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家的味道(李春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老家的味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老家的味道》中國當代作家李春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老家的味道

每當我走過老街的時候,舌尖上總會泛起老街里曾經難忘的美味。剎那間,小吃一條街喧譁熱鬧的場面又鮮活在眼前。馬至成清真牛肉包子,趙老七的米粉粑,小木桶里的五香蠶豆,篾蒸籠里熱氣騰騰的發糕,炸油條攤子上香味撲鼻的油條、卷子和麻花…。這些美食在泛黃的記憶里又飄起撲鼻的濃香,流逝的時光真的無法冷卻這些記憶的溫度,在我心中歷久彌香。

從母親口中知道家鄉有句老話:「齊山十八家,家家做小粑」 ,可見家鄉的小粑很早就出了名。如今,街市上的早點,小粑可謂名列前茅,是每天早餐中不可或缺的美味,也是許多離鄉遠行的人心中的思念。小粑似乎已經成了家鄉的特殊符號,無論走到那裡,卻很難割捨這縷鄉愁。

現在的小粑,用鹹菜、粉絲、蘿蔔絲等裝餡。是老面發粉,用平底鍋,燒柴火水煮油煎。可那時老街里的小粑和現在的做法卻大相徑庭。在郭西街老茶館對面,有家趙記小粑店,那裡的米粉粑在老街家可謂喻戶曉,精挑細選上好的秈米用石磨磨出米粉,用細篩籮篩三次,篩去上面粗的,下面最細精粉用熱水拌和,揉出的粉團綿軟,顏色如白玉一般。用小青菜蝦米豆乾裝心,做出的米粉粑上蒸籠蒸熟。一次可蒸五、六籠,一層層碼好,大鍋里盛滿水,灶里燒着旺旺的柴火,火苗竄得老高,店堂里熱氣騰騰。蒸好後打開籠蓋,頓時香氣四溢。白白的米粉粑晶瑩剔透,透到裡面的綠色的菜心隱約可見,恰似一塊塊帶綠的白玉。不用品嘗味道,那色就已經奪人眼球了。

這樣精製的美食緣於每道工序的精挑細作,每一個小粑都是一件精雕細琢的工藝品,它浸潤着老店師傅的精湛技藝和對食物濃厚的情感,一陳不變的傳統手藝和精益求精的態度,把這種特有的老街味道表現得淋漓盡致。老街里的人們每天早上都會來買粑,特別是茶館裡有許多茶客更喜歡吃這樣的小粑,每次上茶館喝茶,總要用荷葉托來三、五個小粑就着開茶慢慢品嘗,綿軟可口,好不愜意。粑吃完了,桌上留有餘溫的荷葉還散發着淡淡的粑香,不捨得扔掉。此時想起這種米粉蒸粑,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對食物的回味,而是被保存在歲月中的美食文化和生活記憶。

說到米粉蒸粑,不由得又讓我想起孝肅街劉家的芝麻糖心糯米粑,用糯米磨成水澱粉,吊在白布袋裡淋去水分,黑芝麻炒熟碾碎拌上綿白糖裝餡,在柴火灶平底鍋里用油煎,特點是皮薄餡多、金黃綿軟。吃他家的粑有個講究,先咬一小口,吮吸裡面的糖心,才不至於被流出來粑心燙手。聽人說過一個笑話,「有位初次上街的鄉下人,走過劉家粑店,看見黃燦燦、油亮亮的糯米粑實在誘人,就買了個嘗嘗。下嘴太快,糖心餡子流了出來,淌到手掌上順流而下,他慌忙抬起手用舌頭去舔,粑裡面的糖心又滴到後背上。」 聽了讓人捧腹大笑。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但劉家糯米粑在那時候的確確很有名。小小的家庭作坊,一絲不苟地繼承着傳統技藝,做到精工細作,用料考究,一直保持着老街不變的味道。在人們的腦海中,也只有故鄉的味道才這樣熟悉而頑固

老街里還有一種類似如粑的小吃,叫芝麻燒餅。燒餅是北方一款經典的麵食。也是深受老街里人們喜愛的大眾美食。和粑不同的是燒餅用炭火烤,以優質小麥頭道面為原料,老面發酵,有糖心燒餅蔥油燒餅。我對蔥油燒餅情有獨鍾。沾滿芝麻的燒餅,才出爐散發着熱熱的香酥味道,咬上一口蔥香撲鼻,外脆里軟,芝麻香混合着蔥香,讓人感覺欲罷不能。在我心中,童年吃的蔥油燒餅和母親做的蒿子粑一樣難以忘卻,因為都有一種濃郁的鄉土的味道,這味道無時無刻不在撩撥着我的味蕾

記得老街烤燒餅的大爐子外面是木製的,比家裡烘火的火桶要大要高,裡面糊上耐火泥。烤燒餅用的木炭是大山里燒的雜木炭,木炭在燃燒時飄出來的熱氣還散發出樹木的香味,有一種森林里的味道。烤餅師傅把案板上做好的燒餅灑上芝麻,要貼到炭火正在燃燒的爐子裡,面對熾熱的高溫,必須先把爐子下面的通氣孔堵上,快速而準確地將一個個燒餅貼到爐膛里,然後拿掉堵在通氣孔上的塞子,隨空氣流入,爐膛里竄出通紅的火焰。不一會就聞到爐子裡燒餅的香味飄散出來。圓圓的燒餅被炭火烤炙得頂部鼓起,顏色金黃就象煮熟的蟹殼,人們又稱這種燒餅為「蟹殼黃」 。那些年,這種大眾食品,曾經風靡大街小巷。拉車的、賣菜的,以及街頭補鍋補傘的手藝人,清晨或者中午買兩、三個就能當一餐。方便快捷,如同現在的快餐。

我對古舊的東西比較喜歡,比如陳年往事,比如生活中的舊物,比如各具人文的老街,以及藏在老街深深淺淺的小巷子裡的美食。時常懷念在斑駁的牆邊,在古舊的屋檐下,從小吃攤點飄散出來美食的味道。那味道似乎還一直縈繞在老街,縈繞在心頭。

[1]

作者簡介

李春生,安徽人,出生在五十年代,是一個愛好文字的老退休工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