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聚花風鈴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聚花風鈴草

中文學名: 聚花風鈴草
拉丁學名:Campanula glomerata L.
別   稱:燈籠花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桔梗目
科:桔梗科
亞   科:桔梗亞科
族:風鈴草族
屬:風鈴草屬
種: 聚花風鈴草
亞   種:中國3種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英文名:Clustered Bellflower

聚花風鈴草[1](學名:Campanula glomerata L.):莖直立,高大。莖生葉下部的具長柄,上部的無柄,全部葉邊緣有尖鋸齒。花數朵集成頭狀花序。花萼裂片鑽形;花冠紫色、藍紫色或藍色,管狀鐘形。蒴果倒卵狀圓錐形。種子長矩圓狀,扁。花期7-9月。

生於海拔1300-2600米的草地、草原、亞高山草甸及灌叢中。分布於中國、蒙古、朝鮮、日本和前蘇聯的遠東及東西伯利亞東南部。全草入藥,用於咽喉炎,頭痛。

入藥部位

全草入藥。

性味

苦,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痛。用於咽喉炎,頭痛[2]

用法用量

用量6-9g。

化學成分

從根中分離出9-(四氫吡喃2-炔基-壬-2,8-二酮-4,6-二炔基-1-醇(C14H16O2)[3]

採收加工

夏、秋季採集,去淨泥土,切碎,曬乾備用。

形態特徵

聚花風鈴草 多年生草生,高40-125cm。莖直立,有時在上部分枝。莖生葉下產的具長柄,葉片長卵形至心狀卵形,上部的無柄,橢圓形、長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葉片長7-15cm,寬1.7-7cm;全部葉邊緣有尖鋸齒,莖葉幾乎無毛或疏生白色硬毛或密被白絨毛。花數朵集成頭狀花序,通常很多,除莖頂有復頭狀花序外還有多個單生的關狀花序,每朵花下有1枚大小不等的苞片,在頭狀花序中間的花先開,工其苞片也最小;花萼裂片鑽形;花冠紫色、藍紫色或藍色,管狀鐘形,長1.5-2.5cm,5裂至中部。蒴果倒卵狀維形。種子長圓狀,扁,長1-1.5mm。花期7-9[4]

亞種分化

種類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分布
北疆風鈴草(原亞種) Campanula glomerata L. subsp. glomerata 新疆天山及以北地區常見,歐洲至蘇聯中亞和西西伯利亞也有。
聚花風鈴草(亞種) Campanula glomerata L. subsp. cephalotes (Nakai) Hong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東部)和內蒙古東北部(東烏珠穆沁旗)。蒙古(東部)、朝鮮、日本和蘇聯的遠東及東西伯利亞東南部也有。生草地及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蘇聯東西伯利亞東南部。
大青山風鈴草 Campanula glomerata L. subsp. daqingshanica Hong et Z.Zhao 產內蒙古東南部(大青山、蠻汗山)。

產地生境

生於海拔1300-2600米的草地、草原、亞高山草甸及灌叢中。產中國新疆、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蒙古、朝鮮、日本和前蘇聯的遠東及東西伯利亞東南部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西歐。

生長習性

夏季涼爽冬季溫和的氣候,喜光照充足環境,可耐半陰。風鈴草對溫度比較敏感,生長適溫為13℃-18℃,發芽適溫為20℃-22℃,冬季溫度低於2℃則停止生長,莖葉開始枯黃。夏季28℃以上的高溫對植株生長不利,30℃-35℃以上的高溫,植株葉片會變黃脫落,甚至全株枯萎。

風鈴草喜干耐旱忌水濕。因此,在雨天過多或土壤排水不良情況下生長不好,導致葉片變黃,植株細長,節間伸長,花朵變小,可通過控制澆水調節植株高度。

風鈴草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含豐富腐殖質、疏鬆透氣的沙質土壤為好。基質pH值在5.5-6.2之間為宜。

種植方式

聚花風鈴草種子細小,主要種植方法為播種繁殖,亦可分株或扦插育苗。且覆土不宜太厚、發芽適溫為20—24。聚花風鈴草種子可以曬乾貯藏,春季或冬末春初在塑料棚內保溫播種,以利花期錯開高溫暑熱。

按小粒種子要求,整地要細緻,深翻碎土2次以上,刮平地面,淋足水,然後將咱子均勻撒下。播後不再覆土或薄蓋過篩細土。幼苗期用噴器噴水,並視苗的生長情況,進行間苗補苗。也可將種子保溫播在沙盤內,發苗後即施複合肥。

