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子失蹤之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老子失蹤之謎中華悠悠五千年,產生過多少多少奇人?發生過多少異事?又有多少謎團的答案已隱沒在歷史的黑洞中?有些人充滿傳奇,就連最終的去向,也成為歷史懸案,成就一段段傳奇,在後人的嘴裡或筆下,被不斷演繹。[1]

提及我國歷史上去向成謎的名人,老子當數第一。老子,一個婦孺皆知的名字,是中國古代哲學家、思想家和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道家故事中凡人修仙的典範,更是讓無數人津津樂道的傳奇。

一部《道德經》,短短五千字,卻擊破了多少歲月之浪的滌盪?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仍受國人熱捧,甚至風靡全球,它所散發出的智慧之光,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為多少時代的巨人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在司馬遷的筆下,將老子的傳奇濃縮為短短數十字,「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因而人稱老聃,曾做過周王室管理藏書的史官,後來隱居不仕,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後莫知其所終」,好一個「莫知其所終」,為世人留下太多遐想的空間。

在《列仙傳》一書中,對老子出關一事,是這樣描述的,「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入大秦,過西關。關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強使著書,作《道德經》上下二卷。」

南朝宋人裴駰《史記》「集解」引《列仙傳》: 「關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內學星宿,服精華,隱德行仁,時人莫知。老子西遊,喜先見其氣,知真人當過,候物色而跡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與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臣勝實,莫知其所終。亦著書九篇,名《關令子》」。

司馬貞「索隱」引《列仙傳》則是這樣說的:「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按《列仙傳》記載,老子是在出關過程中,被關令尹喜強使著書,也就是現存於世的《道德經》。在這之後,便「不知其所終」 了。

也就是說,老子是在將他的智慧著成書後失蹤的,究竟去了哪裡?幾千年來,雖是眾說紛紜,但卻均無過硬證據。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有多少人能明白這簡單幾十字所蘊含的哲理?[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