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耶加雪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耶加雪菲照片來自

耶加雪菲[[咖啡豆],最早的定義是產自於衣索比亞境內,一個名為耶加雪菲鎮的咖啡豆。

大部分咖啡迷可能對衣索比亞並不陌生,他是阿拉比卡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生/野生咖啡基因庫之一,境內多半生產型態是小農合作社的方式呈現,產季在每年的10-12月。

而耶加雪菲(Yirgacheff)是衣索比亞最有名的產區,位在衣索比亞南部基迪歐(Gedeo)地區一個小產區,收成的咖啡豆都來自當地的咖啡小農,可說是集合了眾多咖啡小農的心血。一開始耶加雪菲咖啡豆並不起眼,因為豆子小小顆的並不符合大眾以為的碩大便是美概念,但喝過耶加雪菲的咖啡愛好者們都驚為天人,咖啡居然可以有這麼明顯的花香氣以及檸檬柑橘調性,讓人印象深刻。也因此衣索比亞耶加雪菲就越來越有名,搭著第三波精品咖啡豆浪潮聞名世界。

耶加雪菲不僅是精品咖啡最受歡迎的單品,甚至有名星巴克覬覦這個名稱;在2004年時星巴克試圖要把「耶加雪菲」註冊成其下的品牌商標,這可氣壞了衣索比亞當局以及全球咖啡愛好者。直到2007年、衣索比亞政府提出國際訴訟,之後才解放耶加雪菲咖啡的名稱。

因為耶加雪菲的風味實在是太特別了,且深受喜愛

所以衣索比亞對於」 耶加雪菲」的定義也不只是產地的概念。在衣索比亞ECX的交易制度分類下,耶加雪菲不只是耶加雪菲鎮生產的稱為耶加雪菲

,在衣索比亞官方認定的包含了瓦娜果(Wanago)、耶珈雪啡鎮(Yirgacheffe)、柯契爾(Kochere)以及金蕾娜安巴雅(Gelena Abaya)法定區域;

意思就是說,並不是在耶加雪菲本鎮生產出來的咖啡,也有可能被稱作耶加雪菲! [1]

咖啡是衣索比亞文化的核心

衣索比亞,咖啡的生產既是多數人的勞動、也是重要的收入來源,而咖啡這個作物也融入了這個國家的文化和經濟。

衣索比亞是世界第六大的咖啡生產國,據報導,2018年全球直接或間接從事咖啡業的人為一億人,而衣索比亞咖啡從業人員就佔這一億人的20%。2017年,該國生產了約47萬噸咖啡生豆,其中就出口了約16萬噸,這代表衣索比亞出口的咖啡不到其生產總量的一半,其餘的都在國內消費。

咖啡融入衣索比亞的社會結構已有數百年曆史了,據報導,當地在社交活動的常用詞是「buna tetu」,意思是「喝咖啡」,衣索比亞最著名的諺語之一是「buna dabo naw」,意思是「咖啡是我們的麵包」。[2]

耶加雪菲照片來自

最靠近耶加雪菲鎮的產區

耶加雪菲特性

耶加雪菲是[[西達摩]產區的一部份,但由於其品質出色,它又獨立細分出自己的微產區。雖然這裡也生產一些日曬咖啡,但這裡生產的大多數咖啡都是經過[[水洗處理]的。

耶加雪菲咖啡農民合作社聯盟(YCFCU)有28個主要的合作社成員,代表該地區的45000多個成員的農民。YCFCU副總經理Andualem Shiferaw表示:「一般的YCFCU的特徵是酸質明亮、中等醇厚度的咖啡,香氣獨特、花香濃郁、中高強度的酸、飽滿且綿長的餘韻。」

「風味特性可能依照海拔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例如,Chichu and Michle合作社在海拔1600~1800公尺的地區所生產的咖啡具有香草的香氣。但是,來自Idido、Adadao和Aramo合作社的咖啡,在2000~2400公尺的栽種海拔下,可能散發出花香。」[4]

耶加雪菲日曬法與水洗法風味的不同

  • 水洗的耶加雪菲喝起來能夠感受到檸檬的酸感,還會感受到淡淡的茉莉花的香氣,留下無窮回味……

水洗的耶加雪菲有著明亮且純凈的風味與酸度, 著重甜味、具有較少香氣以及果酸味

  • 日曬的耶加雪菲喝起來帶有類似紅酒的香氣,那種味道讓每一個喝過它的人都嘆為觀止,如痴如醉!

日曬耶加雪菲在經過烘焙過後酸度變得並不那樣純粹,有著更加狂野的果香,而且味道不酸,焦苦味會更重一些,口感會濃郁很多,風味更是別具一格。[5]

視頻

=== 耶加雪菲?西達摩?一次搞懂衣索比亞兩大產區! ===

耶加雪菲不是咖啡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