當苗高10厘米左右時,移植至圃地或上盆定植。圃地定植的株行距以20厘米x40厘米較宜,移植後淋足定根水,以後按一般管理。也可秋季播種,一般當年秋播的幼苗需培育至第二年春夏間,方可開花。分株多於秋季進行,培育一冬後,翌年即可開花。扦插多於春季摘取基部萌發的新芽,插入濕沙床上,經常噴霧保濕,髮根後進行移植[5]

病蟲防治

鏽病

主要危害風鈴草的葉片、莖部和芽。葉片發病呈黃綠色的皰狀水斑,後逐漸擴大,皰狀斑破裂後露出紅褐色夏孢堆,病斑周圍的葉組織變為淡黃色,莖部和芽處的症狀與葉部相似。受害植株生長衰弱,嚴重時葉子焦枯。發病初期可用25% 的粉銹寧400-600倍液防治。

白粉病

真菌性病害,常危害葉片,也危害枝條、花柄、花蕾、花芽及嫩梢等。表面常出現一層白色粉狀霉層,後期白粉狀霉層變為灰色,受害植株矮小,嫩葉扭曲、畸形、枯萎,葉片不開展、變小,枝條畸形等,嚴重時植株死亡。防治方法為結合修剪,剪除病殘枝並集中燒毀。加強栽培管理,增施磷、鉀肥並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提高植株的抗病性。選用抗病品種,發病初期或在未發病時進行預防,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每周噴一次,連續2-3次,交替使用,對白粉病有特效。

葉斑病

初期在葉片上呈水浸狀壞死斑,後迅速變深褐色,病斑上長有明、暗相問的同心輪紋,外圍有黃色暈圈。發病初期及時剪去病斑或病葉,並集中燒毀。發病初期噴灑14%絡氨銅水劑350-50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蚜蟲

通常集中在嫩芽、嫩葉、嫩枝上刺吸汁液,造成植株受害部位萎縮變形。蚜蟲還分泌蜜露污染植株,並誘發煤煙病等病害。可用萬靈600-800倍液或25%魚藤精乳油稀釋800倍液噴殺,也可用40% 速撲殺乳油800-1000倍液噴殺。速撲殺是一種廣譜性的有機磷殺介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和強滲透作用,能滲入植物組織內,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每周噴一次,連續2-3次,對介殼蟲及蚜蟲有特效。

紅蜘蛛

多在葉背刺吸葉汁,常造成葉片變色甚至捲曲。可用40%三氯殺蟎醇兌水1000倍液噴殺。

薊馬

以成蟲或若蟲寄生植物上取食幼芽、嫩葉、花和幼果。被害植株生長緩慢,嫩葉被取食後捲曲,芽梢和花受害則凋萎。發病初期可用25% 魚藤精乳油或40%樂果800-1000倍液,或高效薊蚜清或薊馬靈800-1000倍液進行防治。每周一次,連續3-4次,交替使用,效果顯著。

聚花風鈴草的花語

1。聚花風鈴草的花語:健康、溫柔的愛、感恩。    

2。聚花風鈴草花冠如杯狀,因此又派生出兩種花語:妒忌與包容

傳說中出現的聚花風鈴草,被太陽神阿波羅熱愛。嫉妒的西風便將圓盤扔向聚花風鈴草的頭,這時流出來的鮮血濺在地面上,便開出了聚花風鈴草的花朵。因此,它的花語就是嫉妒。 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獨占欲比較強,希望戀人二十四小時都屬於自己的。不過,這樣多半會產生反效果!

聚花風鈴草的花語就是我愛你。可是,你又是否知道它還有另一個意思呢?

3。放手:有句話說「最愛的人先放手」。

失戀是一種短暫痛苦,然而當你看見風鈴草的時候,好運氣將要降臨到你身上,戀愛的大門也會為你打開[6]

參考資料

  1. 聚花風鈴草,新浪網,2010-12-01
  2. 聚花風鈴草的功能主治《全國中草藥匯編》,中醫世家
  3. 聚花風鈴草的化學成分,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4. 聚花風鈴草的形態特徵,123銀杏樹網,201-08-10
  5. 聚花風鈴草的種植方式,新浪網,2018-08-06
  6. 聚花風鈴草的花語,新浪網,2019-02-06