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人與喜鵲(馬金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老人與喜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老人與喜鵲》中國當代作家馬金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老人與喜鵲

那天早晨我照例去看鳥雀。

大東廣場東北角臨着一段瀋撫鐵路,鐵路北側是新開河,河堤上植着粗大的楊柳;南側沿着鐵路是一大片白楊林,幽靜、安逸。那兒有草,有草籽,有吃草的蟲,有鐵路上散落的食物,那裡是鳥雀的天堂

林中縱貫一條石板路,在大約三分之一處,路的南北相對安放着兩張彎成月牙的石凳,那附近常年生活着一群鳥雀。

每當清晨,出門散步的時候,心常常不由自主地隨着腳走向那裡,那兒有與我相熟的一群麻雀。

那天,一踏上林中石板路,便感覺到異樣。往日嘰嘰喳喳聊成一片的麻雀,今天只是偶爾幾隻斗下嘴,之後就默然了,全然沒了以前的歡快。噢,原來在雀群中多了一隻花喜鵲:黑白相間的羽毛,流線型美麗的軀體,長長的尾巴,宛若着白襯衫穿燕尾服的酒店靚仔服務生。它在一根白楊枝上,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不安定跳動,一看就是個頑皮的小傢伙。

我今天給雀兒帶來的是兒子愛吃的小浣熊乾脆麵,捏碎了撒向石板路。雀兒們「忽」一下飛聚來,喙啄在石板上聲音,好似一陣敲打的急雨。我喜歡聽這聲音,喜歡看這雀兒啄食時頭都不抬情景,恰似我做好飯給飢了的小兒而他頭不抬把食物努力塞滿嘴的樣子,溫馨會剎那盈滿心頭。

它——小花鵲,卻沒有飛下來,但把頭俯得低低的望着下面、尾巴一撅一撅努力保持着平衡,「它們吃的可真香!」它心裡一定這麼想。「可那個人我不太放心!」它迅速的抬頭瞥了我幾眼。我走到它下面一個石凳,把剩下的碎方便麵撒在上面,然後走到對面離它遠一點的石凳坐下。它抬頭望了望我,頭點了幾點,迅速飛竄下來,落到方便麵碎渣前,喙向着碎屑點點,再抬起頭看看我,忽然不放心起來,向側面誇張地橫移兩大步。低着頭,看也不看我,我猜它是用眼睛餘光瞄我呢!陽光透過樹枝投在石凳上斑駁的影子在微風中一漾漾的。終於,它動心了,把腳向碎屑那移了一小步,再移一小步,慢慢地蹭到食物那,突然叼起一根碎屑飛快轉身竄到一棵高樹的橫枝上。

慢慢的我們相熟了。

它是個聰明而又頑皮的傢伙。它會站在白楊枝頭向着麻雀唱稚嫩的晨歌,響亮而清脆;它會銜着一根軟樹枝以石凳為舞台跳搖頭舞,認真而樸拙;它會學我的樣子在石板路上散步,誇張而俏皮。調皮時,它會向你飛來,在你害怕欲躲時快速掠過你的肩頭,嚇你的心怦怦亂跳;不高興時,會在你面前,把地上的石子、樹枝、紙片銜起來亂丟個不停。它總是帶着這樣或那樣的傷(喜鵲喜歡打架),舊的未去新的又來,讓我很是心痛!我想為它療傷,但它時刻對我保持警覺,從不讓近它身前。

六月的陽光已經很熱了,空氣中瀰漫着夏的懶散。

我再一次看到那個老人,花白的頭髮,手裡多了一副拐杖,走路愈加蹣跚。老人大約有半年沒有來,我聽說他得了輕微的腦血栓,現在老人左側肢體明顯的笨拙。

老人胸前依然吊着一個布口袋,裡面放着他的物品,如日本動畫片《多啦A夢》中機器貓的百寶袋,需要什麼就伸到裡面取,應有盡有,我甚至看到他從裡面拿出過一根雪糕,自己不吃,咬成小塊,餵鳥。他不喜歡說話,你與他言,多半是他怔怔地望着你,好久不回答,回答也是多是答非所問。

現在,他每天前來餵鳥,那是他一天生活的主題。

一個雨後的清晨,我去的稍晚。到時,有環衛工人在修剪林中的雜草,石板路上撒滿草屑,林中飄滿斷草的甜香。樹葉把陽光篩成一個個不規則的圓點,撒在濕潤的泥土上,雀兒們在圓點間蹦來蹦去找蟲兒吃。遠遠的我看見老人以異樣的姿勢坐在石凳上。近了,發現小喜鵲也在石凳上,原來他們在認真吃一顆桃子。老人首先把桃皮磕了、咽下,再咬下一小塊桃肉餵給靜靜等在石凳上小喜鵲。他們吃得很慢,老人牙不好左手明顯的不靈活,但平日裡好動、頑皮的小喜鵲一直非常耐心的在等。它吃的很快,吃完就側着頭望向老人,黑亮亮的頭,烏溜溜的眼,腹部的羽毛潔白如雪,頸與背是純黑的,而收束在背部雙翅與長尾自前往後呈現紫色、藍色、綠藍色,幽幽閃着金屬光澤,一個彩色的非常漂亮的小傢伙。它的唇角破了,右腿也有些瘸,尾羽中的一根稍稍斜出,這是它的傷。終於,他們吃完了,老人把桃核放在石凳上,小喜鵲對桃肉的香甜好像意尤未盡,依然在啄核上的剩果肉,可是桃核一動一動的不穩定,老人用笨拙的左手想把它按住,努力了幾次不成功。突然,老人拿起桃核放在嘴裡,然後蹲了下去用嘴叼着去餵小喜鵲。

一幅含飴弄孫的溫馨畫面,空氣中瀰漫着青草的甜香。

最後,吃完桃核上剩肉的小喜鵲把喙在老人花白的頭髮上蹭了蹭,滿意飛到一棵橫枝上梳理起羽毛。

我驚詫極了!老人才來半個多月,卻與小喜鵲成了莫逆之交。我相問起來原因。老人抬起頭,渾濁的雙眼望向我,吃力地說:「我、我與它一起吃東西。」突然燦爛笑起來,笑得滿面慈祥,笑到最後又頑皮的吐下舌頭。一剎那,林間的陽光亮麗起來,空氣中流動着青草的甜香。

人的一生中,面目最可愛的是孩童,最可憎的是中年人。孩童的笑臉宛如晴天,是無邪真誠心的表象;中年人的笑臉多半是裝出來的:假、做作,其實那是一顆複雜心的表象。人到老年,滄桑淡去,心漸漸歸負平靜,往往又萌出孩子般無雜念的童心,,因此呈現慈祥笑臉。

美國生物學家研究發現鳥類能識別「壞人」面孔,喜鵲是鳥類中最聰明者之一。我想,小喜鵲一定不太喜歡我這張「假面」,而喜歡那慈祥的老爺爺「笑臉」!

最後一次見它的時候,是黃葉飄飛的季節,它明顯的長大了,「喳喳喳」叫聲里激盪着成熟的魅力,我知道它不再屬於這裡了。

如果人生是一部裝幀精美的書,每一天是一頁,我想很多頁都是空白,或是淡淡幾筆,可認真書寫的一定不多。因為,我們大多數的每一天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碌碌而過,在心海中留下刻痕太少,難以成篇。但在我與老人和小花喜鵲那幾頁,我會用最喜愛的仿宋字、綠色的箋在心情靜好的時候謄寫下來,純淨和美、不染纖塵! [1]

作者簡介

馬金海,遼寧省新民市地震局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