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耿鎮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耿鎮鎮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地處五台縣東南部,東與河北省平山縣為鄰,南接高洪口鄉,西鄰茹村,北靠靈境鄉,距五台縣城45千米,區域總面積218.33平方千米。

1949年,耿鎮鎮境域屬五台縣第二區;1984年9月,由耿鎮公社改為耿鎮鎮。截至2018年末,耿鎮戶籍人口為14606人。2021年5月,五台縣撤銷靈境鄉,整建制併入耿鎮鎮。截至2020年6月,耿鎮下轄15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耿鎮村。

耿鎮鎮糧食作物以玉米、穀子、馬鈴薯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為主。2018年,耿鎮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1]

建置沿革

1949年,耿鎮鎮境域屬五台縣第二區。 1956年,分屬耿鎮、松岩口、紅石頭3個鄉。 1959年,屬上游公社。 1983年,屬耿鎮公社。 1984年9月,耿鎮公社改耿鎮鎮。 2001年1月,屋腔鄉併入耿鎮鎮。 2021年5月,五台縣撤銷靈境鄉,整建制併入耿鎮鎮。

區劃沿革

2001年1月,耿鎮鎮增設屋腔、南溝、馬家村、房腔、王秀溝、馬家峪、閣上、小峪和、大水溝、榆樹灣、夏留石、谷壘石、大南背、黑石溝、半溝里、暖腰子、曹老溝、西奔石、方子口、方子溝20行政村,共下轄51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耿鎮鎮下轄耿鎮、河北、松岩口、侯城圍、照吞口、紅崖、邢家莊、河西、北月池梁、北月池、瓮子溝梁、瓮子溝、火石嶺、腔水溝、麻岩、黃花梁、北垴、化塔、滿井、高南坪、寺塔、腰莊、寬坪、殊宮寺、三教神、智家峪、安窪、紅石頭掌、紅石頭、香爐石、陽灣、屋腔、南溝、馬家、房腔、王秀溝、馬家峪、閣上、小峪和、大水溝、榆樹灣、夏留石、谷壘石、大南背、黑石溝、半溝里、暖腰子、曹老溝、西奔石、方子口、方子溝51個行政村。

2019年,耿鎮鎮下轄耿鎮村、腔水溝、河北、候城圍、照吞口、瓮子溝、腰莊、麻岩、南坪、松岩口、邢家莊、紅崖、河西、北月池、殊宮寺、三教神、智家峪、屋腔、南溝、暖腰、西奔石、馬家村、閣上、方子溝、方子口、夏留石、榆樹灣、大水溝、紅石頭、香爐石30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耿鎮鎮下轄15個行政村:耿鎮村、河北村、侯城圍村、照吞口村、松岩口村、河西村、邢家莊村、紅崖村、殊宮寺村、麻岩村、方子口村、屋腔村、馬家村、榆樹灣村、南溝村, [8] 鎮人民政府駐耿鎮村。

2021年5月,以原靈境鄉和原耿鎮鎮的行政區域為耿鎮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耿鎮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耿鎮鎮地處五台縣東南部,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13°33′39",北緯38°43′21",東與河北省平山縣為鄰,南接高洪口鄉,西鄰茹村,北靠靈境鄉,距五台縣城45千米,區域總面積218.3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耿鎮鎮地勢四面高中間低;地形為山地;主要山脈有五台山山脈,境內最高峰黃木尖位於黃花梁村北,海拔2136米;最低點清水河床位於侯城圍村東南側,海拔750米。

氣候

耿鎮鎮屬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氣候溫涼,四季分明,春溫高於秋溫,春季溫暖乾燥多風,夏季炎熱而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冬季盛行西北風,夏季多為東南風;年平均氣溫8—9℃,年極端氣溫最低氣溫-26℃,最高37.8℃;年降水量400—500毫米,由於溫度高,蒸發快,一年四季多乾旱;無霜期年平均150—160天,全年10℃以上積溫3000—4000℃,年光照時數2670—945小時。

水文

耿鎮鎮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清水河1條,從北至南流經境內耿鎮、河西、河北、侯城圍、松岩口、紅崖、邢家莊等村,長10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耿鎮鎮有耕地面積19000畝,人均1.3畝;林地面積25.2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耿鎮鎮總人口1417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97人,城鎮化率2.8%;另有流動人口663人。總人口中,男性6864人,占48.4%;女性7306人,占51.6%;以漢族為主,達14050人,占99.15%;有苗、壯4個少數民族,共120人,占0.85%。2011年,耿鎮人口出生率8.3‰,人口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長率3.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4.76人。

截至2017年末,耿鎮鎮常住人口為13229人。

截至2018年末,耿鎮鎮戶籍人口為14606人。 [3]

