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聶石樵(1927年-2018年3月13日),山東蓬萊人。與夫人鄧魁英在輔仁大學是同學。1952年院系調整,輔仁大學合併到北京師範大學。1957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一生從事古代文學史教學和研究工作,歷任北京師大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以中國古代文學史撰述、古代作家研究、作品箋注為學術方向,論述包括從先秦到清代,從詩歌、散文、戲曲到小說等各種體裁。曾任中國詩經學會顧問,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等。聶石樵的研究範圍囊括了從先秦到晚清的幾乎全部中國古代文學史,在每一個領域都有非常高的成就。聶石樵是一個典型的儒生,彬彬君子,從不與人計較名利。因為早年在輔仁大學的時候啟功給聶石樵上過課,聶石樵一直將啟功當長輩看待,默默為啟功做了那麼多事,從來沒有在外面炫耀過自己。是師大的「老雷鋒」。一生淡泊名利,從來不和別人爭什麼。[1]

聶石樵
出生 1927年
山東蓬萊
逝世 2018年3月13日(2018-03-13)(90–91歲)
國籍 中國
職業 學者
知名於 夫妻倆的三通居,記錄着一對學者夫婦的治學經歷。
知名作品 《古代小說戲曲論叢》

目錄

夫妻倆的三通居[2]

1985年,聶石樵、鄧魁英合著的《古代小說戲曲論叢》在中華書局出版,啟功教授在序言中寫到:「近代、現代夫婦真正合作的例子倒確實不少,但像聶、鄧二位,求學時同班、同好,工作時同校、同系、同教研室,又同在古典文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中相互砥勵、共同前進,這又豈是從前那些人所能企及的呢?」

聶石樵、鄧魁英教授相同的地方太多了,但卻不是同書。他們說,本來給書房起齋名為「耦耕居」,典出自《論語》的「微子」篇:「長沮桀滋,耦而耕。」意思是兩人並耕,這實在是一個極為貼切的齋名,可惜因為一間房子裡永遠放不下兩張書桌,所以「耦耕居」這個齋名一直是一個理想,並沒有啟用。現在的齋名是「三通居」,意思是書房、客廳、餐廳通用。

「三通居」里的書桌是聶石樵的,鄧魁英的書桌在臥室里。聶石樵教授專攻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鄧魁英教授專攻唐宋文學,當然他們也沒有放過明清文學。「這樣有一套書就夠用了。」聶、鄧夫婦都沒有使用電腦。

「三通居」里的十幾個書櫃留下了半個世紀的痕跡。前後相差五十年的書櫃儘管樣式不同,顏色各異,但共同一室,記錄着一對學者夫婦的治學經歷。

 

參考資料

  1.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聶石樵逝世,一生從事古代文學史教學研究. www.chinawriter.com.cn. 2018-03-28 [2019-04-10]. 
  2. 宮蘇藝. 聶石樵 鄧魁英的三通居. bj.sina.com.cn. 2001-03-22 [201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