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街仲夏夜(宮鳳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老街仲夏夜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老街仲夏夜》中國當代作家宮鳳華的散文。

作品欣賞

老街仲夏夜

兒時記憶里的老街仲夏夜,是別有情致的。說書的,彈唱的,休閒的,納涼的,玩耍的,捉蟲的,在如同白晝的燈光下,演繹另一番人間故事。

麥子進了糧囤,老天落了透雨,東鄉打鼓人就來了。在老街口,支上大鼓,先咚咚咚地敲上一通,東南西北的都知道往年那個半瞎子,帶着個半大孩子,又來說書了。太陽下了山,鼓點催命似的密集響起來。田裡的人抓緊鋤完最後兩鋤,回家拿上涼饃和蒜頭,掂着方凳和蒲扇晃晃蕩盪來到街口。說書人高個頭,黑臉膛,粗嗓門,沙啞腔,一手拿鼓槌,一手拿竹板,一開口先抑揚頓挫地"哎哎哎"上幾句。然後就是時吟時誦、時白時唱的正文了。我至今記得《楊八姐遊春》中"一兩星星二兩月,三兩清風四兩雲,曬乾的雪花兒我要半斤"那腦洞大開的唱段。第二天早上,爺倆就拿着一個瓷缸挨門挨戶的收糧食,作為辛苦費。家家戶戶都把瓷缸裝得冒尖倒進布袋裡,再熱湯熱饃地請他們吃飽喝好。

說書人不來,地方道情班子拉着器樂也要來,"得得喔喔"地唱上半宿,第二天照例拿着瓷缸各家各戶的收糧食,然後晚上再"書接上回".再好的劇目,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也就幾分鐘的熱度,好在路口可以捉各式各樣的飛蟲。

老街口電線杆上有盞燈,照得這一片如同白晝。飛蟲很多,動靜最大的是知了,像一顆出膛的子彈,帶着響亮的哨聲,急促而焦灼地由遠而近,"啪"一聲,一頭撞在線杆上或線杆後面的屋牆上,暈頭轉向地落向地面。比較受歡迎的還有大螞蚱,俗稱"大老扁",青綠色,體長個大,腿長翅寬,善跳健飛,白天在草叢裡是不易捉到的,一旦落到路燈下,就溫柔可愛,隨人捏取;還有個頭未成的蟋蟀,圓頭的,平頭的,在地上跳來跳去。個頭最大的是屎殼郎,黑不溜秋的,常躲在暗影里,不小心摸到後大家都會連着"呸呸呸"數聲。最讓人討厭的是臭娘娘,那個臭味特別粘人,一不小心摸着了,把手反覆洗上個十次八次的,也除不掉。最可怕的就是螻蛄,瞪着小眼睛,揮舞着兩把大鉗子,在手裡吱吱地叫個不停,使勁地掙扎和反抗;還有螳螂、三角頭、綠披風在地上迅速地爬來爬去,雖然扛着兩把大刀,給人的感覺卻是天真和可愛。除了臭娘娘和屎殼郎,只要捉到一律塞進瓶子,作為雞鴨的食糧。我們常常捉了一瓶又一瓶,直到筋疲力盡

累了,就偎在祖母身邊,等着大蒲扇一下一下從頭扇到腳,再從腳扇到頭,讓汗一點一點地消下去。然後,爬上路邊老槐樹下的軟床,翻個身就睡着了,夢裡沒有鑼鼓,有的是剛煮熟的鴨蛋,光潔,溫潤,透着腥,散着香。

[1]

作者簡介

宮鳳華,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