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年的愛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老年的愛憎》是中國當代作家汪曾祺寫的散文作品。

作品欣賞

大約三十年前,我在張家口一家澡堂洗澡,翻翻留言簿,發現有葉聖陶給一個姓王的老搓背工題的幾句話,說老王服務得很周到,並說:「與之交談,亦甚通達。」「通達」用在一個老搓背工的身上,我覺得很有意思,這比一般的表揚信有意思得多。從這句話里亦可想見葉老之為人。因此至今不忘。

「通達」是對世事看得很清楚,很透徹,不太容易着急生氣發牢騷。

但「通達」往往和冷漠相混。魯迅是反對這種通達的。《祝福》里魯迅的本家叔叔堂上的對聯的下聯寫的便是「事理通達心氣和平」,魯迅是對這位講理學的老爺存諷刺之意的。

通達又常和恬淡、悠閒連在一起。

這幾年不知道怎麼提倡起悠閒小品來,出版社爭着出周作人、林語堂、梁實秋的書,這說明什麼問題呢?

周作人早年的文章並不是那樣悠閒的,他是個人道主義者,思想是相當激進的。直到《五十自壽》「且到寒齋吃苦茶」的時候,魯迅還說他是有感慨的。後來才真的閒得無聊了。我以為林語堂、梁實秋的文章和周作人早期的散文是不能相比的。

提倡悠閒文學有一定的背景,大概是因為大家生活得太緊張,需要休息,前些年的文章政治性又太強,過於嚴肅,需要輕鬆輕鬆。但我以為一窩蜂似的出悠閒小品不是什麼好事。

可是偏偏有人(而且不少人)把我的作品算在悠閒文學一類里,而且算是悠閒文學的一個代表人物。

我是寫過一些談風俗、記食物、寫草木蟲魚的文章,說是「悠閒」,並不冤枉。但我也寫過一些並不悠閒的作品。我寫的《陳小手》,是很沉痛的。《城隍•土地•灶王爺》,也不是全無感慨,只是表面看來,寫得比較平靜,不那麼激昂慷慨罷了。

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不動感情的人。我不喜歡那種口不臧否人物,絕不議論朝政,無愛無憎,無是無非,膽小怕事,除了豬肉白菜的價錢什麼也不關心的離退休幹部。這種人有的是。

中國人有一種哲學,叫作「忍」。我小時候聽過「百忍堂」張家的故事,就非常討厭。現在一些名勝古蹟賣碑帖的文物商店賣的書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鄭板橋的「難得糊塗」,二是一個大字——「忍」。這是一種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學。

周作人很欣賞杜牧的一句詩——「忍過事堪喜」,我以為這不像杜牧說的話。杜牧是凡事都忍嗎?請看《阿房宮賦》:「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三日

載一九九四年第一期《鐘山》[1]

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發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點30分,汪曾祺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7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