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藝術字網的圖片

耕(拼音:gē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見於戰國金文 ,古字形從耒從井。井代表井田,兼表音。耕的本義指犁田、翻地,泛指從事農業活動,又引申比喻為進行某種活動或致力於某種事業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耕

拼音; gēng

注音字母; ㄍㄥ

平水韻部; 下平八庚

部首; 耒

總筆畫; 6+4

五筆; DIFJ

造字法; 會意字、形聲字

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統一碼; 基本區 U+8015

四角碼; 5590 0

倉頡碼; QDTT

字級; 一級(編號1766)

異體字;

  • 畊、ࠛ�、ࣚ�、ढ़�、ও�

GBK B8FB

文字源流

"耕"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還未有發現,但在先秦典籍中早有記載。如《管子·八觀》:"行其田野,視其耕芸,計其農事";《山海經·海內經》:"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商君書·慎法》:"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害者非戰不免,境內之民莫不先務耕戰,而後得其所樂"等。

因為形近"男"的關係,篆文字形類化為左耒右井的"耕",字形已與現代相似。"耒"表示犁田農具;"井"表示讀音;"井"字一說表示井田,此處也有表義的作用。從字形結構可知其本義,是用齒耙翻鬆土地,準備播種。隸書寫作圖4、5,將篆文簡化成"耒"。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四】【耒部】古莖切(gēng)

犂也。從耒井聲。一曰古者井田。

說文解字注 छ�也。

段注:牛部曰:छ�,耕也。人用以發土。亦謂之耕。

從耒丼。

段注:會意包形聲。古莖切。十一部。

古者井田,故從井。

段注:此說從井之意也。以上十字依《韻會》所據鍇本。

摺疊廣韻 古莖切,平耕見 ‖井聲耕部(gēng)

耕,犂也。《周書》曰:"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耕田而種之。"古莖切。一。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耒字部】耕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4

古文:畊

《唐韻》古莖切。《韻會》古庚切。《正韻》古衡切,並音更。《說文》:犂也。古者井田,故從井。《易·無妄》:六二不耕穫,不葘畲,則利有攸往。《禮·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山海經》: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又《正字通》:凡致力不怠,謂之耕。

又假它事代食,若力田然,亦曰耕。揚子《法言》:耕道得道,獵德得德,是獲饗也。吾不睹參辰之相比也。《拾遺記》:賈逵門徒來學,不遠千里,獻粟盈倉。或雲:逵非力耕,所謂舌耕也。任彥升《薦士表》:旣筆耕為養。《唐書·王勃傳》:心織而衣,筆耕而食。《宋史·王韶傳》:家酷貧,執卷不輟。家人誚其不耕。韶曰:我嘗目耕。

又人名。《史記·仲尼弟子傳》:司馬耕,字子牛。

又鬼名。《山海經》:東南三百里曰豐山,神耕父處之。《張衡·東京賦》:囚耕父於淸冷。注:耕父,旱鬼。

又鳥名。《山海經》:西北一百里,曰堇里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鵲,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青耕,可以御疫。

又琴曲名。張衡《思玄賦》:嘉曾氏之歸耕兮。注:琴操曰:歸耕者,曾子之所作也。

字形書法

【規範提示】"耒"的首筆是橫,末筆捺改點。

【寫法】"耒"略窄,"井"略寬,頂部左右旁齊平,底部"井"略低。"耒",第二、三橫分寫在橫中線上下。"井",上橫起筆於豎中線,與"耒"的第二橫持平;下橫從"耒"第三橫下側起筆,收筆於橫中線;撇筆從豎中線右側起筆,撇向"耒"下側;長豎起筆高,收筆低。[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