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布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耶布斯,外文名:Jebus,基督教聖經人名。
《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1](含亞蘭文)寫就,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它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一共27卷[2]。
簡介
耶布斯是含之孫,迦南的第三個兒子,他的發源地即在耶路撒冷城。耶路撒冷城在亞伯拉罕的時代叫作撒冷(意即「和平」)。(來7:2)在約書亞時代,是一個亞摩利人的城,城中還雜有赫人在內,並且臣服於埃及,埃及稱其為烏路撒冷。耶布斯人占領該城後,偶爾也稱該城為耶布斯城。大衛攻取定都該城後,也稱為「大衛城」。(撒下5:7)
耶布斯城原有之城區僅占有俄斐勒山的山頭,東接汲淪溪,南接欣嫩谷,西接泰羅邊谷(亦稱中央山谷),北接聖殿山,三面溪谷之底與城之高差在 40 至 70 公尺之間,陡峭異常,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天險之地。城的東側有一個名叫基訓泉的水泉,可常年供應城內所需之水,在戰爭之時都無缺水之慮並加以建築又高又厚的城牆,就成了一座堅固的堡壘。該地區在主前三千年以前即已有人煙,耶布斯人定居在該城及其四周,他們的地被形容為「流奶與蜜之地」(出3:8,17)。
耶和華應許要把耶布斯人的土地賜給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創15:18-21;尼9:8)為了履行承諾,耶和華從埃及拯救了自己的子民,差天使在他們前頭先行,領他們過約旦河,吩咐他們要勇敢堅強,要把敵擋他們的人趕出去。(出13:3-5;23:23;33:1,2)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不可跟耶布斯人和其他迦南人立約或結親,要把他們滅盡,一個都不能留下,「免得他們教導你們學習一切可憎惡的事」。(出34:11-16;申20:16-18)
耶布斯王亞多尼洗德聽聞以色列人屢戰屢勝,不但攻下耶利哥和艾城,連基遍人也主動歸降,於是號召另外四個王聯手出擊,一心要阻擋以色列人。(書9:1,2;10:1-5)在接下來的戰役中,耶和華使太陽和月亮停住,結果迦南聯軍慘敗,五王被生擒後處死,屍體被掛在木柱上示眾。(書10:6-27;12:7,8,10)
約書亞攻占應許之地的南部及中部地區以後,就轉移進攻約旦河西的北部地區。耶布斯人再次跟其他民族聯合,在夏瑣王耶賓率領下迎戰以色列人。憑着耶和華的幫助,以色列人再度擊潰耶布斯人。(書11:1-8)後來「猶大人攻打耶路撒冷,將城攻取。」(士1:8)耶布斯城的位置剛好就在猶大和便雅憫部族的邊界,便雅憫部族分得耶布斯作為產業。(書15:1-8;18:11,15,16,25-28)然而「便雅憫人沒有趕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仍在耶路撒冷與便雅憫人同住,直到今日。」(士1:21)以色列人不但沒有把耶布斯人趕走,還讓自己的兒女跟他們結親,甚至事奉他們的假神。(士1:21;3:5,6)耶路撒冷城也復歸耶布斯人掌控達四百年之久。(書15:63)
後來大衛接替掃羅作王,擬討平各地,統一王國。耶布斯人以耶布斯城固若金湯為傲,向大衛挑戰說:「你若不趕出瞎子、瘸子,必不能進入這地方」(撒下5:6;參代上11:5)。大衛就派約押「上水溝攻打」,克服各種困難,終於攻下該城(撒下5:8)。大衛後來從耶布斯人亞勞拿手里買下城北的一個脫穀場,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獻上特定的祭物。(撒下24:16-25;代上21:15,18-28)多年後,所羅門在同一個地點,建了一所宏偉的聖殿。(代下3:1)
耶布斯(耶路撒冷)不僅在大衛及所羅門時期,是以色列國的宗教中心。同時在經歷了多個世紀後,成為 「世界屬靈之都」。直到今天,她仍是世界上3個主要一神宗教的中心。1947年,聯合國通過耶路撒冷成為國際區,開放給各個民族,使這個前為耶布斯人的城市,變成「耶和華殿的山……萬民都要流歸這山」(賽2:2;啟21:2)。
參考文獻
- ↑ 古希伯來字母的發展與演變,網易,2021-04-11
- ↑ 宗教文化的思想價值,豆丁網,201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