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聊齋志異·鷹虎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聊齋志異·鷹虎神出自《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1]

原文

郡城東嶽廟[1],在南郭[2]。大門左右神高丈余,俗名「鷹虎神」,猙獰可畏。廟中道士任姓,每雞鳴,輒起焚誦[3]。有偷兒預匿廊間,伺道士起,潛入寢室,搜括財物。奈室無長物[4],惟於薦底得錢三百[5],納腰中,拔關而出。將登千佛山[6]。南竄許時,方至山下。見一巨丈夫,自山上來,左臂蒼鷹[7],適與相遇。近視之,面銅青色,依稀似廟門中所習見者。大恐,蹲伏而戰。神詫曰:「盜錢安往!」偷兒益懼,叩不已。神揪令還入廟,使傾所盜錢,跪守之。道士課畢[8],回顧駭愕。盜歷歷自述。道士收其錢而遣之。

譯文

郡城東嶽廟,在南郊。廟的大門兩邊有神像,身高一丈多,面目猙獰可怕。人們稱他鷹虎神。

這個廟裡住着一個道士,姓任。他每天雞叫時就起來燒香念經。這天,有一個小偷一早就藏在走廊里,等道士起來去燒香後,他就進入道士的寢室,到處搜找財物。怎奈這道士很窮,屋裡沒有什麼好東西可偷。小偷找了一遍,只在草墊子底下找到三百錢,就掖在腰裡,撥開門閂逃出來,準備爬上千佛山。向南跑了多時,才到了千佛山下。

正走間,遇到一個巨人正從山上走下來,左胳膊上站着個蒼鷹,正好與小偷走了個對面。小偷走近前一看,這巨人面如青銅色,模模糊糊好像廟門裡常見過的神像一樣。小偷大為害怕,蹲在地上直打顫。大神責備他說:「你偷了錢要往哪裡去?」小偷更加害怕,不住地叩頭。大神伸手揪住他叫他回廟,讓他倒出所偷的錢,並叫他跪在那裡守着。道士念完經,回頭一看,大吃一驚!小偷自己清清楚楚說了是怎麼回事。道士收起錢來,打發小偷走了。

注釋

[1]郡城,府治所在地。作者故鄉淄川清代隸濟南府,府治在歷城(今濟 南市)。東嶽廟,道教奉祀泰山神「東嶽天齊仁聖大帝」(省稱東嶽天齊大 帝或東嶽大帝)的神廟。傳說東嶽大帝掌管人間生死。舊時各地多有其廟, 又名天齊廟,每年舊曆三月二十人日為祭祀日。 [2]在南郭:據《歷城縣誌》,東嶽廟在「府城南門外」。 [3]焚誦;焚香誦經。 [4]長(chang二聲)物:原指多餘物品,此指可偷的值錢東西。長,餘。 [5]薦底;草蓆下面。薦,稿薦,草蓆。 [6]千佛山:又名歷山,在濟南城南五里。隋開皇間因山石鐫成眾多佛像, 因名千佛山。 [7]左臂蒼鷹,左臂上架着蒼鷹。臂,以臂承物。 [8]課:功課,指寺廟早晚燒香念經的例行宗教活動,即上文所說的「焚 誦」。

賞析

《鷹虎神》顯然又是一則志怪小品,頌揚了神靈的神通無邊,正所謂「人在做,天在看」。 清代評論家何守奇先生對《聊齋志異?頗有研究,點評很多、很到位。但在我看來,何先生本人很有一點點唯物思想,動輒就把故事與現實聯繫起來,經常把一篇妙趣橫生的志怪小品考證通透,實際上,一經點破就變得索然無味。比如此篇,何先生就有點一針見血地指出:「此事若道士令偷兒詐為之,便可得財,須察。「 何先生的意思很明顯:現實中,很可能是道士與小偷自編自導自演了這齣戲,迷惑眾人,以示東嶽廟神靈神通廣大,以達到香火旺盛之目的。 既是志怪,還是讓我們保留一點點神秘感吧![2]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書香世家,但功名不顯。父蒲棄學經商,然廣讀經史,學識淵博。 蒲松齡19歲時,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取秀才,頗有文名,但以後屢試不中。20歲時,與同鄉學友王鹿瞻、李希梅、張篤慶等人結「郢中詩社」。後家貧,應邀到李希梅家讀書。31~32歲時,應同邑進士新任寶應知縣、好友孫蕙邀請,到江蘇揚州府寶應縣做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離鄉南遊,對其創作具有重要意義。南方的自然山水風俗民情官場的腐敗、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體驗。還結交了一些南方下層歌女。北歸後,以到縉紳家設館為生,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71歲撤帳歸家,過了一段飲酒作詩、閒暇自娛的生活。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

加之自幼喜歡民間文學,廣泛搜集精怪鬼魅奇聞異事,吸取創作營養,熔鑄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創作出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除《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4卷,詩集6卷;雜著《省身語錄》、《懷刑錄》等多種;戲曲3種,通俗俚曲14種。今人搜集編定為《蒲松齡集》。[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