,邊緣全緣,上側基部不擴大,不覆蓋小枝,上側邊緣全緣,下側基部圓形,下側邊緣全緣。

孢子葉穗緊密,四稜柱形,單生於小枝末端,5.0-25毫米×2.5-4.0毫米;孢子葉一形,卵狀三角形,邊緣全緣,具白邊,先端漸尖,龍骨狀;大孢子葉分布於孢子葉穗下部的下側或中部的下側或上部的下側。大孢子灰白色或暗褐色;小孢子淡黃色。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40-1000m的山谷林下,多腐殖質土壤或溪邊陰濕雜草中,以及岩洞內,濕石上或石縫中。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

繁殖方法

翠雲草的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兩種。翠雲草分生的側枝着生細緻如鱗片的小葉。在4-5月換盆時進行,將生長密集株叢扒開分栽繁殖,放陰濕環境下即可。春季找出帶不定根的莖段,栽於新盆中。

扦插可在春季修剪時,將剪下的莖枝直接扦插於沙床中,保持濕潤,約半月生根。 栽培 生長期要經常澆水和噴水,盛夏時要注意遮陰,每隔半月施肥1次。冬季需入室越冬,溫度過低,葉片會幹枯捲縮,變成棕色。冬季澆水過冷,也會損傷葉叢。一般2-3年更新1次。[1]

栽培管理

翠雲草對土質要求不嚴,排水性較好的普通土壤亦可用作培養土,但以含有機質豐富的砂壤土最為適宜,可用腐葉土、粗砂按2:1的比例混合,以使排水良好。

宜在陰濕的環境下生長,全年應放在遮光70%~80%的環境,夏季需遮蔭,避免陽光直射而導致葉片枯黃死亡。喜溫暖,在20左右時生長良好,越冬溫度5℃。低溫下葉會幹枯捲縮,變成棕色。需水量較多,盆上須充分濕潤,氣溫高時要經常實施葉面噴水,以增大空氣的相對濕度,確保枝繁葉茂的觀賞效果。但應注意噴灑葉面要用溫水,冷水噴灑易損傷葉叢。

冬季擺放在室內即可安全越冬,但盆土需保持適當的乾燥,切忌過濕而引起根莖腐爛。由於翠雲草植株矮小茂密,枝柔葉嫩,如果進行根部施肥切忌沾污和燒傷葉片;也可根外追肥,每半個月用0.1%的尿素噴淋葉面一次,不可濃度過高或在中午前後進行,以免造成肥害。需肥量不大,每月追1次稀肥水即可,冬季不用施肥。地栽時宜選擇陰濕環境,如林下、陰濕岩石、水邊。[2]

相關視頻

一點植物學[0段71集]翠雲草

室內植物小精靈,翠雲草的迷人青翠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