經濟

綜述

結合2007年—2018年曆年地方生產總值,耿鎮鎮第一產業占地方生產總值收入的70%,第二產業占地方生產總值收入的5%,第三產業占收入的25%,屬於以農業為主、畜牧業為輔的鄉鎮。

農業

耿鎮鎮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馬鈴薯、穀子、莜麥、高梁、黃豆;耿鎮畜牧業以牛、羊、豬、雞、魚為主;特色農業以中藥材、藜麥、乾果經濟林為主。2011年,耿鎮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461萬元,比2010年增長8.5%,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0.3%。耿鎮鎮糧食作物以玉米、穀子、馬鈴薯為主。2011年,耿鎮生產糧食10000噸,人均705.7千克。耿鎮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耿鎮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180噸;蔬菜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5000噸,主要品種有茴子白、白菜、番茄等。耿鎮鎮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為主。2011年,耿鎮鎮牛飼養量1800頭,年末存欄1200頭;羊飼養量1800隻,年末存欄1400隻。2011年,耿鎮鎮生產肉類25.8噸;畜牧業總產值82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3.3%。2011年,耿鎮鎮水果種植面積120畝,產量30噸。

商貿

截至2011年末,耿鎮鎮有商業網點167個,職工625人。2011年,耿鎮鎮城鎮集市貿易成交額為725萬元,比2010年增長20%。

2018年,耿鎮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郵政業

2011年,耿鎮鎮郵政業務收入15萬元。 [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耿鎮鎮有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181人,專任教師10人;小學13所,在校生160人,專任教師8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47人,專任教師3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1所。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耿鎮鎮有農村實用人才1478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耿鎮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51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00人。截至2011年末,耿鎮鎮2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截至2011年末,耿鎮鎮有中央、省、市、縣等53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342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耿鎮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個,其中衛生院2所;病床3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5張;專業衛生人員34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9人,註冊護士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4人。2011年,耿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000人次。2011年,耿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3291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耿鎮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789戶,人數1058人,支出115萬元,比2010年增長48.4%,月人均92元,比2010年增長48.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38人,支出36.4萬元,比2010年增長17.8%;農村醫療救助3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醫療救助291人次,共支出15000元,比2010年增長15.6%;農村臨時救助628人次,支出13.8萬元,比2010年增長11.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8.4萬元,比2010年增長10%。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耿鎮鎮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2千米,投遞點44個,鄉村通郵率86%;征訂報紙10.5萬份、期刊460冊;固定電話用戶有938戶,移動電話用戶2575戶,寬帶接入120戶。 [5]

交通

截至2011年末,耿鎮鎮有縣鄉級公路3條,總長18千米 。耿鎮鎮有省道長原線直貫東西,是村與村之間由鄉道連接,主要道路都已硬化,修通了水泥路;忻阜高速公路經由西向東穿過,西起大運高速公路頓村互通以北3千米處,東至晉冀交界五台長城嶺,與河北保定至阜平的高速公路相接。

風景名勝

綜述

耿鎮鎮古遺蹟有嵌岩寺、二崖占、摩天寨、大方古寺、四圪塔殿、十八盤、石佛爺等;該地革命紀念地有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等。

九門九關太子城

九門九關太子城從河西村進入靈境鄉,依次為迎聖門、華塔門、三教門、殊勝門、彩虹門、紅石門、香爐石門、馬頭門和太子城;九門九關連接起一條三十里峽谷。

嵌岩寺

嵌岩寺坐落於河北村,北魏孝文帝所建,是佛道兩教合一的古剎。嵌岩寺占地約3800平方米,寺內現存碑石7座,記載了寺廟的遷徙變化歷史,寺前左右兩側的鐘鼓樓,經文物專家考證為五台山清建鐘鼓樓中的珍品。寺內有千年盆柏和白牡丹。

白求恩紀念館

白求恩紀念館坐落於松岩口村,是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紀念館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館內陳列有反映白求恩同志生活和戰鬥場景的歷史圖片。 2016年,白求恩紀念館被白求恩精神研究會確定為「全國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 ;2017年,被山西省委命名為「山西省黨史教育基地」 ;2018年,山西省政府命名為「山西省國防教育基地」 。

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

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位於松岩口村。模範病室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室內包括有白求恩同志生前為救助八路軍戰士用過的醫療器具。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加拿大共產黨員、胸外科醫師白求恩,在為中國的抗日軍民服務中,親自倡導、設計和施工,將村內一座龍王廟改建成有手術室、消毒室、醫務室、洗滌室等設施的外科病室被晉察翼軍區後方醫院譽為白求恩模範病室。1982年,國務院公布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山西省委命名為「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免費對社會開放。[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