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翼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翠翼鳩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Chalcophaps indica 目/科/屬 鴿形/鳩鴿/翠翼鳩 遷徏狀態 留鳥 普遍性 不普遍 體長/體重 23-27cm/108-160g |
別名:綠翅金鳩、綠背金鳩,雌雄略異。虹膜暗褐色,暗紅色眼圈。嘴鮮紅色。腳紫紅色。
指名亞種indica
- 雄鳥
- 頭頂至後頸灰色,額及眉線銀灰色。
- 頭、頸及胸、腹紫褐色。
- 背及翼為具光澤之鮮豔翠綠色。肩部翼角有白色羽尖。
- 下背至腰黑褐色,有2條銀灰色橫帶,尾下覆羽深灰色,尾羽黑褐色。
- 雌鳥
- 似雄鳥,但羽色較黯淡。
- 頭與頸、胸為一致的灰褐色,僅額基及眉線些微灰白。
- 肩部翼角之白色羽尖亦較小或無。
- 亞成鳥似雌鳥但羽色較黯淡斑駁。身體密佈橫斑,體背有鏽紅色羽緣,嘴及腳顏色偏暗。頭與頸、胸為一致的灰褐色,僅額基及眉線些微灰白。
棲地&習性
棲息各種各樣的森林類型和鄰近的棲息地,包括原始的雨林,濕地。平地至低海拔山區闊葉林、次生林、果樹林、農耕地或海岸防風林。
地棲多於樹棲,性隱密不易見。單獨或成對活動在樹林底層或林緣。在地面行走覓食。常自林中或小徑振翅竄出。
主要是種子和下落的果實,有一些無脊椎動物(昆蟲,包括白蟻和蝸牛)為食。
繁殖
在許多地區常年繁殖,通常在旱季後期至雨季達到高峰。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繁殖期,發出發聲是反覆的,低調的求偶聲,似"嗚、嗚-,嗚、嗚-"。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C. i. indica (Linnaeus, 1758) – 印度次大陸(喜馬拉雅山麓的S),南中國(東南四川,雲南,廣西,海南),台灣和南琉球群島,以及南至東南亞和菲律賓的南至 Lesser Sundas(東至Alor),Sulawesi,Moluccas(SE部分除外)和W Papuan Is。
- C. i. robinsoni E. C. S. Baker, 1928 – 斯里蘭卡。
- C. i. maxima E. J. O. Hartert, 1931 – 安達曼。
- C. i. augusta Bonaparte, 1855 – 尼科巴島。
- C. i. natalis Lister, 1889 –Christmas I (S of Java)。
- C. i. minima E. J. O. Hartert, 1931 – 在NW新幾內亞農福爾島,比亞克和努姆島(Geelvink灣)的島嶼。[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grey-capped emerald dove,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