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耶穌會教堂 (維也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耶穌會教堂
圖片來自vienna-trips

耶穌會教堂(德語:Jesuitenkirche),又名大學教堂(德語:Universitätskirche),是一座兩層、雙塔的教堂,受早期巴洛克原則的影響,由安德烈·波佐改建於1703-1705年。位於奧地利維也納的Dr. Ignaz Seipel-Platz,緊鄰維也納大學舊樓。

歷史

耶穌會教堂於1623年到1627年修建在早期禮拜堂的遺址上,當時耶穌會將他們自己的的學院併入維也納大學的哲學和神學系[1]。皇帝為學院和教堂進行動土儀式,而教堂被奉獻給聖徒依納爵·羅耀拉聖方濟·沙勿略

1703年,耶穌會的安德烈·波佐修士是一位建築師、畫家、雕塑家和quadratura大師,皇帝利奧波德一世邀請他裝修這座教堂。他增建了雙塔,將早期巴洛克風格立面加以改建,有狹窄的水平面和垂直剖面。窗戶的設計,狹小的壁龕(有塑像)和立面較小的中央部分偏離了鐘樓的巴洛克風格。

工程完成後,教堂被重新奉獻給聖母升天

室內

儘管其外觀相對樸素,但是室內有非常華麗的仿大理石柱子、鍍金和許多寓言的天頂壁畫。天花板分為四個隔間,運用了錯覺技術。安德烈·波佐在1703年開始,卓越的錯視畫派的穹頂,畫在天花板的平坦部分,是一個真正的傑作。

參考文獻

  1. Wehdorn, Manfred. Vienna. a Guide to the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s. Berlin: Springer. 2003: 97. ISBN 3211408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